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化学元素观教学工具及运用分析

2019-09-10 09:52:00张良桥
学习与科普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工具高中化学运用

张良桥

摘 要:化学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较高的分值,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化学学科的知识和实验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整体教学效果欠佳,无法让学生充分的掌握相关知识,所以要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工作,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准确的化学观,进而促使其能够迅速的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本文主要解析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工具;运用

引言:高中化学中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由于过于抽象,对学生而言记忆起来难度较大,只依靠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无法保障教学工作质量的,所以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期间,要认识到现代化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准确的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化学元素观。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相比于数学、生物这些学生接触时间已经相当长的课程来讲,化学课的学习时间就显得有些短,很多学生在初三刚接触化学时,就因为对很多概念的理解有困难,化学基础没打好,导致在整个高中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学习时,表现吃力。对于化学中的很多涉及微观领域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教师依靠语言讲解常常不够清晰和深入,学生很难理解清楚。但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相应概念的辅助处理和转化,通过学习,学生就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对应的化学概念。

例如,对于高中化学平衡的学习,很多学生对有关可逆反应的相关概念无法透彻理解:可逆反应能否进行到底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动态平衡是怎样的平衡,是达到动态平衡时反应就终止了吗。教师通过制作对应的视频课件:将课本中所讲的动态平衡的标志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这一概念通过视频直观的展示出来。视频中在一定时间内,彼此分开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实验刚开始时,反应物的分子迅速减少(浓度降低),但也有少许增加;生成物的分子数目增加迅速(浓度升高),但也有些许减少。这就充分说明了可逆反应的存在,学生可以理解到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正、逆反应的速率是不同的。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向反应的速率逐渐降低,逆向反应的速率慢慢升高,一直到某一个时刻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两部分中分子数量的增加等于其减少的数量,此时就说明正、逆反应的速率保持相等,两边的浓度保持不变。这样的视频展示能够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动态平衡的建立,了解其特征。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模拟

在高中化学学科之中,做实验是整个学科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有一小部分实验会生成有毒、有害物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诸如此类的实验是无法展示给学生,但是单纯的讲解相关化学知识,是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的。所以,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软件,将实验以模拟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此外,还可以将相关实验的视频播放给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讲解空气成分测定相关章节知识的时候,就借助信息技术将拉瓦锡实验展示给学生,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进行抓取,并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去讲解,通过对多个细节的解析,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类成分在空气中的占比。在整个教学工作中,通过模拟动画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相关知识,一方面可以清楚的掌握空气中各类成分的占比,另外一个方面还能够掌握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和主要步骤。

在比如,对于金属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课程中,从铁矿中进行铁元素的提炼就属于其中的重点内容。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往往会涉及到一氧化碳(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可常常因为CO是有毒的气体,而让实验难以有效完成,教师如果单纯的进行画图讲解和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学生的理解上就会出现相应的障碍。如果教师将这一实验过程转化成多媒体动画的形式进行真实模拟,再为学生展示相应高炉炼铁的视频,这样学生就能够对真个实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然后教师再结合课本中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等知识,为学生讲解从实验装置、到实验顺序、再到最后的尾气处理,整个讲解将会有清楚的主線引导。最终使学生能够将实验和实际生产进行有效,合理的联系。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时代高中教学课程的不断创新和改革,教育部对高中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再是以前简单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学习型人才。这就需要学生要努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持续完善和提高个人技能。对于学生来讲,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始终是有限的,学生要想学习更多的东西,要想将课本中的内容理解透彻,就需要学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网上海量的化学资源辅助自身理解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需求,有效指导学生搜寻、查找网上资料的技能。

同时,每个学生还能够在充分衡量自身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利用网络信息系统主动对比选择出适合自己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和提升自身化学学习能力的方式,以此在促进自我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培养出自身的竞争性学习意识,不断激发自身对化学知识的探究热情。

结束语

化学元素观,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基础,是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化学学科专业素养的重要因素。对每一个学生而言,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化学元素观,才可以高效掌握和理解高中化学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如果依靠原有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保障到整个教学工作的质量,所以说,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引入信息技术作为高效学习的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工作来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在所使用教具的时候,还是要从细节入手,要使教具和相关知识点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良好融合状态,进而切实提高整个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发新.谈高中化学元素观的教学功能及教学方法[J].化学教学, 2014(6):22-25.

[2]王轩.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9):95-96.

猜你喜欢
教学工具高中化学运用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让乐高机器人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6:45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构建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2期)2016-03-25 01: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