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改善,我国人民社会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了一定改变,全面运动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的一大社会主题.健美操作为众多运动项目的一种,不但能够改善身体机能水平,同时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针对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就健美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健美操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落实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实践能力;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3-0145-0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健美操成了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健康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健美操之所以能够受到社会民众的热捧,这与项目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健美操是一种集舞蹈、体操以及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有着极强的艺术性特点.同时,它也迎合了当代女性追求形体美、健康的需求,而在女性群体中不断被广泛展开.据2017年健康大数据显示,大众健身男性偏重于选择跑步项目,而女性则多乐于选择健美操.学校体育大联盟学生项目选择的调查数据(2018年)也显示,健美操也成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中最受女生欢迎的项目之一.高校健美操课程作为健美操爱好者、女性学习者的重要学习“场域”,对健美操的普及、推广与深化起到积极地助力作用.个体走向社会后的诸多技能均源于高校课程的教授与启蒙.通常情况下,高校课程作为个体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高校体育课程对个体的健美操素养的培养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个体对健美操的认知.为促进个体健美操素养的提升,本文从健美操促进的视角出发,对健美操能力提升进行一系列探讨.
1 高校健美操实践教学的当下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健美操教学在各类大中院校日益普及开来,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主要存在两大弊端:其一,是资人才的培养与定位失范;其二,是健美操师资人才培养路径窄化.
1.1 健美操师资人才的培养与定位失范
目前,在群众健身过程中从事健美操指导的师资大多缺少专业性与系统性.这一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而言,主要还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健美操师资培养的缺失.从目前社会需求上来看,健美操教师行业的人才存在一定缺口,甚至有部分学校健美操教师根本不是健美操专业教师,只是对该专业有一定接触的体育教师.新常态下社会大众对健美操教学有着诸多需求,然而,很多人对于健美操运动缺少全面而准确的了解,更无法有效掌握健美操运动方法.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健美操教育人才数量不足,因此,影响该项运动的普及.显然,此时通过以培养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健美操教学改革就能够有效化解这一局面的尴尬境地,从而促进健美操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高校健美操教学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根据健美操教学改革工作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健美操教师专业素养,为此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专业的师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以培养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健美操教学改革就成为了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健美操师资人才培养路径窄化
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活动时,存在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缺失.众所周知,健美操师资一方面源于健美操的爱好者,另一方面源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为教师行业,而健美操课程的开设目的则为增加学生健美操知识及技能储备,并且将其传授给更多人.显然,在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对学生未来就业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此方面知识,同时结合教学能力培养需求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完善教学选材以及教学方法,而当下,高校健美操教学在个体能力培养这一方面还有待于提升.当下,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学还仍以传统“填鸭”式教学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被极大地削弱,个体的教学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个体在健美操课程结业后,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尚未能掌握.尤其是在不能较好地进行独立教学与实践教学.
2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正如上文所讲,当下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存在诸多困境.但究其根本仍是在教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上.基于健美操教学规律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思考,高校健美操实践教学能力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强化示范教学与纠错能力的培养
健美操的动作示范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主要示范能力的培养.示范技能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展示健美操动作,并且保持各种动作的标准性与优美性.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像资料,加强对健美操节奏和动作相配合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准确掌握健美操动作规范要领,鼓励并引导将这些动作要领应用于自身动作当中,提高学生的动作表现水平.其次,注意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的有效融合.由教师为学生挑选目标动作进行示范,学生观看和练习,然后,从中挑选出动作表现效果较好的学生上前为大家展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并提出意见,不断规范自身动作,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动作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正确示范的能力.再次,细化动作质量.将健美操各种动作加以细化,对其中动作的节奏以及姿势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的肌肉形成对正确动作的感觉,以期达到示范的标准.想要全面地培养学生实践教学能力,那么就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并对错误问题加以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长足發展与进步.对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从而加强学生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培养效果.
2.2 注意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健美操理论知识还是动作技巧方面,都需要通过准确的讲解,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其中含义,因此,讲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把握各种身体动作的正确表述,例如身体各个部分肌肉感觉和走向以及动作的幅度和节奏等等,尤其是对其中的难点及要点知识部分,以此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分析健美操各动作名称以及运动过程,通过对各部分的详细讲解将强学生的记忆,治理也可以先鼓励学生将自身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进行阐述,然后由教师进行引导和纠正,如动作过程以及专业术语等,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强记忆效果.其次,引导学生针对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互动.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对以往的内容加以巩固,也可以通过这一环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面对提问做出正确的讲解能力.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低配合相应动作,明确动作的注意事项以及要点.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讲解加以点评,针对其中理解偏差的地方加以纠正,并对其中解释较好的地位适当给予鼓励,激发其学习热情.再次,将课堂总结、动作改进与思想提高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就每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着重分析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学活动质量等,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教学点评做出最终的评判,并且就学生的具体评价内容提出合理建议,使学生及时改进.此外,通过讲解能力的培养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2.3 加强教法能力的有效应用
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的常用教法有很多种,例如基础知识、动作技能的传授等.健美操教法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教法能力.这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别入手.第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因、作用及目的等向学生做出简要分析,使学生对各种教法的内容及应用意义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继而在毕业后参加岗位工作实践的时候能够对各种教法进行灵活应用.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对教法应用的观察,并分析各种教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对教法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也可以有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回答,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对教法进行深入性思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健美操教法应用能力.再次,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编排健美操,然后以此为内容为其他学生上一节健美操课,课后进行授课总结,对自身授课的教法应用情况及效果等进行记录和分析,提高自身技能的实践性.以此来培养观察纠错能力.
2.4 多元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尽量多地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辅助练习方法,对健美操训练内容的趣味性进行深度发掘.例如,在训练场地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场的氛围播放节奏感强的摇滚乐或者清新优美的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改善学生紧绷的学习情绪,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健美操练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思维,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将自身所储备的知识与技巧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然后通过提出特定动作要求的方式,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技术被逐步渗透到各专业教学工作中,切实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BlackBoard,该网络平台的宗旨为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使健美操课实现了教学的延伸性与互动性.首先,为学生提供健美操相关影像资料,通过对其中动作的观摩提出自身的见解,并针对其中优缺点加以评价.其次,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逐次上前为大家展示健美操动作,然后组织大家进行集体观看和点评,提出动作表现方面的不足以及相应的建议,同时,对动作表现规范到位的同学提出表扬,促使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再次,以优带差.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提出针对性的学习要求,这样不但可以在课堂中互相帮助,同时还可以在课下的时间互相督促,同时,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的普及,学生可以对课余的闲散时间进行充分利用,随时随地登录平台,浏览网页,搜索目标内容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量,创新健美操运动及学习思维,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体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好地完成了健美操教学中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3 结语
健美操目前已经列入我国多所体育院校的普修课内容当中,体育专业学生在完成高校教育后,多数都会选择从事教师行业,而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对于未来岗位工作水平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对健美操教学工作中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教职员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性健美操专业人才.凭借科学、有效的健美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为其他体育运动的参与及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健美操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要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具体学习与发展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
参考文献:
〔1〕王洁宾,金逵.北京市高校健美操俱乐部经营现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08):90-92.
〔2〕葛幸幸,王华倬,雷慧.新《纲要》背景下高校健美操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8):1108-1109+1116.
〔3〕刘志红.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淑英,范红哲.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4):531-533.
〔5〕杜治华,刘红波.影响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男生学习健美操的原因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01):76-78.
〔6〕周涛,张晓莹.北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體育大学学报,2003(04):520-521+568.
〔7〕俞爱玲.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体育学刊,2002(0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