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体辅导:高校辅导员的新方法

2019-09-10 07:22张弛周琳琰
高教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辅导员大学生

张弛 周琳琰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新方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有机融入团体辅导的工作形式中,而形成的大学生团体辅导,是一项兼具创新型、高效性、实效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它可以广泛运用于大学生全面成长的各个领域,也可以大大增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团体辅导;辅导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3-0069-0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eds new ways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in the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group guidance is formed by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contents and forms of group guidance. It is a new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all areas of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growth, and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of college tutor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group guidance; tutor; method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形成了很多有益的具体工作方法,比如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激励感染等。这些方法从经验层面逐渐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推进,我们步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孕育新青年,新青年有新特点,新特点需要新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时代面临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面对着已然深刻改变了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现实,为了保持这项工作的生机活力、发挥应有功能,必须需要与时俱进的新方法。一方面,传统的老方法要进行内部转化,与时代接轨,形成老方法的现代转换。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或专业领域,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使二者有机融合后产生全新的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团体辅导,就是属于后一情况。

一、大学生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最初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以临床心理学应用领域的团体心理学咨询和团体心理治疗为主。目前,团体辅导在心理助人领域和教育培训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开展教育与辅导的一种形式,在教育、培训、社区等环境中运用团体形式开展工作,以达到改变认知、改善情绪、启发心智、促进成长等目的的团体工作,都可以称为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的核心是认为团体本身有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团体动力。团体动力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能激发并生成团体动力,团体动力可以促使团体形成一个动态且有机的组织。所有的成员在这个组织内部,通过观察、交流、体验、学习、模仿、强化等机制,达到启发智慧、增进学习的效果。运用团体工作方式开展教育实践,核心本质在于运用团体本身的力量,而不是某一个权威者的力量。开展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关键在于相信群众的力量、相信智慧在民间。这一核心本质就决定了团体辅导的开展过程以开放、平等、互动为基本特征。

我们可以利用团体辅导工作形式的框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体辅导——这一新的工作方法。自从团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治疗被引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以高校辅导员队伍为主,就看到了这一工作方法的新颖之处和优势所在,逐渐尝试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这一方法无论对于大学生而言,还是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都是极其有应用价值的。

(一) 助益大学生全面成长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大学生日常个人领域,有大学生新生适应团体辅导,以提升新生们对大学校园生活的适应程度;有大学生自我成长团体辅导,以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心理素养;有大学生亲密关系团体辅导,以增进大学生在成年早期阶段的亲密关系建设、抵抗孤独感;有大学生创新能力团体辅导,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有经济困难生群体的自信心提升团体辅导,以促进经济困难生群体的自尊水平;有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认识、树立生涯意识、促成自我实现;等等。在大学生的社会生活领域,有大学生寝室关系团体辅导,以促进构建融洽的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微环境;有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升团体辅导,以帮助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小系统;有大学生班团凝聚力建设,以促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大学生领导力提升团体辅导,以增进优秀大学生在社会实务和社会管理中的良性影響力;等等。在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这两个领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相反,是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的。但可以看出,无论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全面成长,还是对于提升社会化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大学生团体辅导都是具有应用价值的。

(二) 增进辅导员工作实效

运用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工作方法,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开展与专业发展有极大的助益作用。首先,可以大大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一方面,如上文所探讨,大学生团体辅导可以灵活而广泛地运用于辅导员日常的各项工作内容。高校辅导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在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工作框架中,以帮助大学生获取心理支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流、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相对于一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大学生团体辅导具有很多优势,诸如高效性、阻力少等,可以大大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其次,可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长期以来,因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途径常常融合在各项事务性工作中,还有传统的说教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残留在人们心中的负面印象,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一直被视为没有技术含量,更被认为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工作。但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项很讲究专业素养和理论指导的实践工作。大学生团体辅导的有效开展,需要综合运用临床心理学理论、社会动力学理论,结合教育学、青年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全方位的理论体系。随着高校辅导员群体对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实践操作的逐步开拓,并伴随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整合,势必会会大大提升工作专业度,促进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二、大学生团体辅导的优点

大学生团体辅导作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新方法,相较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老方法而言,势必在适应新形势、适应新青年上要有一些优势。

第一,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平等过程能吸引青年大学生。团体辅导的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其过程中的平等性。平等性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多级异质主体之间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以语言、内容、方法、手段和活动等为中介,进行多向、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往来或沟通,以及情感和知识交流,以达到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使交往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1]。随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我们在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上,首先要用主体间性范式来思考。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活动被视为平等的异质主体之间的交往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被充分赋予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的主导性教育活动中,被教育者以平等的人格参与其中,实现双方的交互影响。在大学生团体辅导过程中,教育者不再是夸夸其谈、传授知识的教师角色,而是促进团体动力良性发展的带领者、引导者。在团体实施过程中,任何成员都被赋予充分的尊重,每个成员都有表达的自由。虽然辅导员主要起到设计辅导目标、制定辅导流程的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是发生在团体辅导的前期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在团体辅导的实施过程当中显现。团体辅导的实施过程主要体现为交流、互动、对话、启发、讨论等。青年大学生在这种平等过程中感受到被充分地尊重,容易放下防御心理、降低逆反程度,从而使得青年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得到生发,也使得教育内容更加容易内化。

第二,大学生团体辅导的高效性能使辅导员的工作事半功倍。团体辅导分为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在大学校园中,辅导员常常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为单位开展工作。而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也恰巧呈现出不同专业的独特特征和不同年级的阶段特征。例如医学生往往呈现出学业压力普遍严重的现象,理工科同学因为实验过多而呈现出人际交流减少的现象;大一新生在刚刚入学的前几个月容易呈现出新生适应的困惑,高年级大学生往往呈现出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所面对的班级或者年级的团体往往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特点,这就意味着高校辅导员直接面向的学生团体往往都是同质性团体,成员们大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发展性问题。高校辅导员通过大学生团体辅导,可以同时面向多个工作对象来解决相似的问题,相对于一对一的谈心谈话或说服教育而言,显得十分经济高效。

第三,大学生团体辅导的灵活多样受到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团体辅导的学习过程注重避免侃侃而谈和长篇大论,而是十分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这一目标的达成往往借助于一些媒介——小组活动或者团体游戏。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所有成员被鼓励要参与其中,在参与过程中产生属于每个成员的独特的内心体验。内心体验则是团体辅导的最基本的教育资源,是后续的教育、引导的重要前提。另外,团体辅导十分注重设计感。高校辅导员在充分理解了教育目标后,将教育内容隐含在团体辅导的实施框架中。团体成员并不直接感受到教育内容,而是在内心体验之后,在团体带领者的引导下进行互动交流、讨论启发、认知提升,教育过程呈现出一种极强的隐性特征。所以,团体辅导在形式上看上去比课堂授课要更加灵活多样,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原则

高校辅导员在运用大学生团体辅导这一工作方法时,必须注意一些工作原则,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会弱化教育效果。

第一,要注重专业性。高校辅导员在运用大学生团体辅导这一方法时,会有两种误区。一种是在无形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为团体辅导的雏形是西方的团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治疗,高校辅导员在运用这一方法时,会不自觉地按照团体心理咨询的模板进行操作,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要求。例如,生搬硬套所谓的价值中立原则,忽视了高校辅导员对青年大学生应有的价值观引导作用。这里的专业性并不意味着要按照西方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这是不顾现实情况的不科学的做法。我国大学生团体辅导的专业性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要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理论、结合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结合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优秀理论资源,最终富有成效地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另一种误区是出于惯性继续大量运用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老式教育方法。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是使其受到青年大学生喜爱的重要原因。每位参与者都要被赋予表达的权利,这是让参与者感受到开放安全的工作氛围的主要因素。在此之上,参与者才会放松心理防御,降低逆反情绪,使得教育内容容易进行内化。所以,适量的认知教育必须在前期的开放平等氛围的铺垫基础之上,再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认知教育。总之,高校辅导员在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时,必须要系统地疏通相关理论,并进行大量的操作实践,才能更加把握其专业性。

第二,要注重角色切换。众所周知,高校辅导员在面对大学生的时候,既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又是思想道德的引导者、又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每种角色背后都有一定的角色期待。比如在学生事务的管理者的角色中,高校辅导员被期待呈现为温和、耐心、友善的服务者;在思想道德的引导者的角色中,高校辅导员被期待呈现为高尚、认真、负责的教师形象;在大学生的知心朋友的角色中,高校辅导员被期待呈现为平和、活泼、友善的朋友身份。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实施者也即辅导员,在开展团体工作的时候,本身就要按照团体实施者的要求来思考和反馈,无法将其他所有的角色要求都在同一时空灌注于一人身上。为了避免角色冲突和角色混乱,在开展大学生团体辅导的时候,辅导员要明晰自己在团体工作实施中的角色定位,同时要在团体开始之时和结束之時对团体参与者进行角色澄清,避免在同一时空与其他角色混合,造成角色的不清晰,从而降低团体辅导的效果。

第三,要运用发展性视角。西方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很长一段时间运用消极的病理性视角来开展研究,导致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助人领域也在很长的时间内用病理性视角来看待人,如今这一问题被广为诟病。“消极取向的出发点会直接导致消极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结果,而积极取向的出发点也会将研究的旨趣引导向积极的方向” [2]。上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一股新风,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近几十年来,过分夸大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滑坡、心理素质恶化状况的声音不绝于耳,给教育工作者造成一种青年大学生群体岌岌可危的认识误区。其实则不然,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反对这一夸大事实的做法。有人提倡我们在建构青年大学生的形象定位时,要逐渐从“问题青年”向“资源青年”再向“人本青年”的维度进行转变[3]。这种积极的、发展的、资源的人本取向对高校辅导员而言十分重要。在大学校园中,辅导员要避免使用病理性视角来看待大学生,而是要用发展性的视角来分析和处理大学生的成长困惑。毕竟发展性问题是大学生群体中最为广泛的课题。

总而言之,团体辅导是一项兼具创新型、高效性、实效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10,34.

[2]周围.积极道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42.

[3]孙抱弘.真相考察、问题建构和政策选择——社会学建构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6(10):1-4.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辅导员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