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乾涛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本文从教育资源体系生态化构建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的整体性、适应性、共生性和平衡性等几方面基本特征,进而从师资、财力、设施、瓶颈、怪圈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生态化构建策略和构建路径,希冀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资源体系;生态化体系;特征;策略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成为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一、教育资源体系生态化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一.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构建内涵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建成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同时,教育资源却一直面临着粗放式发展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这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注重教育资源的内涵、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教育资源的质量和结构也就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特征
1.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生态化体系的整体性
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并非单一作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而是以一个整体形态呈现给大学生。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建设,也必须诉诸整体性来考量,并将其进行整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的适应性
教育生态化体系的适应性主要是指生物有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它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适应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现状,根据当地经济环境与其他资源环境来实事求是地办学、育人,并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实时调整自身的优势,并将其与环境的变化结合起来。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的共生性
所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的共生性,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种群联合,共同享有生存空间。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比较来说,前者所注重的是不同教育资源主体之间资源的相互依存,实现各个群体之间权益的让渡和合作,从而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之间能够共同利用,双赢共荣,最大限度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的构建策略与路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要想全面提升,院校必须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因此,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的构建策略与路径也就非常有必要了。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构建策略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构建基础——师资
师资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最核心的动力。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师资资源不甚理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数量相对短缺。在不同层次的教育类型中,中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对比为1:24.54,高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对比为1:27.93,而高等院校的师生对比为1:16,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更是缺乏,这就导致很多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由各院的就业指导老师兼任,教学的专业性难以保障;其次,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尤其是“双师型”资源缺乏。2005年,我国职业院校中的专业师资占比为80%,而实际专业师资相差更远,教育一线的“双师型”师资占比不足17.2%,而且这些教师的工作量极大,工作负荷严重,一周多达20多个课时。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构建保障——财力
财力资源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最为重要的保障,因而也是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发展,最直接也最现实的保障体——有钱好办事。目前的高等教育,都是在国家的宏观规范下,以学生缴费为主,财政支持为辅,但是地方政府的经费补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使得其与规划差距极大。如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拨款1046.37亿元,普通高等教育占据了89.46%,而职业教育仅占10%左右,其学生数量却达到了高等教育的一半,可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财力匮乏。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构建支柱——设施
教育设施是教育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目前高等院校因为财力投入有限,导致设备资源极为短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素质与能力的教育,它需要各方面的投入,尤其是资金储备,因而必須要确保其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有限的拨款不能与大量财政支出相持平,从而导致设施不足,发展陷入困境,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日趋窘困,甚至不能维持日常收支,其教育效果也可想而知。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构建路径
1.以师资、财力提升为基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构建
师资水平的提升,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各院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开展这方面工作:首先,优化教师结构配置,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院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提高教师的引进门槛,将企业实践制度建立起来,增加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企业培训的机会,丰富其教育教学培训资源,从而大幅度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其次,优化教师能力配置,提升师资水平。教师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做到“三懂”,即懂实践,以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懂专业,增长其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懂教学,最大限度地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再次,优化教师成长环境。
2.以设施、政策提升为基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构建
设施是高等教育发展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这个高等教育办学极为重要的方面需要统筹规划,因此,院校必须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环境和政策优化措施,对此,政府层面应该做好政策法规的“修补”工作,将法律和制度所留下的“空白”与“死角”进行填补,从而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政府还要完善政策和制度,形成完备的体系,使得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的政策能够相互支持,彼此配套,确保政策资源的有效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更为薄弱,条件更为落后,因此,政府必须注重政策的完善,并进行相应政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