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摘 要:《乡下人家》是四年级人教版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作者写了乡村最普遍的事物和场景,写了青瓜绿藤的农家小院;鲜花盛开,雨后春笋的门前花园;有鸡鸭觅食的快乐场景;还有村民院落晚餐的和谐幸福;全文语言质朴优美,给我们展现了乡下人家的安静与祥和、舒适而美丽的乡村画面。
关键词:课堂变革;教学反思;开放
歌颂了勤劳、善良的乡下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装点自己的幸福生活。字里行间体现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一、自主学习快乐有趣
在教学中字词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因为本课生字较多,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哪几个字比较难写,注意什么,学生不难找出“瞧、率、搬”这三个字。这是对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一个考查,经过学生的口述,教师范写,课堂书写三个环节,学生的难题就攻破了,为学生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课堂是教学的关键,在新课堂变革的推进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参与指导着,应该是课堂变革的关键。语文学习一方面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教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读懂、理解、运用,为了以后不教或少教,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二、设疑置难,开放课堂
在教学中我始终抓住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先让同学们齐读,接着让学生质疑,于是同学们马上提出“是一道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呢?”带着问题我让同学们看文中的插图。这是一个怎样的乡村小院呢?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视觉上先认识,了解一下小院,尽量用自己的话说说。说到这儿,可能许多老师让学生看课件,但我自己认为,既然文中有插图,并且学生每个人一本书为何不就地取材呢?何况插图也清晰明了,更便于所有、甚至后面看不清黑板的学生观察,这是我教学过后才意识到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合理的恰当运用文中的插图很有必要,不要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对乡村村落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让学生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看作者是如何写村落的。我采取放声读,边读边画出你觉得村落美的地方,让他们手脑并用,在读的时候有自己的想法。读完后我让他们谈感受,可以是对句子的理解,可以是对词的理解,也可以是写作方法等等。问题不单一,不固定,学生把他们自己改说的想法就能说出来。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探”字用的好,采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从土里钻出来的竹笋写得像小孩子一样可爱。学生理解很到位,这位学生说完后,其他学生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此时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读优美句段的;有理解词的;有仿写拟人句的……这就是灵活的教学方法给课堂带来的生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以读促讲理解运用
当然,这么好的一篇写景散文,要想做透彻的的理解,读的环节一定不能丢。在教学三——六自然段里,我重点让学生品读,通过指明读,引读、评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方法,让学生理解一个乡下人家鸡鸭满地,魚虾成群,妇女捣衣、彩霞满天自然、和谐的一幅风景画。只是有许多朗读水平很差的学生很难为情。看到许多学生读得兴味盎然,自己也想读好但又不敢读。当然我及时给与鼓励,给他们信心,只有读好了才能理解。
教学完了整篇课文,让学生说说乡下人家都有哪些独特的风景?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说明他们学懂了。当然教语文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同时对作者的写作方法、遣词造句上要用心体会、运用。尤其是本文语言的质朴、用词的准确,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值得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学会运用,这才是学语文的根本目的。
四、小组合作扎实有效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拓展性训练,“你眼中的乡村生活是怎样的?”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疑难问题分散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以说的机会,给他们学习的信心勇气以优带差。在这节课里,小组合作我认为是成功的,我首先把孩子们分成八组,七人一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也就是记录员,这会儿我巡视指导,课堂开放了,学生就没有拘束感,他们各抒己见即使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能说上三两句。最后由中心发言人上台汇报,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又为本单元的写作打开了思路。
我们说,一堂课如一个人,总没有完美的地方,尽管是我们费尽心思去挖掘、去打磨、去实践、但总有它的疏漏之处。本节课不足的是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不及时,生生评价落实不到位,我们既然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学生的汇报,哪怕是那么点滴的进步,老师也应及时给予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生生评价更能激发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意识,这点我有些欠缺。同时板书设计繁、缺乏美感,适当增加一些简笔画就更加形象直观了。
参考文献:
[1]刘金赟. 论教师参与课堂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