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祥 陈迟
一、建筑文化的跨时间传播:在东西方世界里不同的表现
问:建筑具有时间属性,其发展历经古代、近代、现代,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作为跨越时间的艺术形式,东西方对于建筑文化的理解有没有显著的差异?您作为长期专注于建筑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能否请您讲讲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差异?
王贵祥:你所说时间属性,当然跟建筑有关系。建筑的时间属性和建筑的历史就是两个点,时间属性就是说这个建筑能延续多长时间,建筑的坚固性,在多长时间能发挥作用,这属于时间属性。传媒角度理解的建筑时间是建筑的“耐久性”,而“耐久性”和“历史传承”是两个概念。西方人谈建筑强调建筑的耐久性。西方建筑有三原则:坚固、实用、美观,是最重要的建筑概念。建筑的“坚固性”表达了一种纪念性,所以西方建筑中始终把建筑的“耐久性”和“纪念性”当作一个最重要原则,甚至是最高的原则。建筑就可能会用非常坚固的石头、非常复杂、非常敦厚的结构,这样就可以几百年、上千年不会发生问题,至少存在“历史性”。因为有时间的延续,每个时代的历史的、文化的痕迹、技术的发展都会在传承过程中附加上信息,所以建筑又有了“历史性”。所以时间属性从两个方面说:一是建造的时候具有耐久性、坚固性;二是如果建筑真的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就会负载相当深厚的历史性或历史信息。
那么,建筑随着时代发展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最基本的因素是技术,包括综合整个社会的技术能力。比如,石头靠什么开采出来?靠什么工具把石头搬到建筑上去?古代有很多建筑其建造过程到现在我们仍不理解,就是因为我们对古代技术想不明白。比如,古埃及的方尖碑虽然巨大,但造型又那么准确,开凿下来打磨、再把它运输、立起来。这个技术是非常难的,甚至到现在也理解不了。现在要把方尖碑用的石头从山上凿下来、开车运出来、磨光后运到很远的地方立起来,这个技术难度仍非常大,但是古人怎么做到的?现在并不知道。
中国人有自己的建造技术,最早是草顶的“茅茨土阶”房子,土台阶、草屋顶、木头柱子的房子;后来有了瓦之后,房子就可以稍微大一点;有了砖就可以做一些砖台基,砖再多了就可以做砖墙;后来又出现琉璃瓦,就可以通过琉璃把房屋等级区分开,用琉璃瓦的建筑就是高等级的,没用琉璃瓦的建筑就是低等级的……
建筑的发展首先需要材料的变化,材料又跟技术有关系。比如,在没有铁之前建造房屋都是一些自然的材料,有铁之后就可以砍木头,可以把柱子削圆、也可以做出斗拱来,拥有了加工工具了,屋顶就可以大而雄伟。有了铁是不一样的,有了瓦也是不一样,有了砖也是不一样……这是材料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给建筑带来的影响。
当然建筑跟社会组织也有关系。原始社会里做不了大事情,那时候的建筑也都是半圆式的、圆形的、方形的一些地穴和半地穴的房屋。有了国家形态,哪怕是小諸侯国,就可以建宫殿了。建宫殿可以集中很多人堆高台,把国家的宫殿放在高台上,诸侯王的宫殿放在高台上。社会组织发展了自然就可以建一些宏伟建筑,秦始皇为什么能修那么大的工程、那么大的构筑物、宫殿、雕塑?而且兵马俑的阵仗也很辉煌……因为他能够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也还是因为社会组织不一样了,是资源的高度集中化带来的新能力。
所以,建筑的发展跟这些都有关系,当然跟思想、艺术也有关系。中国人审美艺术随着时代在不停地变化,不同时代的艺术追求也不同。现在看到的精雕细刻的艺术品,其实都是很晚近的,因为技术发达了,人们也富裕了之后,审美趣味就变得繁琐了。在远古时候,人们第一需求是生活的时候,对艺术的追求很朴素,也很简单,有一点艺术美就可以了,不需要多么精雕细刻。
在建造的时候西方人关注建筑的耐久性、坚固性和纪念性,而中国人不太重视建筑的耐久性。梁思成先生说过,“中国人不追求建筑的久远”。因为中国人都是一代人盖一代人的房子,还是土木结构的建筑,所以能留存下的房子都没有那么早。现存的木结构建筑最早的也就是唐代,汉代的建筑遗存还有一点点,当时建造的目标也不是为了坚固,只是当时的汉阙不得不放在露天,就用砖头和石头做了,还有就是桥梁,桥本来就是露天载重的,它也能耐久一点。其他房子根本就没有耐久的需求,所以中国建筑不过分强调建筑的时间性,是一代人盖一代人的房子。
只有寺院可能是强调时间性,因为里面供着佛。佛的伟大让人们不轻易去拆它,所以寺院的建筑往往可以跨越朝代。除寺院外,居住性的房屋就很难跨越朝代,即使盖得很好的建筑如宫殿,来一个新的统治者可能就把它拆了,还要重新盖。统治者要住自己的房子,要自己这一代人的房子。所以中国人的建筑就时间属性上,没有欧洲人那么强烈的“耐久性”。在建筑的历史性上,中国是靠着时代的变迁,来表达建筑历史的延续性,不是靠一种建筑的多少年修缮来呈现历史的延续性,不很注意建筑的纪念性,这就是一种差异。
西方建筑主流是宗教的,而且是纪念性的;中国建筑主流是居住、世俗权力和日常生活的,最高的建筑等级建筑是宫殿,是世俗的权威的象征,也是为了当世的,而不是为了来世的,所以也不很有永恒性。宫殿是这一代皇帝的,到下一代皇帝就变了,改朝换代后建筑就彻底变了。中国建筑并没有很强的时间延续性,而欧洲的教堂和神庙建筑本来是为神建造的,就考虑耐久性和长远性,数千年屹立着,人们在建造的时候就希望建筑能够久远。
二、建筑的跨空间传播:东方式建筑空间像卷轴画般逐步展现、西方建筑则像是西洋画般有唯一视点的完整作品
问:建筑是有空间属性的,在不同的地域中有显著差异的区别,东西方的传统建筑文化是如何体现地域性的?东西方传统建筑与我们现在的都市建筑和现代建筑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差异?
王贵祥:建筑的“空间属性”这个词儿很好,因为建筑本身就是空间。中国人最想创造的就是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实用性,西方是讲建筑的“坚固、实用、美观”的,实用就是用,用就是空。中国人讲“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是老子《道德经》中涉及的关于空间的哲学思想),那“无”就是空,“有”就是墙体,这也是空间,建筑没有空间就不叫建筑,没有空间的建筑不具有功能性、实用性。当然也有其他例子,纪念碑也有空间,坟墓也是建筑,也有空间的,这个空间是藏匿性的,所以建筑的基本空间属性是实用的,同时也有纪念性,宏大的空间才可以有纪念性,教堂的空间有纪念性,纪念碑周边形成的空间也有纪念性,所以空间属性本身很复杂。
问:媒体所强调的“空间”属性跟建筑里的“空间”属性的概念不太一样,“空间属性”是强调建筑风格属于哪一种特定的地域,就是在不同地域之间有什么样的风格差异,是这样吗?
王贵祥:“空间属性”说的就是建筑的地方性,指的是区域性和地方性。这不难理解,因为从建筑大的文化系统上,欧洲建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典(Classical)式的;一种是哥特(Gothic)式的,这两种建筑风格翻来覆去延续了几千年后进入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所以这是欧洲建筑的地方性。由于阿拉伯受东罗马、拜占庭的影响,因此阿拉伯人爱用穹窿、拱券等建筑形式,他们使用大穹窿和大拱券就形成了阿拉伯自己的特点,除了穹窿和拱券外,建筑里面也有很大的院子供信徒礼拜,在建筑外观上基本上没有装饰,即使有装饰也是植物的纹样,不过也有人物的形象和阿拉伯的回文,建筑上大量地贴马赛克,这都是阿拉伯建筑的特点。阿拉伯建筑和欧洲建筑其实在结构上非常接近,特别是和欧洲古典建筑接近,基本是用穹窿、拱券以及半圆拱的建筑形式,欧洲人出现了哥特式的尖拱,阿拉伯人也使用了尖拱符号,但不用在结构上而用在装饰上。这也就是两个大的差别。
除了这两个以外就是印度,印度的建筑也很怪异,印度本土建筑所表现的是一种堆砌的美,因为印度也受阿拉伯的影响,比如,印度有一段时间那些王陵,例如泰姬玛哈陵、莫卧儿王朝建筑的那些做法也是非常阿拉伯化的,所以印度的建筑虽然有自己的特点,但本身又是跨两个领域:一个领域是印度本土的神庙,比较像山一样的,充满雕刻;一个就是那种阿拉伯化的穹顶,也有些半圆拱,宫殿沿用半圆拱,毕竟它离阿拉伯、欧洲都比较近。再一种建筑风格是东亚体系,东亚最早的建筑体系就是土木结构,用土用木为材料,“墙倒屋不塌”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对现代的建筑影响非常大,现代人忽然发现不用墙就可以盖房子,用柱子和梁就能盖房子。这个结构体系完全就是东方人的思维。
建筑空间上也有差异,欧洲的建筑和阿拉伯的建筑因为基本上是砖石做的,基本上空间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整体,是在一个大的穹顶下,或者是由柱、廊围成的一个院子,或者一个大空间下的建筑,一座建筑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空间。而中国建筑属于东亚的木结构建筑,不可能用木头做那么大的空间,因为没有这个技术的可能,而且跨度都受到限制,东方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创造了一种室内外空间交错的空间感,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
中国的真实建筑空间既是室内的也是室外的,这样就形成了东方式的建筑空间特点,就是梁思成先生说的:看欧洲建筑就跟看西洋画一样是完整的,有一个视点;而看中国建筑就像看一个中国的卷轴画一样,只能慢慢展开、慢慢看。当你进入一个建筑群,要通过门、主殿堂,通过穿堂到达后殿,还有后花园,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室内和室外空間的交叉转换使得空间更加复杂、更加灵动、更加贴近自然。例如,当你进了门以后,又会出现天,再进了门后,又会看见水,然后是出现假山、树木,整个建筑空间是建筑跟自然的交错、交叉,西洋建筑和欧洲建筑的建筑特点是黑白分明,建筑是建筑,自然是自然,建筑会把自然屏蔽在自己的空间以外,当你进入西方建筑的空间里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是人为的空间了。顺着道路观察建筑外的自然,也顶多有个喷泉而已,有时候会栽几盆花,西方建筑大概在空间分布上就是这样的。
传统社会没有大量建造的能力和需求,一个传统社会像欧洲的城市也就20来万人,那些有钱人自己盖的豪宅、宫殿,能动用这个城市的力量,或者用一些费用雇用一些工匠,普通人盖一个普通的小房子也够生活了。但是到了现代社会,有大量的公共建筑需要建造,住宅需要建造,大量的交通设施需要建造,整体来说是一个大量建造的过程。现代社会也是一个流动的、动态的社会,所以现代跟传统社会完全不一样,跟那种传统社会的静态的美、静态的空间组织是完全不同的。现代的建筑完全是动态的,是高度变化的,不仅随空间变化还随时间变化,几年就一变,所以说这个不同太大。
三、建筑所要表达的意义:建筑的外在风格与符号化的意义传播
问:除了具备居住和空间使用功能外,建筑还是凝固的艺术和信息的载体。作为媒介符号的建筑,建筑的行为可否理解为一种信息重塑与传播的行为?建筑在信息传递和形象塑造方面,会对教育和传播有借鉴作用吗?
王贵祥:建筑的符号化,其实就是建筑要表达什么意义。比如说建筑需要有个性,以交通建筑为例,老远一看,就要有个钟、前面有广场,就知道是车站;银行建筑就得显得庄重、奢华,还得看着有钱;政府建筑往往要么显得很庄重、威严,要么显得很亲和,服务于百姓,这都是属于建筑符号化的表现,这是建筑的个性。
如果是博物馆建筑,是某个地方的博物馆或某个国家的博物馆,那么建筑自然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例如河南省博物馆,因为历史悠久,就会做很厚重的形象,外观像青铜器的建筑;如果是很现代的博物馆,例如欧洲人做博物馆。那些超现代的博物馆外观就会做得非常前卫,要通过博物馆的外观来告诉大家,这里是一个历史博物馆或是一个现代博物馆,建筑师就会用这些符号语言。
符号语言在建筑上是常常用到的,包括建筑组群。目前中国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建筑,无论是官方建筑、学校、机关都是对称的,这本身就变成一种符号语言,通过建筑的符号语言来表现庄严。其实欧洲现代建筑早就反对这种对称化处理,但是我们中国始终摆脱不了对于对称的追求。
符号是非常表象化的,因为它要传播某种意义。符号有时候表现形态,有时候是空间,有时候是装饰。比如说要在中国做一个莫斯科展览馆——就是现在的北京展览馆(当年叫做莫斯科展览馆),就必然把当年苏联的那种尖顶的建筑符号拿来应用,否则建筑就不能体现跟苏联之间的关系。在“欧风东渐”的过程中,欧洲刚进入中国,比如说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的大礼堂跟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很相似。那种典型的欧洲的穹顶式建筑很像欧洲的古罗马万神庙的基本形态,这就是符号。一看学校的建筑就知道是留美预备班、用庚子赔款建的,最终学生培养出来要为现代社会服务,这些都是建筑符号化的体现。符号化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做的人民大会堂,一定要加上中国式的柱子,用中国式的装饰,这些都是符号化的装置。现在很多人盖房子要加传统装饰。这也具有符号化,主要是表明他的身份是中国的、传统的。
其实建筑的符号化是一个大话题。因为涉及到现象学、符号学,很复杂。法国学者曾写大量的文章来论证建筑的符号。符号化并不一定是某一个具体的装饰,不一定是一个大屋顶或是中式的屋檐就代表传统,中国人前些年想洋气了,就在建筑上用欧洲的柱子,比如科林斯柱式,结果科林斯柱式做得到处都是,当然这也是一种符号。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大家希望跟欧洲攀比,就到处做这些柱式、穹顶、欧陆风……这确实也是符号,但这样做建筑并不好,对建筑发展来说是一个逆潮流的趋势。但有时候也制止不了,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四、建筑是文化的载体:高水平的建筑文化传播应体现在创新和成功的作品上
问:如果建筑可理解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那么如何通过建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建筑文化的国际交流目前关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意义是什么?
王贵祥:建筑确实是文化载体,国外的中国人现在最常用的做法就是,中国人在哪里安家,哪里就有聚集中国人的唐人街,就会盖牌楼,但这种做法到处做就让人有点烦了。我认为唐人街和牌楼是一种比较浅层次的传播行为,中国文化真正高层次的传播需要通过更优良的建造质量和作品取得社会和大家的认可,然后让你去建造出来能代表中国的最前卫、最先进的技术、思维和艺术思考的作品,这才是好的文化传播。
比如,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在西班牙很衰弱的城市毕尔巴鄂建了一座古根海姆博物馆,一下子把这个城市救活了,这个城市变成了世界级的旅游中心。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没有用任何美国的符号,他只是用了毕尔巴鄂,用了弗兰克盖里自己的个人的非常独到的建筑符号,但却让人感觉到了美国文化的先进前卫。
我们中国眼看外国人不停地进来,虽然我们自己很“逆反”却也很无奈。人家进来后的作品:比如现在的北京新机场(扎哈哈迪德作品)、更早的首都机场、国家大剧院、奥体中心……人家也没用希腊的柱式,也没用欧洲的穹顶,但人家代表的就是当下西方欧洲人的建筑师、美国人的建筑师的风格。他们主要是在引领中国的建筑往前走,而我们现在传播的建筑思想老想着在设计中盖个大屋顶、在建筑中贴个屋檐、在建筑中立个牌楼……欧洲人在刚开始到一个新的地方会盖个小教堂,现在欧洲人到一个新的地方也不会建传统的教堂了,都是建现代风格的教堂了,所以建筑如果是传播行为,就应该更多让大家看到中国的建筑师有超前的想象力、有很强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做出世界一流的作品。
现在中国的建筑师在40年的建造高潮里,在自己国家土地上没有建造过真正世界一流的作品,这些年里许多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在中国留下一些让人感觉还不错的建筑作品,包括CCTV总部大樓,也包括扎哈哈迪德的北京新国际机场,包括她设计的广东歌剧院,虽然这个建筑后来施工做得不太好,但作品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包括清华的好几座建筑:清华艺术博物馆、人文学院、美术学院都是人家(外国人)做的,作品却融入到了清华园的环境中,在清华园里也没显得多独特。但这种建筑确实反映了人家更前卫的、更先进的思想。
问:现代中国建筑的设计语言应该如何正确表达中国文化?
王贵祥:真正的中国气质就是中国人的自信、中国人的含蓄、中国人的谦虚和中国人的友善,这都是中国气质……不那么咄咄逼人,但是并不代表中国人的软弱。
但是现在一谈到中国人的建筑,就是指到处盖房子。到国外很多地方一看建筑的风格就能确定是中国人盖的,因为建筑的味道是中国人品味的:那些建筑比较中庸,不那么纯粹,不那么现代……一看就是中国人盖的房子,中国人的房子跟中国人一样。在建筑领域,让中国文化跟世界文化PK和走出去,应该说还为时尚早,还不足以很好地跟人家的那个文化抗衡,因为你作品还没达到那个水平。
中国人要想真的在国际上还有一点建筑的话语权,就得有几个像贝聿铭这样的大师级的人物。在人家国家的重要场所有几座中国建筑师做的,合乎大家口味儿的建筑,这种规则在国际上也是通用的。例如,印度的国会大厦是英国人做的,建筑风格是又印度又国际,是世界级作品;孟加拉的议会大厦是美国人路易斯康做的,它既是路易斯康的作品又是孟加拉国的经典;柯布西耶在印度做的议会大厦,那既是世界级的又是柯布西耶的。得做这种高水平的建筑,这才叫传播建筑文化,就是真正把中国建筑设计师的超前作品落在人家的国土上。让人家觉得中国建筑师是一流的,代表世界建筑潮流的,这种建筑的传播才有意义。
问:建筑文化在国际建筑教育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建筑教育的交流中主要关注哪些领域的问题,关注建筑文化的国际化有没有意义?
王贵祥:我最近要去天津参加一个会议——“后柯布西耶时代的建筑”,就是关于后柯布西耶(柯布西耶系国际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时代的建筑发展。其实在这个时期世界建筑有非常大的飞跃发展,中国总体上也有发展,但是还没有一个中国人作出了后柯布西耶时代的大作品来,到现在还没看到一个。所以我认为,在国际交流中,中国建筑师能不能真正地在思想上、技术上、艺术上跟国际同行站在同一个跑道上,而不是永远跟着别人后面设计,这是一个要点。但是现在大部分建筑师是做不到的,因为缺少那些能够让别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五、建筑的未来与媒介:媒介技术的进步将影响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问:如果说凡是能承载信息的、有形的、无形的载体都算是媒介,建筑在未来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媒介发展会对建筑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王贵祥:充当国家层面的媒介,并实现媒体传播,中国建筑现阶段应该是很难担当此任。因为见过国内这么多大师,他们的展览展来展去,除了看到一些自我陶醉外,还看不到多少在作品上让人感动的东西。甚至包括我自己也做不出什么作品来,因为我不是搞建筑设计的。虽然还有点想法,但没有机会、也没这个力量。但是那些有力量有机会的人可能没想法,或者也达不到那个能力,所以他们也做不出来。
问:从世界的角度上来看建筑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王贵祥:整个世界建筑已经走到一个死胡同了。欧洲建筑、美洲建筑的建造量已经太大了,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建造机会了,建筑师这个行业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了。除了建筑历史研究、修缮、再建、工业区改造还有人在做以外,不可能出现大的建造行为了。除了将来真正的往天上发展、往地下发展、在海中建城市外,可能会创造一些新的建筑潮流,建造一座城市——整个城市就是一整座超大的建筑;在一个沙漠上建立一个超大的综合体,里面所有的交通无论是垂直交通还是水平交通,都可以在一个大体量内集中解决;空气污染也可以集中解决。
这都是未来的话题,是未来建筑、未来主义。既是那种超大体量的、经济化的建筑,也可以是地下的,往深处挖掘的,也可以是海中的……这些城市都是浪漫的想象,有没有现实性也不知道。但是当下这种普通的城市的,建筑的也好、城市也好,欧洲人、西方人基本上他们已经把各种建筑的可能性都做绝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人家的思维和想象力已经把我们所有的思维孔道都给塞满了,我们想突破很难。
中国人想要在建筑上突破,做一个前所未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我认为很难做到。对未来建筑的展望,现在只能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建造得更舒适、更好、更低碳、更节能、更适合老年人、更适合儿童、更欢愉……这种技术层面的都没问题,而且趋势也是如此,总是会越来越好的,全世界都一样。再落后的国家,在富人区的建筑与全世界最先进的国家也没什么差别:里面也有空调,有无障碍通道,即使是在最穷地方也是一样。现在世界很小。再先进的东西到了一个穷国,也很快就会被模仿。
中国几十年变成这样,大家都觉得了不起,因为人家有了,你拿过来而已。如果完全没有,你自己走到今天那是不容易。建筑將来可能更加综合化,从城市设计的角度,人们可能更少受到交通、空气污染的困扰,实现从自然到自在、自然到自省的一个过程,人们觉得在建筑里可以生活得更游刃有余,这个容易实现。将来机器人、智能人给社会提供服务,在家里购物,人都宅着哪儿也不用去,这在未来都可以做得到。建筑内和外的差别、建筑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已经被抹杀了。
如果说建筑有更美好未来的话,就要随着人类对建筑塑造的环境发展反观自然,自然也会在人类社会中越来越找到自己的位置,自然返回来又会发展起来。比如,中国近些年的绿地面积比原来多了,这倒是个好现象。因为目前城市侵占的、人类侵占自然的空间太大了,给自然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如果现在人类能够反向发展,越来越往集中走,把自然空间留给自然、还给自然,让自然有更多自己的空间自由发展,在自然环境里,藏羚羊有自己的空间,甚至在中原大地上老的动物逐渐能还原出现。如果在北方的空间里再出现一些相对还是宽松的动物栖息地,那是多好的事儿。如果真的有虎、狼,能够实现自平衡的系统,哪怕把它们都圈起来,在它们不伤害人的情况下让它们按照自己的生态链去生存,这倒是个新的理想。社会能够重新回到一个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现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向外的张力太恐怖了。这种扩张让动物、植物在灭绝,它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人类的生存空间却到处地拓展、铺开,几乎没有地方没有人了,这都是很恐怖的事情。
同时,也给人类的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以前好赖下了雨还能够吸收一部分,现在雨水几乎没法转化为地下水。因为城市大部分都是硬铺装,一旦下雨就会流到下水道,下水道就会全部排走的,城市里的地面吸收不了水分,而城市又要不停地从地下抽水,这个自然平衡早就打破了,再加上人工降雨,人工改变自然的形态。所以要么没雨、要么泛滥,未来建筑应该是平衡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建筑和自然的关系,让人和自然更加和谐、平衡地相处,这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不认为建筑在形式上的创造还有多少机会给中国人,中国人暂时也不会造出在世界上多了不起的建筑。但是如果中国人在思维上能想得更远一点,还是很值得骄傲的。中国人本来就重视自然,中国几千年对自然的伤害相对比较小,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如果把这个传统放在未来发展上继续延续,那就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我们现在对自然伤害比外国人还厉害,那些本来还算是自然的生态,很快就被建筑占满了。尤其是为了建别墅,铲平了山头就开始大规模地盖,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山头都没了。
山上本来栖息着很多野生动物,有很多小动物,这样一来就把小动物的生存空间全给挤占了,自然生态也破坏了,所以现在建筑应该尽可能在已有的空间里发展自己,少侵占一点自然空间,或者是还自然一些空间。让自然生态得以恢复:树木花卉草比原来多,动物种类也多了,甚至在人口密集的区域会出现若干个比较大的动物生态区、山野化、园林化的区域。例如,放一些动物,让它自生自灭地形成一些微循环的生态系统,也能跟人和睦相处。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方向,这应该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建筑怎么高、怎么大、怎么向上、怎么了不得、怎么征服自然空间……这样破坏自然都已经是一种罪孽了。
问:另外,我还想问一下,您如何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于建筑的影响?
王贵祥:信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生活,当然也会在建筑中有体现。信息社会最大的好处就是人们信息交流方便了。首先是人们彼此间便捷的交流以及购物都能够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减少整个城市的交通压力。不用每个人天天都出去购物、买东西挤在商场里,这样对建筑空间需求也就少了,只要有一个仓储空间,有一个信息传递,东西就会到达你手里。这本身是一种进步,对城市的功能性空间的减少起到一定的作用,也不用天天让大家都挤在街道上。
再一个就是高度的信息化对城市建设、社会决策有帮助。信息化的最大好处就是大数据,决策上就相对比较容易了,对道路的选择、城市的建造、城市规划都能做到有据可循。过去的规划都是通过拍脑袋的。现在的规划是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东西主要通过大量信息、大量数据来决策,决定这个地方是不是要增加,那个地方是不是要减少,这对城市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城市本身趋向于更加合理、更加平衡,在动态中更加稳定,而不是过分地激烈的动态、过分的流动,这样可能是一个好的现象。大数据对社会管理、对能耗的减少也有好处。例如,有些地方建设的盲目性就很大,有些人流量不是很大的地方却要建高速公路、高铁,其实没有那么大的需求,纯粹为了面子,一些城市建设有时也是这样。而信息化大数据的运用则可以帮助避免盲目建设,避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