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22:51刘贞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4期
关键词:高考写作教学研究

刘贞

【关键词】  教学研究 英语教学 高三年级 写作 高考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070-02

一、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2017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教学需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着手。而写作作为语言知识中的表达性技能,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以及思维品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大纲说明》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如下: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必须了解高三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探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模式,设计“说写”、“读写”、“评价”等活动,实现最佳的写作教学效果。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调查分析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写作教学的无效现象;探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的设计原则;以建构主义、输入输出假设为理论依据,探索有效的写作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写作过程,通过“以说促写”、“以读促写”、“以评促写”进行写作教学的具体设计和实践。具体如下:

我校高三的英语老师在8月开学时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调查设计了14道题。1-3题为写作基本情况,4-6题为写作过程情况,7-9题为写作参考及方式,10-12题为写作训练与讲评,13-14题征求学生建议。共发出问卷445份,收回有效问卷422份。

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学生写作态度不容乐观,56%的学生对布置的写作任务持无所谓的态度;35%的学生有反感、恐惧、无奈的心理;只有9%的学生持积极主动的态度。71%的学生反映作文训练的文体较单调。

关于英语写作过程,被调查的学生中38%的学生由中译英;38%的学生直接用英文思维写出文章;20%的学生体现出写作过程;4%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老师的指导。学生写作方面主要是词汇量句式单调(76%),语法基础错误多(37%),另外27%的学生反映写作无素材,内容空洞乏味;一半的学生在定稿前没有修改的习惯。

关于学生写作时参考及方式:70%的學生在写作时没有参考任何范文;利用网络阅读、收集有关写作资料的占1%;12%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的课文学习对写作有作用,34%认为基本没用。

关于写作训练与讲评: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的学生经常受到系统的写作训练与指导,96%的学生偶尔或没有受到系统的写作训练与指导;老师很少讲评,每次都讲评的老师只占8%;能认真审看老师的批改,发现问题并理解的占30%,41%的学生只是匆匆看过,29%的学生基本不看教师的批改。

对写作评价的建议:学生普遍认为老师一般只给分数或等级对提高写作没多大作用。他们希望老师能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能够提出具体的评价标准。

对教材中安排的写作练习的建议:现用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UsingLanguage”板块中附有与该单元相关的话题写作练习,但是大部分的话题超出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建议进行系统性的训练,既要安排不同体裁的作文练习,也可适时进行有创意性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

根据这个调查,我们教师明确了写作教学的实施方案,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教学材料的选取原则:材料选择要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的明确;有趣味性和真实性。

(2)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充当指导、启发、示范、商讨、鼓励、讲评的角色。

(3)落实写作课教学过程的三阶段:写前活动:搜集素材,激发兴趣,明确主题,讨论主题;写时活动:规划结构,图文转换,连词成句;写后活动:自我修改,相互修改,用词润色,打印范文。

二、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有关国内外相关文献,掌握有关的科研动态,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案例;

问卷调查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进行解释,为研究做出正确的结论提供科学的依据;

案例分析法:通过讨论、分析和反思写作教学案例,使本研究更具实践性;

行动研究法:以课例为载体,将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分享经验,最终探索出适合实践教学的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

经验总结法: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归纳、分析和研究,系统地揭示写作教学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实质。

(二)研究的过程

起步阶段:2018年5月—6月,分析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文献学习和研究。确定语言知识积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两种训练办法。

(1)高三备课组全体成员学习课程标准、相关的理论知识。

(2)根据样本具体分析高二学生英语写作方面的问题。

(3)归纳提炼训练写作的词汇、句型,结合生活实际和写作实用搭配,编写仿写练习资料,开展仿写练习,夯实语言基础。

实施阶段:2018年7月—12月,结合研究目标,按照确定的训练方法实施训练。

(1)进行重点话题写作训练,重点提高英语逻辑思维的能力(论述有说服力、言之有物)。

(2)场景写作训练,重点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创设场景,归纳、编写若干个应用文写作题目;

(4)分工,搜寻和编写符合与场景相关的优秀范文:一是能提供较好的细节描写与规范表达,二是在框架结构、行文等各方面有示范作用。

这几个步骤我们在教学上是采取三步走的方案实施:

第一步是一轮复习把作文同每一个单元相结合,从模块1至6,夯实基础。

第二步是用每周一节的写作课专时训练应用文文体模版。

第三步是二轮复习把必修选修1-10的每一个单元内容整合成12个话题,在话题的背景下进行写作的训练。

检验阶段:2019年1月-5月,做好前测、中期检查、后测,记录和对比学生读写任务作文水平的变化。

(1)1月进行前测,进行仿写练习。在集体反馈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后进学生。

(2)2月收集区调研作文成绩,与前测成绩对比分析。

(3)设计专题课,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辨析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言之有物的意识和能力、保持积极性和信心。

(4)3月收集一模作文成绩,再次对比分析。

(5)2019年4月收集学生二模作文成绩,作为后测数据,对比分析本研究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效果。

三、研究的成果

经过从9月到高考前5月共8个月的训练,我们发现全级62%以上的学生所写的基础写作结构清晰,能比较恰当地运用词汇、语法知识。经过备课组老师的努力与强化之后,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错误比实验前少了,用时也少了。以下是我所教学的高三(2)班和高三(3)个班做一个数据对比;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从几次大考的试卷分析来看,书写是很影响作文分数的。写作中书写规范和卷面整洁与否,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到高考时,作文卷面整洁、书写规范的同学,有可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而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的同学反之。

2.作文的思想、语言空间受限,程式化的语言太多。不是让写好人好事就是通知,或者是推荐能人。真正能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想,有意义表达的东西却不多。

3.通过这次的研究,我们高三的所有教师加强了写作过程意识,非常重视写作输出前的语言和观点的输入。

五、反思与建议

本研究旨在提高高三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体上此方法能对学生的基础写作水平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的。就像M·韦斯特的这句话说的:“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会”的同时达到“会学”,即形成一定的写作学习策略或提高写作学习策略水平,高中阶段的教师必须从高一就开始统筹安排,分阶段落实写作的各项基本技能,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训练、反思和改进,为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如何从“学”的角度,关注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结构、经验背景以及对认知客体的兴趣、情感等主观因素,重视学习者个人经历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探究学习者如何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运用目的语建构起对目的语形式、功能、语义系统的认识,并在有意義的交际中顺利完成写作学习过程。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蔡慧萍.方琰.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

[3]杨丹.高三学生英语写作状况调查问卷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41-142.

猜你喜欢
高考写作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