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转专业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09-10 07:22李蕾赵雅琴常姜石影任俊霞
高教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机制高校

李蕾 赵雅琴 常姜 石影 任俊霞

摘  要:我国高校转专业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重大。为满足国家中长期人才培养与发展规划的需要,教育部对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转专业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广大高校管理工作者深入了解高校转专业工作,不断思考和探究存在的问题,为构建高校转专业工作良性机制而努力。

关键词:高校;转专业;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3-0194-03

Abstract: Domestic major change in university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which also takes great part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management work.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 term tal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mproved the student status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is new situation,major change in university faces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which needs university managers to deeply understand major change in universities, continuously think and explore its problems, and make great efforts to benign mechanism formulation of university major change.

Keywords: university; Major Change; Mechanis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需要,各高校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改革,加上教育部21号令和41号令的陆续颁布为高校转专业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年来高校转专业现象日益突出。新形势下,深入了解高校转专业工作,正确认识转专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加强对高校转专业工作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学科建设改革和办学资源合理调配,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转专业背景

(一)客观需求

大学生“转专业”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家长和高校关注的热点。一方面,高校转专业有助于弥补高考填报志愿的弊端。据中国青年网的一份调查显示,约有44.5%的学生入学前很少了解或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并且有59.54%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目前选专业的方式并不合理[1],这一情况直接转化为对转专业的急切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转专业有助于推动学科建设改革和办学资源合理调配。高校转专业的放开,打破了生源的“铁饭碗”,将逼迫冷门专业和弱势专业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加快改革,提高自身办学水平。从这方面说,高校转专业是推动学科建设改革的客观需求。

(二)政策保障

2005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1号令),其中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2]。”打破了传统的转专业制度瓶颈。而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41号令)在有关学生转专业的条款上有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证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3]。”从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不再对学生申请转专业设置“门槛”,而是将考核权移交给学校,由高校来全权负责。教育部41号令出台以后,北京大学取消专业申请转出人数不得超過本专业年级人数20%的限制,由各院系在每年春季公布经学校批准的各专业培养规模上限、接收转专业的基本学术要求和当年能够接收转入的学生人数;清华大学同样由各院系制定接收政策,但对转出学生人数的比例作出要求。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可以说,目前很多高校都是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转专业,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新形势下,转专业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正确认识转专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加强对高校转专业工作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对高校吸引更多优秀生源、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学科建设改革和办学资源合理调配,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转专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转专业工作的加快发展,各高校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学生自我认知和专业认知不足,转专业意愿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转专业过程中考核方法单一,难以实现对学生能力和专业适应度的全方位考核;对转专业以后学生的管理和支持措施不够到位;缺乏对转专业学生的跟踪反馈机制等。

(一)转专业意愿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在学生转专业过程中,学生的意愿是主要因素,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向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理念迈进的一大步。但是以学生意愿为主,不可避免地具有盲目性,虽然使学生的意愿得以充分表达,但这种意愿和学生本身的客观条件未必是匹配的,因此就导致了客观上的人才及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对专业的资源配置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如何使学生的意愿具有科学性、可持续性而不是盲目性和短期性,将有助于解决部分专业学生集中,部分专业门可罗雀的现象,在全面放开转专业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转专业过程中考核方法比较单一

考核是专业遴选人才的重要手段,如何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挑选出真正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转专业过程中,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分成绩结合面试来进行。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引入了过程培养机制,但仍然偏重于成绩。这种考核制度從本质上看是高考制度的延伸,考核的内容和标准都比较单一,这种“选拔”的方式基本上考核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果,无法体现个性化指标(例如学术专长和专业兴趣等),更谈不上使特殊学生(例如不适应原专业学习的学生)实现转专业了。总的来说,目前的转专业考核制度很难实现对学生能力和专业适应度的全方位考核,覆盖面较窄。

(三)对转专业以后学生的管理和支持措施不到位

对转专业以后学生的管理和支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转专业成功学生的适应和过程培养问题,二是对转专业未果学生的心理调适问题。部分学生转入新专业以后并不能快速完全适应新专业和新环境,甚至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新专业不适合自己,需要学校和院系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其完成过渡,和新专业实现无缝对接。同样,对于转专业未果学生的心理调适、消除负面的心理影响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转专业学生的管理和支持还包括学籍、教学、住宿等后勤保障、学业指导等方面。而这些工作和措施目前仍显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四)缺少对转专业后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在教育部41号令颁布之前,每年转专业的学生较少,在41号令颁布之后,转专业的限制条件有所放开、人数有所增加,这样就具备了统计意义。目前对转专业工作的评价和反馈环节是薄弱环节,而且大多停留在学生在校期间,对本科以后的求学和工作阶段鲜有涉及。追踪学生毕业后的数据,将其与原专业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就会对转入学生的培养以及转专业工作本身具有指导意义,最终也会形成教育产出的闭环回路。如何使用合理的统计学方法,对转入学生毕业后若干年内取得的成绩与原专业学生进行比较,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目前国内高校尚未对此项工作加以重视,相关研究也较少着眼于该问题。

三、对我国高校转专业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Outcomes-Based Education)[4],OBE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后在毕业时获得的能力[5]。高校转专业的机制目前正在不断形成与完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以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教育(OBE, 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理念进行研究,就会对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和OBE教育理念下的转专业机制,从而对高校学生转专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评估和解决,最终达到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与目前的教学改革活动相匹配,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目的。这种机制涵盖转专业过程的输入(学生意愿)、控制(准入考核)、运行(管理支持)和输出(评价反馈)四个方面,能够适应高校大多数专业,符合以学生为中心和OBE教育理念,可以构建如图1所示的转专业工作机制模型。

(一)学生意愿

学生的转专业意愿受到专业满意度、高考志愿、学习环境适应程度、家庭成员意愿、选择志愿的不成熟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观其本质,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干预和辅导,即生涯意识、自我认知、专业信息和政策解读。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认为,个体差异普遍存在,而每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4]。尽早树立生涯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自我认知包含了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是否与专业相适合;充分对称的专业信息则有助于学生提早对未来的工作性质、环境、条件等有一定了解;而对转专业政策的充分解读和宣传则有助于从技术角度帮助学生实现转专业。因此,高校应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涯意识,提高合理的自我认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信息,并积极宣传转专业相关政策,以实现转专业学生个体特征与专业的高匹配度。

(二)准入考核

对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准入考核主要是为了限定转入人数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同时选拔适合本专业学习的优秀学生便于后期的人才培养工作。这种“选拔”机制同时起到了鼓励学生加强学习的作用,同时给予一些有专业特长或专业不适合的学生重新选择的机会。因此,转专业准入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学生学习能力与成果、个性化指标(特长和兴趣等)、专业特点和要求、辅助支撑(申请材料积累与展示等)。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决定了转专业准入考核办法不能由高校“一刀切”决定,而是由各个专业(学科)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专业在制定考核办法时,应充分考虑招生计划、原专业、高考科类、先修课程、成绩要求等,制定符合专业要求的准入考核内容及比例,并明确招收学生的原则及排序方式。转专业工作,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因此高校对于转专业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缜密无疏漏,按章办事不违规,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管理支持

面对转专业后学生面临的诸多挑战,如学业规划和进度、专业融入等,无论对于转专业成功还是未果的学生来说,后续的管理和支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及时帮助这两类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引导其充分思索,确定发展目标,并为之努力;第二,应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使转专业成功的学生尽快适应新专业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使转专业未果的学生安心学习,提高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第三,应加大学业支持方面的工作,帮助转专业学生完成相关课程的补修和自修,弥补知识体系上的不足,排除因学业压力大而产生的风险;第四,高校和院系应加强自身的管理服务,包括转专业学生的学籍管理、教学安排、相关文件的宣贯、寝室安排等事宜,并对相关专业配套措施进行调整,以使学生的转专业效能最大化。

(四)评价反馈

在转专业限制条件有所放开、人数有所增加的今天,转专业工作仍然处在摸索实践的阶段。转专业工作的具体效能如何,需要一套评价反馈机制来检验和保障。评价反馈机制应不仅涵盖短时的学生在校期间,更应延伸至学生毕业之后。通过对转专业和非转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采用问卷等回访方式,对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自我满意度评价、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进行横向比较,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同时,应重视和合理利用得到的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转专业工作中,推动转专业工作的改进,形成工作闭环,促使高校不断完善转专业机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说,高校转专业工作目前还处在摸索实践阶段,对其不断进行思考并优化是高校管理人员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应时刻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初心,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国家。

参考文献:

[1]刘博超.高校转专业为何那么难[N].光明日报,2016-07-10(004).   [2]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中国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规章大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2017]第41号令)[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2/t

20170216_296385.html,2017-02-16.

[4]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

[5]欧堪兰,顾佩,沈若萌.学业辅导在转专业辅导中的运用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5(11).

猜你喜欢
机制高校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