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作用

2019-09-10 07:22刘家荭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政课作用

刘家荭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敌对势力错误意识的渗透,所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本篇论文基于对会泽红色文化基地实践为基础,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作用,为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政课;实践;作用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升华。2019年6月21日—23日,为了能让我们亲身感受红色文化,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去到云南会泽红色文化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先后参观了白雾村、水城红军扩红旧址、会泽红色文化纪念馆等等。了解了“关山万里,南铜北运”的路线,也了解了当年红九军团扩军的过程,让我们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重要性

红色文化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质,最初开始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正式形成,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地深入而逐渐发展成熟。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透露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形成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红色文化是我们在新的发展进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不竭动力。所以,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牢记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二)会泽红色文化基地

云南会泽,地处滇东北高原,位于乌蒙山主峰地段,历史文化悠久。1927年8月,在滇东北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会泽支部。1934年10月,由于王明的“左”倾路线错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历经千辛万苦的长征。中国工农红军两大主力——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先后经过云南,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在红军长征进入云南境内后,在会泽进行了红九军团长征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红,扩红人数多达1500余人,创造了红军长征史上“扩红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筹款最多”的乌蒙山红色文化经典。这不仅对长征最后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利用本土的红色文化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他们的自豪感。

二、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积极性。思想政治课在高校众多课程中特别容易被学生所忽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上,学生在课上不认真,玩手机、睡觉、聊天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没有用的课程,而有的学生则是认为老师讲的东西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将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要改革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课堂中,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模式只按教材说教,要多一些生动活泼的红色故事,让思政课不再枯燥乏味变得“接地气”。云南的高校将会泽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不仅有利于老师教学目的的达到,更能够提高大学生上思政课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思政课上得有趣,愿意主动去上思政课。

第二,有利于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网络上大肆的宣传,大学生是网络最大的使用群体,很多敌对势力利用微信、QQ、微博等等媒介对大学生进行错误思潮的渗透。很多大学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因为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导致他们对红色文化和党的认知产生偏差甚至错位,开始质疑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尊重史实,刻意的纂改历史,否定中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否定中国共产党和那些历史伟人对中国的意义。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能够教会大学生在历史面前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历史素养,能够有效的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渗透,让他们增强自己的爱国意识。

第三,有利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也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生,能够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弥补理论教学中感性认识的不足。地方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是鲜活的教材,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带领学生去到红色文化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去了解红色文化,感受历史,让他们了解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了解到革命胜利的不易,了解到今天的辛福生活都是无数先辈用鲜血换来的。高校教师可以根据所处地域,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第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大学生们正处于刚刚脱离了襁褓,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很好的引导,他们就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导致价值取向扭曲。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帮助他们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等错误思潮,让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能够起到很好地教育作用,用好红色文化这本鲜活的教材,让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是每所高校、每位教师的职责。只有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才能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2]张翠芳,韦汉吉.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4):106-107.

[3]舒前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8(23):185-187.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政课作用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