戴庞达 朱国锐 杨志发 邓国庆 陶煦 周佳佳
摘 要 通过对大量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和对新型研发机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进行的分析,尤其是与从事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研究的同志共商讨,结果表明,新型研发机构若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作用,并通过该项工作使新型研发机构得到快速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才能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既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也能使自身迅速发展壮大。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 新型研发机构
一、发展定位
新型研发机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要有所作为,必须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因为任何一个研发机构都不能涵盖所有专业,包打天下。同时,影响和制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因素很多,所以新型研发机构必须通过对与资源型城市转型重点相关联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找准通过自身努力能够攻克的技术难点和技术领域(找准事),同时明确自己的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找准人),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新型研发机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应确立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找准目标)。
二、服务对象和内容
新型研发机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明确新型研发机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中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这是新型研发机构能否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做好服务、发挥作用、取得成效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确定适宜和必要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至关重要。通过调研和分析论证,可以确定新型研发机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当地政府、开发园区、企业、创业群体和初创企业、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新闻媒体等。
三、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
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国近年来在科研开发领域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兴事物,它彻底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研发机构的固有模式,独创了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这种新型研发机构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面向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研发科技成果、催生新兴产业、创造社会财富是新型研发机构追求的主要目标。
四、调研并提出问题
(一)调研计划和内容
本课题在国内尚属首例,既无成功经验借鉴,也无专门的理论探讨,因此课题研究的难度较大。为了全面完成本项课题,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及其作用,本课题从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入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并结合软课题研究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方法,开展本课题研究。
(二)结果分析
1.被调研人群及人数。通过调研,调研组共调研了405个被调研人,这些被调研人主要成分和人数为:一是政府公务员51人;二是工业园区工作人员42人;三是企业人员180人;四是事业单位人员和部分市民132人。
2.分析统计调研内容。第一,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的机构和单位。根据调研统计结果,被调研人群认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的机构和单位依次为政府、开发园区、企业、创业群体、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新闻媒体等。第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任务。根据调研统计结果,被调研人群认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的主要任务有出台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政策、组建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提高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人才引进、项目引进和技术引进。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一是被调研人群整体素质较高;二是调研结果表明,被调研人群提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任务;三是大多数被调研人群能够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项任务准确分类,要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城市未来发展才有希望。第三,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作用。一是新型研发机构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否有重要作用,大多数被调研人群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新产业的萌发、成熟和形成产业规模都必须有研发人员的积极参与,只有攻克了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等关键技术,一项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二是新型研發机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应发挥哪些作用,大多数被调研人群的回答也是积极的,同时对新型研发机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新型研发机构不仅可以大有作为,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既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还将成为城市科研攻关的尖兵,为城市的转型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五、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通过调研,许多被调研人员表示,他们非常关心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对此项工作寄予很大的期望,同时他们也表示出很多的忧虑。大家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的、坚苦的,需要一代代人努力接续的事业。因此,一是不能由于政府的某个领导更换、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城市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等原因,不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二是更不能因某市、某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三是未来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远大的目标,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和城市的生态建设、文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紧密相连,更重要的是,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要积极培育城市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城市的产业制高点,培育城市的靓丽名片。
(戴庞达、邓国庆单位为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朱国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杨志发单位为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陶煦、周佳佳单位为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编号:201806a02020025;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计划项目“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新兴研发能力建设”,编号:15czj0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