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严
咬文嚼字,可以让语言文字鲜活起来,让文字融入学生生命。语文教学中,运用咬文嚼字,促进学生理解文字的内涵、理解文本内容和意义,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文字鲜活起来。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进行阅读教学的话题进行论述,重点论述如何开展咬文嚼字的活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宗旨,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咬文嚼字,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传家宝”,是让文字鲜活起来的主要策略。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学生与文本“相遇”,但缺乏思想的交汇、心灵的碰撞。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全方位开展咬文嚼字活动,才能真正讓文字深入儿童内心,让生命与文字幸福相遇。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开展咬文嚼字活动谈几点实践体会。
一、撷取文字“真味”,促学生品味语言的内涵
文字起源于生活和实践,每一个汉字都与人们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事物密切相连,每一个汉字,也焕发着文化的气息、绽放着生命的芬芳。因此,阅读教学中,对于文字的理解,教师应善于从字的构造,也就是外形出发,从文字产生的根源处入手,让学生了解文字的“真味”,从而真正品味语言文字,提高文本的分析力、理解力和感悟能力。
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对于“炯炯有神”这个词语的理解,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眼睛非常明亮,很有精神”,学生采用仓储的方式,记住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机械记忆,并没有真正走进这个词语中。教师如果从“炯”字的起源而分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文字的学习产生兴趣。如教师可以呈现给学生这个字的最早的写法“”,从造字方法和特点可以形象理解:从“火”从“冋”,火表意、冋表声。燃烧的火焰,表示“火光明亮”“冋”是空义,因空而无阻挡,火光更明亮。从这个汉字的起源,让学生了解这个字的本真含义:“火光明亮”。教师继续给出篆体、隶书和楷书等,让学生了解这个字的演变历史,教师再给出《说文》《仓颉篇》等中对于这个字的解释,从而加深对这个汉字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文字的学习兴趣,品味文字的丰富内涵。
对于文本中文字的赏析,图片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古汉字的画面美,感受汉字的原生意义,从而有助于对成语、词语的真正的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古人造字的艺术,感受文字的魅力,也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解文说字的能力,提升对文字探究的兴趣。
二、注重情境创设,促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提出了“体验”学习的要求。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难以产生亲近感,此时的情境创设,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零接触”,促学生走进文本中,感受文本和文字的魅力,从而真正理解文本、理解文字的内涵、感受文字的魅力。
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教师应考虑到小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背景知识知之甚少的实际,可以借助于《彭德怀杀战马》《一袋干粮》《朱德的扁担》等,让学生感知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和困难,让学生了解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也是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明晰故事发生的背景,为阅读理解埋下伏笔。此外,这篇文章的细节之一是彭德怀抚摸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的片段,对于这一段的理解,教师可以从课文的情境出发而设计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这篇文章写的是彭德怀大将军,爱自己坐骑、更爱自己的战士,痛心杀坐骑,解决红军战士粮草问题的故事。那么,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彭大将军爱坐骑的?找出来,与大家分享。这个活动中,学生回答出“抚摸”大黑骡子、给大黑骡子一口干粮吃,看着它吃完,抚摸大黑骡子念叨“你太辛苦了……这些文字中,哪个词触动你的神经?你有过被他人抚摸的经历和感受吗?通过学生交流自己被爸爸、妈妈等亲人抚摸的内心感受,体会亲情的美好,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彭大将军对坐骑的爱,就容易理解了。
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有感而发,触动心弦,从而感受彭大将军对坐骑的爱是流淌在细微处的博大的爱,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文字魅力的感受。
三、融入相关资料,提升学生文字理解的全面性
中国汉字具有张力,对于汉字的理解、词语的把握,需要引导学生从表面的理解走向深入,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把理解引向文本的纵深,品味出文本的张力。由于学生认知深度和宽度的限制,提升学生对文字理解的全面性,应结合有关资料,通过资料和文本的对接和整合,让学生心灵受到冲击,理解更到位。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阅读时,对于“饥寒交迫”这个词语的理解,教师可以链接《过草地》的录像,播放前,教师言简意赅地指出:长征途中,茫茫草地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战士们,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吧。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亲眼目睹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行走的样子,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很大,饥寒交迫这个词语,也增加了画面感,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这个词语的含义,语言的解释已经画蛇添足。
语言文字,源远流长,意蕴深厚。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情感深刻、思维开阔、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文本的主题。有效地“咬文嚼字”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有双慧眼,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引领学生文字与生命精彩相遇。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徐庄实验小学(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