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贤娇
摘要: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展开数学思考与探究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计算能力才能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并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与拓展。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计算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对计算的正确认识,也抑制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发展和提升。对此,本文将从注重多种运算方式、掌握计算基础知识与培养认真审题习惯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提高
计算是数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为与它紧密相连的数学计算能力便也成为了学生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而这个能力的高低将对数学学习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数学计算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具有合理、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对落实和发展核心素养,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优化和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思想,将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计算特点作为出发点,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方法与策略,以全面促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一、注重多种运算方式,提高计算能力
运算方式主要包括口算、估算、笔算和简算等,多种运算方式的选择和运用能够强化计算训练,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数学教师需要开展多种计算方法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口算、笔算、估算和简算等多种运算方式进行计算,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别,思考每种算法体现的不同思维,在交流、思考后学生再次选择认为更合理的算法,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小数乘法计算的方法,我先从学生们的口算开始训练。以1.5×5这个算式为例,一开始,我并没有要求学生们进行竖式计算,而是让学生们将算式中的“1.5”看成“15”,然后口算出15×5的结果,最后在将结果中添加一位小数。据我长期观察发现,当学生们做计算题时,不论较大数的计算还是较小数的计算,学生们都会采用列竖式计算,虽然这种计算行为能够确保计算的准确性,但是学生们忽视了口算的作用,15×5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口算已经可以轻松计算,所以,当忽视口算的作用时,学生们的计算效率便会大大降低。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通过重注多种运算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掌握计算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归根结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数学技能的优化过程,所以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从强化学生对计算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起,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的本质、把握数学计算的基本规律。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加强数学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方面的教学,注意知识的生成过程,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分析问题、探索数学基础知识,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掌握数学知识本质和基本规律。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们认识到小数除法中小数点的处理方法。所以,在教学这节课前,我先带领学生们学习小数除法的性质,让学生们掌握小数除法的基础计算方法。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通过掌握计算基础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认真审题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很多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并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是因为审题不清,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与思考,挖掘题目中各个信息之间存在的相关联系,理清所有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形成良好的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我注重学生们的审题训练。首先为学生们出示一道例题,如:小辉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那么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然后,先带领学生们对例题进行仔细的阅读,捕捉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在脑海中形成解题思路。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通过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计算教学,并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注重多种运算方式、掌握计算基础知识与培养认真审题习惯等策略的运用,来全面优化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不断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苟大康.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149.
[2]陈志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