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音作为广告宣传手段的重要元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外扩式的声音广告凭其“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深受广大商家喜爱。但关于外扩式声音广告的法律规制,却存在大量空白,导致该种广告方式常常为人诟病,笔者将在本文讨论如何对其进行规制,规范广告宣传的秩序。
关键词:外扩;声音广告;广告宣传;法律规制
中圖分类号:D922.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0-0225-01
作者简介:贾冬晴(1998-),女,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
(一)外扩声音广告的形式
外扩声音广告,是用多种外放扩音器的手段,将商家拟定的内容对外播放,以达到宣传效果的一种广告形式,具有“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高运用”的特点。如今,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此种广告宣传方式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商家通过录制自己编写好的广告语或者改编的歌曲,运用一定的载体进行长时间、高音量、重复性的宣传。在日常生活中,外扩式的声音广告形式多种多样,十分常见。如:商户店门口的音响、马路上行驶或停靠的商家车辆的扩音器、店员的吆喝、网站的背景音效等等。
(二)外扩声音广告的发展
声音作为广告宣传手段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最古老的元素,单纯的声音广告经历了由吆喝到音频的演变。传统的声音广告的收听载体由人与人之间,逐渐发展至半导体、收音机、手机、网络。声音广告在当前社会中随处可见。如今,音频、视频、图像成为了广告宣传的主要手段。相比较于图像广告和视频广告有相对稳定并且规范的载体,如电视、报刊等,声音广告的制作成本低、手段简单,传播载体选择随意、缺乏必要的审核。因此,在外扩声音广告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广告的发布无管制、无门槛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文字广告、图像广告、视频广告等广告类型的内容、形式时长等均作出了规定。但对于外扩式的声音广告,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播放的内容,循环的时间与次数、宣传的地点以及播放的音量等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限制。导致许多商户,利用便捷的技术条件,无约束的编写录制广告内容,自由的选择宣传的时间、地点次数,多采用与营业时间相同时长的高音量循环播放的方式。不同于在报刊、电视等载体上发布广告时,需要经过有关部门进行严格全面多方位的审查。
(二)广告的内容可能涉嫌违法、虚假宣传
由于外扩式的声音广告的发布无管制、无门槛,往往会带来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广告的内容上,存在着违法、虚假宣传等隐患。外扩式声音广告的内容,往往来自于商家自己或委托他人编写的用于盈利宣传的介绍或歌曲。无需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也没有需要达到的要求。因此,无法保证广告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在日常的生活中,此种广告的内容也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最后一天”却营业了几个月甚至几年;“全城最低”却发现比市场价卖的还要贵一些;“全场两元”结账时价格却对不上;有剧本的“专家”与热心群众;夸大自身的市场的份额以及影响力等等。
(三)广告的重复及音量播放扰民、污染环境
外扩声音广告的制作成本低、播放宣传的成本低且操作方便。因此,为了更好的达到宣传目的,商家们往往选择相同甚至长于营业时间的播放时长,其中难免包括清晨或者夜晚。同时,为了增强广告给人民留下的印象,在播放时往往使用高音量,重复循环式的方法。在这样一个全天候高音量循环性的环境下,对周围的居民以及相关群众的心理与生理上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噪音污染与损害人体身心健康方面尤为显著。
首先,针对外扩声音广告的内容与发布无管制无门槛的现象。笔者建议,将外扩声音广告这一日益普遍的广告类型,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调整范围,或者指定相关的行政法规,从源头上规范此种类型的广告应满足的条件。
其次,要规范此种广告的发布主体,明确何种主体在何种条件下具有发布的资格,同时完善外扩声音广告的市场准入制度,避免任意性与低质量。
再次,针对此种声音广告的内容,应加以明确的规范限制。规定应在什么程度内进行宣传,拒绝恶意低俗的广告内容。
最后,在播放广告的时间、音量与频率上。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明确的规范,使其在不对人们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实现宣传的目的。
如今,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在多媒体数字化时代下,外扩式声音广告制作简单、耗费低、门槛低、效果显著,被商家们广泛使用。作为一个新兴又特殊的广告类型,其优点显著,缺点亦为人诟病。通过对此类广告从发布主体、市场准入、内容、宣传时间等方面多角度地加以规范和限制,弥补法律法规的空白地带,促进广告业的全面健康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此篇文章,能够引起大家对于外扩声音广告存在的问题的重视,为健康积极的广告市场的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 参 考 文 献 ]
[1]董雅婷.广告中语音声音频率高低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概念隐喻视角[D].武汉大学,2017.
[2]陈兴华.声音广告研究[D].北京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