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善皆赏

2019-09-10 07:22:44王永强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待人班风品德课

王永强

在学校二年级一个班,学习成绩总体还不错,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老师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班级的班风不好,同学之间互不容忍,互不关心,待人冷漠,谁也不会主动为集体做点什么。比如:同学的铅笔掉到地上,即使踩着过去也不会帮同学捡起;有的同学忘了带文具,极少有同学主动借给他;集体劳动时,分外的事情谁也不肯做。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班风,营造积极健康、互助互爱的良好风气,教师利用班会和思想品德课与学生讨论什么是“互助互爱”,什么是“心中有他人”,学生说的头头是道,也能很好地判断是非。但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没有丝毫变化。为什么这种细节问题一直会出现?老师苦苦思索着对策。

经过考虑,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开展“同学,你的心灵真美”的交流活动,号召全体同学仔细观察周围同学的行为,发掘同学的闪光点,每天拿出20分钟的时间展开班级交流,并在教室里挂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条幅。在交流时,有的同学说:“今天下课时,我不小心把刘瑞杰碰倒了,我很紧张,但他没有怪我,我觉得他很善良!”教师赞美道:“刘瑞杰同学待人宽容,希望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今天上数学课时,刘伟成借给我学具用了!”一天﹑两天······被称赞的同学越来越多,很多同学在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先是一脸惊愕然后又兴奋地满脸通红。几个星期过去了,学生改变了很多,比以前和气了,宽容了,找老师告状的少了,主动捡拾垃圾的多了,教室里每天都清清爽爽,就连整天惹事生非的刘永琪也在同学们的称赞声中收敛了很多。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换个角度,用更温和、智慧的方式实施教育,反而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也许一开始,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學的称赞而“有心为善”,但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我们的孩子“为善”,就要认可,特别是周围同学的认可,做到“有善皆赏”,我相信,在欣赏的眼光下,更多的孩子将会有更多的善举,也将会有更多的“小善”孕育出的“大善”,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猜你喜欢
待人班风品德课
日子
读者(2022年6期)2022-03-07 00:18:58
日子
日子
北方人(2021年23期)2021-02-26 08:40:22
日子
北方人(2021年12期)2021-01-13 00:41:27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28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新班主任(2019年5期)2019-06-25 10:49:04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08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师道·教研(2016年8期)2016-07-10 09:03:06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