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预习

2019-09-10 00:21张春瓶
学习与科普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小学生

张春瓶

摘 要:自主预习是指学生先于课堂学习的独立学习行为,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也就是说,以教材为载体,在新课之前通过自主阅读、研究、实践等活动完成预习任务,即达到有计划的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独立思考和产生疑问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自主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过程。因此教会学生自主预习至关重要。下面我以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教会学生自主预习。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一、教会学生自主概括学习目标

让学生概括学习目标,不仅可以使他们明确学习方向,集中精力学习,提高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学生要准确地概括学习目标,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始终不能离开老师的主导作用。以高年级数学课为例,我尝试从概念类、计算类、应用类、统计与概率类四个方面教学生概括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概念类学习概括学习目标的方法

这一类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根据课题就可以概括学习目标,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看了这个课题,学生就应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按照这个方法学生就可以概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2.为什么要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3.探究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二)运算类学习概括学习目标的方法

运算类的课用以上方法就做不到全面、准确地概括学习目标。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折纸》一课,它是关于运算教学的,运算教学学生通过看书概括学习目标只能概括计算方法或法则,而对于表示的意义和理解算理这两个方面概括不出来。所以在学习这课时要教学生运算课确立学习目标的方法:1.理解意义;2.理解算理;3.概括算法;4.会正确计算;5.会运用解决问题。

(三)应用类学习概括学习目标的方法

高年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所以,应用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图和泡泡提示语来概括学习目标。刚开始,我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和泡泡提示语,然后逐步点拨,只要学生说得差不多就行了,然后老师把学生们的汇报整理,最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四)统计与概率学习概括学习目标的方法

在我的长期研究中发现,统计与概率这类课很适合看问题串概括学习目标。所以,在课堂上我通常都是引导学生根据每个问题探索答案,从而概括学习目标。比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谁先走》一节中,共有3个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对应了一个学习目标,第一个问题是你能替他们想个办法,决定谁先走吗?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他们的方法公平吗?这两个问题就概括了第1个学习目标:通过游戏活动,体会游戏公平性,能正确判断一些游戏是否公平。第三个问题是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使它对双方公平。这就是第2个学习目标:会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阅读这些问题串,学生们很快地梳理出这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

二、教会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学

我们大家都知道,只有让学生先自学了,他们在课堂交流的时候才有话可说。自学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过程,自学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益更大。因此,学生确立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就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学。

首先,将问题串中的问题逐个解决以达成学习目标。我们发现,无论是哪类教学内容,自学时学生都要先解决问题串中的问题,再对照自己概括的学习目标,看看自己是否达成了。比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学生概括了学习目标后,先独立思考问题串中的问题,把自己的想法标注在书上。比如,第一个问题是:想一想,在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与比较后,发现站成圆形队形公平,因为每个学生到小旗的距离是一样的。第二个问题是:画一画,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认一认。学生在尝试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画得不规范的情况。像这样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借助泡泡中的语言帮助自己解决,如:第二个问题旁边的泡泡里就有这样的提示语:画圆时应注意什么?也可能教材出现的画法学生自己没有想到,要看一看其它画法,要看懂每一种画法。画圆后看教材,明确各部分名称。像这样把问题串中的四个问题解决完之后,再对照学习目标,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达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其次,自学时要标注自己不懂或是有疑问的地方。学贵有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加大他们的思维含量,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更为有效。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谁打电话的时间长》一节中试一试,5.28÷1.2,教材中呈现的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倍,也就是52.8÷12,有的学生在自学时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也就是528÷120,这样不行吗?我们知道,这样也可以,但是除数是两位数和除数是三位数比较起来,还是除数是两位数计算起来比较容易。总之,让学生善于质疑能够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三,自学时要补充自己不同于教材中的想法。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节中,除了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学生还会有其它方法。像这样,在自学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三、教会学生自查目标达成情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而学生预习效果如何,就需要及时评价反馈。现在的家长都有微信,我们可以利用班级的微信群让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学情,经过多次预习尝试,我把目标完成情况分为三级:

一级目标:15分钟之内预习完,准确率60%。

二级目标:10分钟之内预习完,准确率80%。

三级目标:7分钟之内预习完,准确率90%。

我鼓励学生完成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后,朝着三级目标努力。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调查生活垃圾》一课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1.分组汇报。分别建立组长群和组员群。老师负责检查组长的预习情况,组长负责检查组员。

2.规定时间内完成。我们班的预习时间是每天晚上6点40开始,学生基本同步。

3.示范表扬。老师先检查小组长的,找出一个预习好的范例作为标准,如果没有好的范例教师可以出示答案,让小组长对照,自查,标注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或疑惑之处,向老师反馈。

4.组长自查小组成员的预习情况。

5.整理问题。最后组长需要将本组每个成员出现的问题整理到一起,教师记录下这些问题,为第二天的上课做好准备。

从小组长的反馈情况来看,我们班有13人达到了三级目标,27人达到了二级目标,17人达到了三级目标,只有3名同学没完成学习目标。通过自查,学生会更有自信地走进数学课堂,因为他们在预习环节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收获和疑惑,上课时便会游刃有余。老师也通过学生的自查、反馈,掌握了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上课时有针对性的讲解,对重难点的把握会更清晰,知识脉络也会更明了。

总之,教会学生自主预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还有许多“宝藏”等待去挖掘。

参考文献:

[1]李晓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7(15):70-71.

[2]赵力卫.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1,(24):153.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