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萍
关键词:人文环境;人文和谐;人文教育;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 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040-01
1.以优美的人文环境熏陶人,渗透人文和谐教育
校园环境具有视觉渗透性,建设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是一种教育媒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依据校园环境设计规划,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传播知识的小品景点。用不锈钢制作的“未来之星”雕塑,象征棵棵幼苗,未来之星,扎根于肥沃厚重的红色土壤,舒枝展叶,茁壮成长。在一双有力温暖的大手呵护下,孩子们将飞向辽阔的宇宙,照亮天宇,照亮世界!在花圃、绿地及其它活动场所都有温馨提示;在校园的显著位置设校训标牌等。赋予每一堵墙壁相关功能,楼道文化:楼梯两边以师生的活动为题材制作活泼的图案拼图,楼梯上标上安全提示,倡导绿色行为;楼道墙作书香长廊、人文及自然科学名家之系列介绍墙。办公室文化:设置制度墙;装饰墙尽显年级组特点。专用功能室文化:彰显各功能教室特点,营造学习氛围。班级文化:建立卫生角;班务公开栏;班训,班主任寄语;特色中队墙;图书角。努力使之成为“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校园德育环境。让全校师生融入到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中。
2.以丰富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构建人文和谐校园氛围
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使文化积淀成精神和人格。人文精神的培养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增加人文知识、进行行动实践,才能转化为人文精神。
第一,有意识地在课外阅读中进行渗透。我校图书室藏书量28000多册,生均达20多册。为了充实更多的新书,我们先后投资上万元建立规范的班级个性化图书角,实现家庭与学校图书资源共享,给师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读书平台。学校规定了读书时间:1、晨读,即早上入学到早操之前朗读课文或课外读物。2、课前准备,要求齐声诵读经典,迎接老师上课。3、午读,在教室或图书室读书。4、全校拿出每周四的一节语文课定为阅读课。5、每人在家读书时间不得少于半小时。有了读书计划和读书时间,学生读书目的明确,读书兴趣盎然。大量的阅读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写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12年编印了我校第一期师生优秀作文集《童心飞扬》,共收录教师文章19篇,学生优秀作文207篇,发表到其他刊物上5篇,共计印刷了610册。截止第十九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的学生作文共有108篇。
第二,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学科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思维发展为主线,形成“树状结构”、“模块结构”、“自助餐模式”等。如,我校在教学数学课有关统计的内容,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生活中各行各业发展的数据资料,并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资料,编成小报,认识家乡。再如科学教学,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并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培养探索科学的能力。
第三,有意识地在德育系列中进行渗透。我校依托少先大队、中队、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我们通过开展“爱我王小”系列活动、评选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每学期开展作为生态德育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各班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员参与,献计献策,分工合作,设计的班徽风格各异,大多结构简练、色调明快。班训语言简洁、琅琅上口,内涵丰富深刻,反映了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3.以核心的人文精神引领人,加强人文和谐校园建设
在人际人文环境方面,我们着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给教师以真诚的人文关怀,使教師对学校的情感升华,有效地营造了和谐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浓厚气氛。
在我校,学校领导经常与教师谈心,使教师感受到自身对学校发展的价值。教师及父母、子女生病住院的,不管多忙,领导必去探望;教师子女入托入学,不管多难,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学校为了缓解教师的紧张生活,增进教师的身心健康,由工会牵头,根据教师业余爱好,组织教师的文化娱乐活动,成立了书画社、乒乓队、健身社、摄影社等,制定章程和活动计划,定期展示各社团的活动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师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既增强了身心健康,又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增进了同志们的团结。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教师发展是最好的人文关怀。我们努力给教师创设宽松的发展环境,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岗位练功大赛、星级教师评定、骨干教师引领课、过关课等等。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致力于校本教研、教育科研一体化,通过专家引领、领导引领、骨干引领,给教师创设专业发展的平台。校长亲自挂帅深入课堂,听课、评课,青年教师经常外出听课,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增强其自身业务,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李四军.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5):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