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磊 王翎宇 赵斌
摘 要 本文从企业类型、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种类出发,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型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方法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企业管理
一、企业分类及概况
企业的生产类型同企业自身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数量以及市场的需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生产过程、生产数量以及市场需求决定了企业采取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类型,其生产的组织结构、计划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确定企业的生产类型并据此选择合理的生产计划模型、调度方法,使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特点,适应市场需求,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目前,企业产品的生产呈现多样化格局,多种生产方式混合并存。企业不仅要根据用户的要求完成计划任务,还要应对市场经济对企业造成的冲击,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根据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可将生产类型分为三种:大批量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单一品种及预研产品生产。
多品种小批量型的生产企业,需要生产的产品品种多,数量相对较少。这类生产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多采用应变能力较强的适用于多种产品生产的通用设备而不是专用设备来加工产品,手工操作的比例较大,自动化水平较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中,产品品种、数量和交货时间是由订货合同确定的,由于用户要求是多方面的,因此对系统的适应性要求更高。不同的合同存在不同的订货要求,不同订货方对产品的生产质量、交付时间、交付周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合同还可能存在突然变更的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的关键问题是确保产品的交货周期。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这类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企业的订货-生产式产销模式的管理途径。
二、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企业的管理方法
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企业采用的基本是订货-生产式产销模式,由于产品种类多,需要不同的生产方式、配套设施以及操作人员,而每一种产品的数量较少,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调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众多的产品类型中,使企业能够顺利完成生产任务,是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企业的管理难点。对于订货-生产式产销模式的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归纳订单,整合用户
不同的用户对产品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提出的订单要求五花八门。有时不同的用户对产品实际特性的要求僅仅存在细微差别甚至没有差别,可是由于用户对订单的表述、出发点不同或者对产品的不了解,有可能导致生产企业为这些订单专门设计生产不同的产品。
面对这样的情况,生产企业必须先完成订单的归纳和用户的整合。
市场中,用户仅对自己的大致需求有较为清晰的概念,甚至对自己的需求也比较模糊,用户会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向生产企业提出订单,这些属于定制程度较高的订单。一个产品的特性参数有很多,用户可能只关注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对于其他的参数,他们并不十分关心,但在下订单或签订技术合同的时候,用户往往会参考以往的合同或者第三方的合同对产品的参数做出约定,而事实上这些约定中的很大部分并不适用于其自身的情况,这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是不希望发生的。
生产企业对从事的行业情况较为了解,熟悉产品的特性。因此,生产企业在前期应投入足够的精力与用户沟通,深入用户内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在适当的时候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引导用户选择产品,尽量做到在满足其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整合不同用户的不同订单,减少产品种类;尽量引导用户选择已有产品,减少产品的定制,增加同种产品的批量,在降低生产设计成本的同时提高产能;或者利用价格引导,提高定制产品的价格,引导用户在选择所需产品时尽量选择成熟度高的现有产品。
(二)产品的模块化设计
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就是将产品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具有独立的功能,具有一致的接口和一致的输入输出单元,相同种类的模块在产品中可以互换,相关模块排列组合后形成最终产品。通过模块的组合配置,可以形成应对不同需求的产品,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
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企业由于产品的多样化和企业规模的限制,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大量使用效率较高的专用设备,手工操作的比例较大,自动化水平较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产品的一致性也较弱。
因此,此类企业应尽量多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每个模块设计独立的功能,所有模块使用统一接口。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将模块组装,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以模块为单位,减少了产品种类,提高了生产的专业度和生产效率。在完成模块生产后,根据用户和订单需要进行组装即可完成产品。模块化设计可以简化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采购、物流、制造流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三)把握市场动向,做好产品库存、原材料储备
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应具备市场前瞻性,熟悉市场,能够提前判断市场需求。在完成计划任务的同时,根据市场情况积极储备一部分产品,作为库存。库存量应根据实际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节,确保处于合理水平。对于模块化产品,可以提前储存各模块,产品交付前按照用户需求将模块组装。对于生产所需原材料,也应做好储备,按照市场需求提前采购,尤其是本身采购就存在困难的原材料,更应确保有足够库存,不因原材料的短缺而影响产品的生产周期。
同时,无论是产品的库存还是原材料的库存,都不会产生效益,相反,还会消耗资源,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因此,库存量必须是充分分析了市场需求、市场趋势,并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后确定的。库存量过高,会占用过多的企业资源,限制自身发展,同时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库存量过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周期,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甚至导致客户的流失。只有把库存量控制在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才能使企业既缩短了供货周期,又不会浪费资源成本。
(四)合理的生产计划、调度管理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用户对产品的质量和交付周期等要求越来越苛刻,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企业,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当今市场中,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产品的价格、供货周期、质量以及售后服务水平。先进的管理水平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计划与调度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其任务是在企业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合理安排生产线路,以保证选定的生产目标的最优化。科学地制定计划和调度方案,对于提高企业生产力、缩短产品供货周期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订单多、种类多、批量小、交付周期不同,这些都会加大制定生产计划的难度。对于通用性设备和人力资源,需要充分制定生产计划,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资源,在保证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生产途径,在需要的情况下,将一部分零部件进行外协生产,用部分利润换取足够的生产资料生产核心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计划的实施和偶发事件,生产调度应做好及时有效的处理。
计划、调度和生产部门应及时沟通生产计划变动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各批次、类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冲突,使生产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浪费,有条不紊地展开生产,同时做到特事特办、缓急得当。所有的计划和调度管理均应确保进度、质量并控制成本。
三、结语
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企业目前已成为中小型制造业的主流类型,而正确的管理方法是提高企业产能、确保产品质量和控制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因此该类型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重视。
(作者单位为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作者简介:许磊(1986—),男,甘肃兰州人,工学学士,从事宇航型号科研生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姬永清,周燕飞.一种实用的单件小批量生产计划调度方法[J].机械与电子,2004(12).
[2] 王有怀.浅谈中小企业生产管理[J].行业经济,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