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冰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人工智能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未来储备和培养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孩子们为智能时代的到来做好生活、就业和能力的准备,是当今教育的重要命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的主旨发言中指出。
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全国许多中小学积极进行尝试与探索,其中一些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师生关系,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
教学模式:全体普及 ,少数深入
人工智能是一个综合的技术含量很高的领域,很多知识已经超出了中学生的学习范围,但这并不妨碍有兴趣的中学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和发展方向。“在我教授的‘智能机器人’课程中,有的学生利用摄像头和智能车硬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了解人脸识别和物体检测的知识,进而通过物体检测来控制智能车的运动并完成抓取任务(图1)。”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通用技术教师苏晓静说。
人大附中邀请人工智能专家、教育专家、一线教师、高新技术企业人员组成学校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研发团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面向全体的普及教育,到部分学生选修的跨学科实践应用,再到少数人的深入动手做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聚焦育人目标 ,关注学生发展需求
“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上,一是要聚焦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思维;二是课程体系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在谈到学校人工智能课程特色时,苏晓静说。
在苏晓静执教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课上,有一组同学对黑白电影和视频着色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开展了“基于对抗网络的视频优化”研究,经过多方面的对比与学习,最终选用了能够出色完成图片着色处理的DeOldify工具,进行黑白视频的优化(图2),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效果。
人大附中开设了智能机器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等20余门课程(图3),并且根据实践梳理了金字塔形的中小学“STEAM+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框架的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几个层次相对应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各个学科的交叉创新,紧紧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最终目标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这个课程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图4)。” 苏晓静说。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创新人工智能的教育方式,将编程课程和德育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开设了“静雅校园行”“和小麦学编程”等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人工智能,并在学习中提高道德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通过搭建智慧校园平台,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定制课程表,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师生关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同时人工智能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人大附中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并在学生研究的路上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蘇晓静在教学过程中也始终营造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李鸿宇一直对无人驾驶技术感兴趣,他通过自学开发了一款自动驾驶的游戏,并对自动驾驶领域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但因为硬件和自身基础知识的原因而停滞。苏晓静联系中科院自动化所的赵冬斌教授,为李鸿宇等6名学生赴自动化所进行自动定位、路径规划与决策的研究搭建平台,并参与智能驾驶科普平台的开发与展示工作。该平台在2018年北京科技周上精彩亮相。
教学成果:师生齐丰收
人工智能教育开展以来,据苏晓静介绍,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涌现了一大批教学业务精湛、教学热情高涨、对新技术感知敏锐的教师群体,他们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乐此不疲且收获颇丰。
同时,在课程及项目研究过程中,大批学生的课题和项目取得优秀成绩。比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级联算法和卷积核分解的人脸识别签到系统》《基于文本情绪分析的音乐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三聚体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基于脑机交互的驾驶疲劳检测》等众多课题研究,还有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老人智能伴侣机器人》项目等。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任重而道远。虽然目前不乏上述成功的实践案例,但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必将惠及更多的学生,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