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纪录片《向西 向远方》叙事策略探析

2019-09-10 07:22周芳林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

周芳林

【内容摘要】历史文献纪录片《向西 向远方》,记录了交通大学成长壮大、内迁西安、扎根西部、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本文认为《向西 向远方》创作者通过一定的叙事策略实现了对交通大学西迁这一历史真实的建构,以其别具一格的叙事模式显示了舆论引导价值。

【关键词】《向西 向远方》;叙事策略;舆论引导价值

作为教育题材纪录片,《向西 向远方》通过叙述青年学子响应党的号召西迁报国,揭示了只有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伟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真谛;作为历史文献纪录片,它通过对交通大学西迁历史的展现和深层叙事的逻辑建构,得出教育改变国家面貌和个人命运的启示。在《向西 向远方》中,创作者通过运用主题—并置叙事、空间化叙事等叙事策略,实现对历史真实的还原和建构。

一、采用主題—并置叙事

有专家把构成文本的所有故事或情节线索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或观念展开,而且这些故事或情节线索之间既没有特定因果关联,也没有明确时间顺序的叙事模式称为主题—并置叙事。龙迪勇认为,它们之所以被罗列或并置在一起,仅仅是因为它们共同说明着同一个主题或观念。①

依据上述理论,笔者认为纪录片《向西 向远方》采用的是主题—并置叙事,因为该片符合主题—并置叙事所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②首先,该纪录片创作属于理念先行。毫无疑问,制作该纪录片的初衷和出发点就是为了弘扬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核心内涵的“西迁精神”。因此,该纪录片的主题就是通过叙述西迁故事,展现西迁老教授的“西迁精神”。其次,纪录片中多个故事情节并置。包括但不限于党中央关心交通大学建设发展、西迁老教授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青年学子踊跃投入报国实践、交通大学服务经济建设发展、交通大学致力于创办一流高校等故事线并置,这些故事情节没有既定的顺序,顺序可颠倒甚至互换。再次,从该片叙事上看,构成文本的故事之间既没有特定的因果关联,也没有明确的时间顺序。最后,构成文本的各条情节线索或者说各个“子叙事”之间的顺序可以调换。而它们之所以被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能从不同侧面表达同一个主题——西迁老教授们的“西迁精神”。

恰如后现代地理学的代表人物爱德华·W·苏贾所指出的:“到了后现代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指望以时间的次序展开故事主线’,因为‘发生的事情太多,与时间格格不入;从横向始终穿插故事主线的事太多’。”③《向西 向远方》的叙事结构方式,不仅规避了线性叙事结构中的情节必须顺应时序的问题,而且便于展示西迁过程中千头万绪的工作及其背后各种矛盾引发的故事,既扩充了纪录片的信息容量、提升了纪录片的可视性,又丰富了“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

二、实行空间化叙事

早在中世纪,人们就认为脱离了特定场所的历史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作为历史基本构成材料的历史事件首先是空间性的,它们总是和一定的场所联系在一起。克劳斯·E·米勒指出:“事件始终只能发生在某处,发生在一定的地方。没有地点的事件是不可想象的。”④而巴赫金则干脆把“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相互间的重要联系”⑤称作“艺术时空体”。

《向西 向远方》的创作者进入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这一特定的历史场所,找到西迁事件的最核心空间——西迁师生群体的“圣地”或者说“神圣空间”,特别是1951年制作的毛体字“交通大学”校牌。正是这一“过去”的标识物,是一个已经时间化了的空间,它引发广大交通大学校友,以及崇敬交通大学的观众的巨大共鸣。在纪录片中,空间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形式。纪录片中多处予以灵活运用,比如,第二集“挥师西进”里的西行列车上,杨锦武负责给同学们发鸡蛋。少数同学由于领到坏的鸡蛋,引发大家善意的躁动。通过亲历者的叙述,不但挽留和凝固了时间,而且还原出青年学子西迁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的交通大学图书馆,其规模当时居国内高校之首,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1961年,蒙哥马利元帅来交大参观时称赞它是亚洲一流的图书馆。“这一对充满青春活力的学子塑像,从有图书馆那天起,就摆放在门前,至今仍能让人联想起,以机电为主,向科学进军的沸腾年代。”正像有学者指出的:“当空间和时间元素、人的行为和事件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空间变成了场所,体验的多样性是叙事空间的最为重要的特征。”⑥显然,观众特别是交通大学校友会不由自主地被带入这个空间。空间往往凝聚着某一社群或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它们在情感上总是起着统合和聚集的作用。日本建筑理论家香山寿夫认为:“场所就是在不断迭加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那里发生的地方,是一个将人类集团统合在一起的地方。场所是共同体的依靠和支柱。”⑦

此外,由于交通大学老师的参与,其原先的“存在空间”或“原风景”自然构成其创作的“底色”。创作者深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对于工科大学来说,重要性不亚于战士手中的武器。为此,纪录片创作者不惜笔墨叙述:

“1958年热处理和金属实验室,在上海时为300平方米,在西安建成后达到3500平方米;压力加工和铸工实验室,在上海时1400平方米,在西安建成后达到3800平方米。在西安建成的其他实验室,金切实验室为2000平方米,高压实验室为1900平方米,锅炉实验室达到了1600平方米。上海老校区的实验室总面积是8811平方米,西安校区则达到了25847平方米。西安校区实验室面积几乎是上海校区的三倍之多。”

作为中央决策、人民期盼的庞大工程,更有交大师生的身体力行……这些场景与关系,被放置到新中国建设的空间来叙述,赋予了纪录片更为丰富的内涵。西迁,不仅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报国机遇,也使寻常百姓与家国建立起了更为深刻的关联。

三、叙事逻辑

在纪录片《向西 向远方》中,创作者娴熟驾驭叙事逻辑,他们凭借熟悉交通大学西迁故事,构建冲突,使“冲突成为游戏者把游戏继续下去的需求”⑧,进而还原西迁史实。

首先,突出叙事逻辑高度认可的意料之外的假定性、新奇性,将翻空出奇作为叙事逻辑的目标。在第二集“挥师西进”中,史维祥回忆道:刚来的时候,交大新址是一片麦田,据说还有狼出没,一些棺材祼露在外面,非常荒凉。倪超则说,东边全是芦苇,那草比我还高,我去转了一圈走不出来。他们的叙述,不仅在情与景之间、虚与实之间,“诱发和开拓出独特的审美想象空间”⑨,而且令人感到十分新奇。另外,在纪录片第二、三集,叙述《人民日报》对交通大学搬迁的“格外”关注——密集报道交大西迁的各种消息:《他们已经全部搬进了刚落成的交通大学新宿舍》《今年将有一半学生在西安的新校舍上课》《交通大学西安新校四千多名师生10日举行开学典礼》等。1956年2月4日,《人民日報》发表了《他们在西安度过第一个春节》。文章说,大年初一,交大教授赵富鑫见记者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在西安的春节过得很好。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头版关注一所大学饭菜合乎师生的口味,可谓非常少见。

与此同时,该纪录片在叙事逻辑上大开大合,使纪录片不致失之呆板:1956年,国际紧张局势有所缓和,战争的危险解除。曾经是前线的沿海地区工业建设要重新启动,要在交通大学原址新建南洋工学院,交大自身向科学进军的任务也骤然加重……因此,1957年出现了交大是否迁校的争论。不仅在上海、西安两地,其他多个省市也都参与了讨论。激烈争论,直接影响到了迁校进程,甚至导致迁校和新校区建设一度停止,迁校究竟对不对?是继续迁往西安,还是撤回上海?1957年6月4日,国务院召开解决交大迁校问题的会议,周总理对各方面情况作了精辟分析,指出总的原则是求得合理安排,支援西北方针不能变……在纪录片中,创作者在叙事逻辑上作了灵活处理,适度加大了迁校必要性讨论的篇幅,将矛盾冲突的震撼性与焦点维系在新中国建设的高度,“身为日理万机的共和国总理,曾为交大成功西迁,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心血,他所做的大量工作甚至超出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亲自指挥”,注入了令观众信服的叙事表现力与感染力,展示了西迁老教授们“为了祖国义无反顾”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辩证的叙事逻辑。既叙述意料之外情节,又陈述情理之中缘由。比如,上世纪60年代,周惠久的秘书胡奈赛在法国友人参观时担任讲解员时碰到的一件趣事:一名法国老太太听了周惠久团队研制轻型吊卡并投入应用的介绍以后,拼命鼓掌。原来,他们中法友好协会观看中国电影《女子采油队》,片中的两个姑娘轻松搬动油井钻卡的场景引起了质疑。但是,这名法国友人相信没有吹牛。原来,三八采油队用的吊卡只有25公斤。叙述了法国老太太拼命鼓掌这一意料之外的情节,然后倒叙:20世纪50年代仿制苏联的油井钻卡重达六十多公斤,极其笨重。大庆铁人王进喜迫切希望专家帮助解决这一难题。著名金属材料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周惠久,带着助手和学生到大庆油田调研和攻关,创立了小能量多次冲击抗力理论并成功研制了轻型吊卡,重量仅为仿苏产品的45%,仿美产品的60%,大大降低了石油工人的劳动强度。

最后,跌宕起伏的叙事手法。清代文艺理论家但明伦评点《聊斋志异》时将叙事逻辑与叙事结构结合起来分析,得出了“文忌直,转则曲;文忌弱,转则健……”等结论。⑩文献纪录片更加关注人与社会的深层次冲突、价值冲突。《向西 向远方》创作者就是有意搜集、安排了诸多的矛盾与冲突。比如,钱学森的老师“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西迁与照料卧病在床夫人,以及20多名小伙子与每天人工搬运150吨物资的矛盾等等。其冲突是隐在的,表层冲突上也进行了淡化处理,创作者通过以冷静、客观的方式引导观众去感悟冲突,在深层的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而揭示伟大而影响深远的“西迁精神”。

四、结语

《向西 向远方》利用主题—并置叙事、叙事空间、叙事逻辑实现了对交通大学西迁历史的建构,以别具一格的叙事策略赢得预期的叙事效果,从而实现了预期的舆论引导价值。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为各级教育电视台创作教育类题材纪录片提供了有益借鉴。

注释:

①龙迪勇:《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②龙迪勇:《空间叙事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4页。

③﹝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5页。

④﹝德﹞克劳斯·E·米勒:《第五个维度——原始文化中的社会性时空及对历史的理解》,陶卓译;保罗·利科等:《过去之迷》,綦甲福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⑤﹝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页。

⑥﹝英﹞冯炜:《透视前后的空间体验与建构》,李开然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⑦﹝日﹞香山寿夫:《建筑意匠十二讲》,宁晶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⑧Lee Sheldon,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storytelling for game. Boston: Course Technology, 2014,p.34.

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页。

⑩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汇校汇注汇评本》(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3页。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
徐浩峰武侠电影的美学风格与叙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
曼奴·彭达莉小说《班迪》的女性叙事策略
浅谈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
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非主流创作
略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叙事策略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