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大赛为载体的《水处理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2019-09-10 07:22岳兰秀黄立丽陈文龙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5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教学模式

岳兰秀 黄立丽 陈文龙

摘  要:高职高专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提高和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以职业技能大赛项目为载体开展《水处理技术》课程的项目化建设,通过寓教于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等形式,初步实现了常规教学与技能大赛的衔接。本文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以技能大赛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并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

关键词:技能大赛;项目载体化;教学模式;水处理技术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创新,“依托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高等职业学校重要的办学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参与到职业技能大赛中,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可以展现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大赛也吸引了更多企业来选聘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基于近几年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感想,对《水处理技术》课程的项目载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其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设计的内容和过程等方面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

1 教学项目的设计

1.1 项目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基于职业技能大赛任务的要求来设计的,依托职业技能大赛的任务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训练、環境职业素养等全方位的培养。校内专职教师和大赛设备专家以职业技能大赛任务书为载体来设计教学项目。

1.2 项目设计思路

在项目的设计中,我们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即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为核心,来进行“教、学、赛”为一体的项目设计。

2 教学目标的设计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完成技能大赛任务的同时,掌握水体净化的基本方法和污染物的去除原理;熟悉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具备水处理工艺调试和运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并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发现工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解决。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载体化建设,使学生掌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水处理单元的净化原理、水处理构筑物的结构特征;掌握城市污水处理的常见工艺流程。掌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技能大赛的任务要求,学会PLC设计的原理、水样配制的方法等。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载体化建设,使学生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技能大赛的项目中,学会管道切割工具的使用,药剂的称量和配制、动力线路的连接、污水处理工艺单元的连接;学会在线DO仪和pH仪的标定和安装;学会PLC程序设计和修改;能够正确操作设备进行设备的调试和运行;能够正确找到设备故障并排除;能够正确操作大赛设备进行声、气、渣的环境监测。

3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3.1 项目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依托“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技能大赛”的任务,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五部分,即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水样配制与测定、污水处理工艺设备部件与管道连接、水处理平台动力系统线路设计与连接、污水处理设备的调试运行、污水处理厂水、气、声、渣污染因子的监测。本教学设计以“污水处理工艺设备部件与管道连接”为例,设计方案如下:

4 考核方案的设计

本课程以“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进行项目化教学,教学评价标准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考核。

4.1 教学考核方法和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相结合

由于教学项目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来设计的,因此在考核上把职业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引入到教学考核中,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评分标准训练和考核学生,把平时考核成绩作为每年参赛选手选拔的依据,达到高职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目的。真正使全体学生受益,使爱技能、有技能的学生脱颖而出得到展现和认可。

4.2 坚持技能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

在考核标准中,不仅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同时也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进行考核,如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等。教师应确立过程评价意识,采用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做到学习评价的多元性。

4.3 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大赛组委评价相结合

项目化教学内容是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来设计的,因此,在评价中把大赛对参赛学生的考核方式引入到教学评价中,更能说明教学效果对技能大赛发挥的促进作用。评价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活动和竞赛中的作用、表现、合作等情况,坚持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5 问题与建议

5.1 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业技能大赛当中,比赛的项目多种多样,每个项目的要求和内容又不相同,比赛的难度和范围都超出了我们正常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单是理论上的行家,更应该是实操方面的能手,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因此,要在职业学校里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2)实训设备的制约。由于省级技能大赛的参赛学生只有六人,目前学校为技能大赛购置的参赛设备只有一套。而教学设计中的各个项目都需要学生实际操作,这就造成了教学需求与实训设备不足之间的矛盾。使得开设的项目还不够全面;实施过程中由于工位相对不足,使项目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不能充分施展,效果受到影响。

5.2 建议

(1)教学过程由实践到理论,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除少数必要的基本概念外,切忌直接讲述枯燥的理论知识。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法,以竞赛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技能大赛常态化,推进教学内容与技能大赛的融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技能大赛离专业工作很近,对他们今后适应岗位工作有很大帮助,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主动参与。

(3)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选用典型项目,设计趣味性情境,以多媒体、录像、演示、案列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任务中完成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向阳,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J]. 当代教育论坛,2009(5):56-57

[2]  朱永永,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融通整合思路与契合切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11):64-67.

[3]  刘东菊,汤国明,陈晓曦,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36):30-34

[4]  葛新旗,周虹.职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合路径探索-以会计技能竞赛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10):105-109.

[5]  曾观红 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以《国际物流单证缮制》课程为例[J] 科技信息  2012.12  255-256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激励效应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