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思想的坚守与创新

2019-09-10 08:21王席席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席席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思想内核。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本哲学思想,并继承和创新了中国“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传统政治哲学思想,是科学化解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复杂问题的智慧。探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共同体”哲学思想的坚守与创新,是我们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智慧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由人联合体”;世界大同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全球一体化被迅速推进,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全球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如:环境污染、网络安全、疾病传染,经融危机、跨国犯罪等非传统性安全问题此起彼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的变化形势,准确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针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

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核,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哲学基础。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现实性到自由人联合体的哲学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思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一) 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三点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主要内容:

第一、人是类存在的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讲到“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世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劳动是人在实践上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自然表明了人是类存在的人,劳动也是人的类本质。当资本家剥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后,劳动者的劳动就“异化”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不被劳动者真正所有,自己变成了无产阶级,为了生存他们被迫继续参与劳动,就如同劳动机器一般,最终他们失去了自己,成为异化的人。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进行论述,揭示在剥削和压榨劳动者剩余价值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本质, 提出了人的复归,以及建立一种使人的本质真正复归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人是现实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只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把人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从主体的或实践的“感性活动”, 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马克思主张从人现有的社会联系和人的周围生活条件来对人进行观察,认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实践的活动。同时,马克思也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历史完全相脱离,是一种静止的、机械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等这些不成熟的,片面的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此基础上, 提出人是“现实的人”的理论,实现了从类本质的人向现实的人的理论飞跃。

第三、人是共同体中的人。马克思有认为:在人类早期,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过分受制于自然,因此而形成一种“以人的相互依赖”为特征的“自然共同体”,后来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不断地分工,人们从依赖自然走向征服自然,自然共同体逐渐解散, 并被“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政治共同体所取代,而这个政治共同体却是一种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所以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所以马克思主张被统治和压迫的阶级联合起来,通过革命方式打破这种“虚幻的共同体”,从而去开创一种真正的共同体,在这种真正的共同体中“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也就是后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真正的共同体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二)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理想的现实通道。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世界美好未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家面临着共同的危机和挑战,中国积极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坚持人的类本质哲学,树立起人的类思维和全人类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世界上每个国家、民族和个人都将是它其中一员,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是一种共识,每个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将密切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人类社会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国家、民族和个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地位,并且拥有共同的前景和命运,可谓是美美与共,每个个人、社会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都将是以自身类的本质所存在,可以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 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至于如何去实现这种共同体呢?马克思没有具体说明,或是以简单的阶级斗争:即革命手段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的演讲中讲到:“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显然,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力求构建是:跨越不同阶级之间,联合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超越信仰和语言代沟,实现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的内在统一;坚持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宗旨,促进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缓和了不同社会、地区之间的矛盾,共建全球治理体系,谋求各国共同发展。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它的哲学观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原则上就是: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它是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矛盾与分歧的不二法则, 也是实现全球共同治理、和平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延续和创新“天下大同”的中国政治哲学传统

“天下大同”是中国传统社会所追求的国家治理蓝图。主要包涵着“小康”、“大同”对内社会治理及“以和邦国”、“世界大同”对外国家治的两个层面。人类命运共同思想体延续了天下大同的优良治国传统,并创造性的发展了天下大同的国家治理哲学。

(一)“天下大同”政治哲学的内涵

天下大同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

一、对内社会层面的“小康”、“大同”。正如孔子所描述的大同生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一种对充满公平、正义、民主、和谐、诚信、友善的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中国古代人民几千年来不懈的追求梦想。这个追求绵延后世,不曾断绝,晚晴封建王朝的末期表现的更加强烈,如: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对太平天国的理想,主张变法维新代表康有为的大同社会蓝图,以及中国民主革命派的旗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二、对外国家政治层面的“以和邦国”、“世界大同”。中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四面边临,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融合大国,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共同体”,其融合过程中少不了冲突与战争,融合之后,内部矛盾也时有发生。但中国封建社会却屹立千年,中华民族与世延绵,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中国坚守的治国理念之中,以“和”邦国,追求“天下”大同。对王朝内“以和帮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对邻国则“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历朝历代都尊崇这种政治哲學,所以才使得各民族和睦相处, 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三个世界”的国际战略思想,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科学论断,江泽民文明多样思想,胡锦涛“和谐世界”的构思,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这种治国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二) 对“天下大同”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天下大同传统治国哲学的创造性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社会及社会治理的创新。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立场。人类命运共同思想尊重人民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以为人民的幸福为建设宗旨,坚持符合人民意愿,有利社会发展的建设途径;同时,坚持人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力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社会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建设、治理模式。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展了“社会”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社会并不是“大同社会”中传统的中国社会,不是奴隶制或封建制度下的社会,更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它抛弃了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专制性质,但也包容了不同性质的社会,它是由不同制度、文化、民族、区域所组成宏大的社会。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大同社会”是坚持一国两制,容纳港、澳、台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国社会,也是亚非拉等同一个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化、民族的社会,也可以是欧美等不同社会制度、文化、民族、区域的社会。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了对社会治理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大同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还包含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即将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正义中国;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进步中国。”足以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有着更多、更丰富的包含,是一个健康、美丽的新“大同社会”。

第二、国家治理的创新。首先,中国坚持和平、文明的崛起之路。中国的崛并不像“修昔底德陷阱”描述的那样,中国从不会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讲:“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郑重表明:“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其次,中国倡议、谋求符合各国利益,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有效方案。“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途径,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实现金融贸易、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沟通,给沿线国家打造一个合作、交流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动力。最后,携手合作,解决各国家共同面临的危机。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 为解决国际冲突、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主张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 休戚与共,求同存异,放下争端与歧义,面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要积极承担责任与义务,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主张,或是简单的国家治理途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成为全人类所最求的共同价值目标,这些价值追求推动着人类哲学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聚合体,所以,它必将以人类共同哲学为内涵,并且不断融合和发展新的人类共同哲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年, 第56-5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年, 第15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年, 第19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年, 第199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年, 第422页。

[6] 《习近平:坚持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1日第1版。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年, 第199页。

[8]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 第3 版。

[9] 李慧玲、吕有仁注译.《礼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年, 第89页。

[10] 刘旺洪著.《行政与法治 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11] 《习近平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检验标准》[N],载《学习中国》2017年8月14日。

[12] 《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年3月29日。

[1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9页。

[14]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单行本,2018年,第12页。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