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2019-09-10 07:29张磊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社会结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

张磊

摘要: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0周年庆典之际,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愈发展望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为此,本文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迁。其中,本文首先解释了何为历史唯物主义,在确定其概念的基础上,以此为论据阐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过程及原因。在社会与文明不断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有必要将革命先辈的经验与理论重新梳理,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这样将会更好的面对今后我国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才能把握好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方向,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结构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其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与其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同,历史唯物主义重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系,这是一套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哲学理论。唯物史观指出:所有发生的物质财富的程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制度和结构,构成社会的要素)决定着社会意识(即伴随制度结构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社会意识意识可以塑造和改变社会的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生产力的所有者和供给者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起点。如果从阶级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不同阶级人民的不同利益上。在博弈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马克思与恩格斯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俄罗斯哲学家列宁把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为“科学社会学”、“唯一的科学历史观”和“唯一的科学社会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方法”。·E·伯恩斯坦等把它修订后的经济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思想路线。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提供了科学依据。它只从抽象的理性原则上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谴责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纠正了乌托邦社会主義者希望统治者仁慈、和平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揭示了人民群众。它是历史的创造者。它克服了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作苦难阶级的局限,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才身上。因此,唯物史观是一种符合社会历史变化规律的科学思想。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二、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1.背景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延续文明的国家。我国自古以来的特点就是重农抑商,因此生产力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英国发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一些以工业为生产力的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以农业和小手工业为发展力的近代中国,因此,在从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奴隶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终于完成社会,西方国家大大领先我国,导致了我国近代的被侵略的历史结果,因此,在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学习、传播后,我国社会结构开始逐渐发展,但是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马平川,在历经坎坷后,最终由毛泽东主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从而影响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2.过程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即异质性所体现的社会分工和专业组织对生产力的促进,以及角色多元化和职业阶层多元化的启动和促进。社会流动性和教育大众化,有助于消除这种现象。封建特权的“优先权”增加了个人“自力更生”地位的比重。因此,许多社会学家把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而结构分化的形式则是观察和描述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社会普遍改变社会的分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改革。改革对我国社会分化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分权让利”导致了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即劳动力、资本、产品的自由流动。国家不统一控制和分配的原材料、工艺等。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资源继续增加。出现(2)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增加导致的组织和变化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一个整体,即从单纯依靠计划体制的行政手段,并为项目与市场相结合,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3)地方政府、社区政府、政府部门等多方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的发展。民间组织、各类农村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等。它似乎增加(4)组织和特定功能的角色组逐渐导致国家和社会,政府和经济,经济,行政,法律和行政意识形态之间的初步分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一般社会向分化社会的结构性转变成为历史必然,标志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原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了新的总结:“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环境变化的社会主义新概括了中国特色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时代,但同时强调,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现实和长远的初级阶段并没有改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现实。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而逐步深化和发展的。党的正确认识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是我们党科学判断条件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大政方针的正确制定,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整个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有许多经济成分。”当时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与民主的矛盾,而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因此,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需要兩三年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全国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后,全国的主要矛盾变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党的“过渡期”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中国社会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人大在北京举行。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阶级关系的变化和主要矛盾。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设先进工业国家的要求与落后农业国家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这是人民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之间的矛盾。文化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条件下,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方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首次系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作了新的总结。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领导人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足之间的矛盾。“在我们的社会变化,矛盾的主要原因,大党第十九次报告还总结出:我们稳定的问题解决了超过十亿人次,实现全面小康,很快就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需要美好的生活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安全,环境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许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更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够平衡,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判断上这在中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国还处于基本国情和长远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没有改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总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变化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边界是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结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比较的视野:反思功能主义传播观的三个预设
乡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哪些难题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镜鉴与反思: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及其困境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