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小学数学魔术渗透数学文化

2019-09-10 11:22:08何家乐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4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魔术小学数学

何家乐

摘要:数学的逻辑严谨,一环扣一环,思维的缜密为人类社会的科学的进步提供有利的工具。数学文化的兴起更是利剑上锋利的刀刃。

数学文化是新兴起的科学文化。数学魔术是渗透数学文化的一种方法。数学魔术是渗透数学文化的必然条件,渗透数学文化过程中,数学魔术起着重要作用,数学魔术是一种有趣又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小学数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  魔术  数学文化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教育前线的小学老师们付出一定的努力。既不能死板教条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对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产生抵触情绪,又不能让课堂上,次次都充满欢乐,而课下询问知识点得时候,只记得课堂上很欢乐,哈哈一笑而已。应该在欢乐中衍生出学习氛围,逐渐形成个人思维,每个人思维汇聚成数学文化。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数学魔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一、小学数学魔术渗透数学文化的必然条件

(一)趣味学习,享受数学

数学文化的传播途径有很多,数学魔术的优势在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魔术教学的过程中,一环扣一环的严谨思维可以扩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的脑细胞不断的接收数学文化的脑电波,达到以感受数学文化为目的经行教学。

(二)尝试培养探索精神

随着对数学的学习越来越深,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根本原因是对数学没有兴趣,进而数学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当天知识点不能吃透,在前进得道路上被其它人甩的越来越远。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随时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突破,数学学科学习越来越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很多题目和知识点越来越不好理解。第二,数学学科内容报告众多计算,推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第三,现实中,题海战术仍然严峻,教学方法也比较机械,容易忽视实质性的讲解。死板教条的教学是失败的,没有灵魂的教育是行尸走肉。散发消极气味的数学,还不能使自己满意,如何能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学生产生厌烦情感是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数学这门学课,需要学习的人对它充满兴趣,有不断的探索精神,数学魔术符合要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吸引小学学生的注意力,慢慢的学生形成思维,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文化的火花,促进了数学文化的传播。

二、小学数学魔术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一)数学魔术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趣味

数学魔术由数学和魔术组成,数学是枯燥乏味的,魔术是精彩绝伦的,二者相互中和,相铺相成。数学魔术呈现给大家的就是富有数学原理的,比普通魔术更有理可寻的数学文化。

很多人谈数色变,不喜欢数学的死板,喜欢一些有刺激感的事物,究其原因是没有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底蕴。小学老师在课前引导时,利用数学魔术展开趣味教学,数学魔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小学老师的讲解过程把魔术中形象的知识归还于数学课本,展示了数学的魅力,为数学文化的传播拓宽了渠道。

(二)数学思维是数学文化的开端

众所周知,学习的最好的状态就是形成自己的思维,思维的形成是文化的开端。知识面的扩充是思维网不断延展的基础,一个人形成数学思维汇成数学文化海洋的一滴水。积少成多,水滴石穿,思维的不断碰撞,抨击出新的数学文化火花。

三、小学数学魔术渗透数学文化的归途

数学魔术中存在着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以游戲的形式让大家加入数学大家庭。

让死板教条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欢乐比沉闷更容易让人接受。在积极的氛围内学习,心情舒畅,效果好。

在实际教学中,数学魔术可做为课前引导,课堂中的一次趣味探讨,课下的深入思考。魔术不是魔法,它神奇可又有理可寻。在小学教师不断引导下,对每个环节的解答所得到的答案,结果记忆犹新,过程同样令人难以忘怀。达到了提高课堂活跃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同学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实现数学魔术和数学文化双赢得局面。

例如:小学老师可以在课前引导时,实现百变魔术。成为一项传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期待度 鸡兔同笼的问题,经典却又有的难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兔子模型和小鸡模型,中间有布在遮挡,以魔术的形式再现大变“活人”得魔术。提出问题,看上面有三十四个头,看下面有九十二只脚。问兔有几只?鸡有几只?

在学生对这个问题的不断探讨中得到的答案,比小学教师上课一板一眼的讲课的效果要更佳。前者是自己一步一步的探讨得来的结果,怎样计算,怎样得到的结果,运用的方法,会形成数学思维,记忆时间比较长。后者是老师讲的,当时听懂了,下课就忘了。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造成这种问题的答案掌握在数学尖子生的手中。

在数学魔术进行教学过程中,因为魔术的趣味性和未知性,提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老师不断讲解拆穿魔术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对这个过程和结果记忆犹新。相比较而言,效果比小学老师上课单纯的教学收到的效果要好。

四、结束语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数学魔术只是一种学习数学文化的一种方法,方法是有弊端的,但是数学对数学文化是利大于弊。

数学魔术是从数学中来到数学中去,这是三部分。小学教师注意不要只于乐而不寓教。这样形成的结果就是,老师上次课讲了什么?不知道,只知道好有趣。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我们提出数学魔术是去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乏味的,而不是去增添新的问题的。数学魔术是数学文化传播的途径,数学文化是数学魔术的必然结果,数学魔术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数学衍生出的新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王荣.借助数学魔术渗透数学文化[J].辽宁教育杂志2018-09-06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魔术小学数学
魔术学
英语文摘(2020年1期)2020-08-13 07:25:42
吸管悬浮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6:36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