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方式中的“一书四读”

2019-09-10 07:22吴书华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鄂温克原始森林驯鹿

吴书华

《我的原始森林笔记》是一部笔记体散文,在这部作品中,黑鹤用300幅照片记录了原始森林中鄂温克族这个古老而神秘的部落,为人们解开驯鹿人生活的神秘画卷,体验使鹿鄂温克人的六季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教学中,笔者尝试用四次共读的方式,带着六年级学生借助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研读了这部作品。课后记录了教学实践全过程及反思,为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一个研究案例。

一读: 由已知到未知的发现之旅

查阅资料,了解作家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蒙古族,出版有长篇小说《黑焰》《鬼狗》《黑狗哈拉诺亥》《血驹》,中篇小说单行本《狼谷炊烟》《狮童》《狼血》《叼狼》《旗驼》等。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榕树下诗歌奖等奖项。

阅读自序和目录,了解作品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自序:在北方的森林里》,了解到如下几点:①作者每年五月都要到森林中小住一段时间。②进山前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③多年前偶遇维加,作者得以进入鄂温克人营地。④作者多次进入营地,全面了解了鄂温克人的生活。⑤游客涌入营地,改变了鄂温克人的生活。⑥鄂温克人在寻求现实发展的同时,又丢失了许多原本美好的东西。⑦读者将黑鹤视作来自草原和森林的人,作者也认同这个身份。

然后学生阅读目录,发现书中一些闻所未闻的东西,如“塔头、斜然就、阿拉吉、獭祭图”等,从而可以认识到阅读其实是借助已知踏上未知的发现之旅。

确定一读重点为“发现之旅” 让学生在初读全书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发现,主要如下:①鄂溫克人居住条件简陋。②作者喜欢讲述小鸟与猎犬的故事。③鄂温克人待人真诚。④作者四次写动物的死亡事件。⑤鄂温克人尊重自然。⑥作者特别写驯鹿的笔墨最多。⑦鄂温克人的饮食别有风味。⑧鄂温克人会制作精美的桦皮盒和兽皮包。⑨作者有丰富的野外生活经验。⑩鄂温克人的劳动工具很有特色。

指导学生将他们在书中发现的内容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如表。

让学生在整理表格后讨论,概括出本书特别之处:①本书重点是鄂温克人与驯鹿;②作者关注生态环境,从中发现自然之美。③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鄂温克人及驯鹿未来生存的担忧。其余内容虽与驯鹿无关,但作者多写驯鹿基地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提到偷猎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驯鹿未来生存的隐忧。

二读: 了解笔记体散文特点

探究黑鹤的原始森林笔记的突出特点 二读引导学生重点研读《我的原始森林笔记》中第1至5篇,讨论这五篇文章在写作上具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后发现:①写作内容很丰富,涉及鄂温克人、驯鹿、营地的早晨、野生动物熊以及作者随行的猎犬等内容;②篇幅长短不一,笔法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③照片配合文字叙述,让内容更加真实可感;④融进作者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富有启发性。

了解一般笔记散文的基本特点 向学生介绍笔记散文的一般特点:一是内容广泛,无所不包。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事无巨细,都可纳入笔下。二是意到笔随,灵活自由,不受约束。三是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可庄可谐,亦庄亦谐。

三读: 在比较中阅读与思考

比较笔记体散文与小说有什么不同   选择《我的原始森林笔记》与黑鹤的动物小说《驯鹿之国》中的片段对照阅读,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下面的文字分别节选自《我的原始森林笔记》和《驯鹿之国》。

它很小,像从这森林大地上浮起的一个小小的精灵,在阳光下慢慢走来,它的眼睛亮极了,很大。它走到我的身边,轻轻地触碰我的手指,然后开始吮吸。显然,它饿了,以为那是母鹿的乳头。我抱起它,它那么轻,腿那么长,身上的皮毛又是那么柔软,而它的蹄子,竟然还是柔软的。(节选自《我的原始森林笔记》)

它走得很慢,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在黑夜的森林里,一切都呈现出一种隐秘的宁静。它正接近这片林间空地,那里充溢着对于它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气味。它扬起头,迎着清凉的夜风,翕动着湿润的鼻翼。这是人类世界的气息,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分辨出其中的铁、皮子和火的气味。(节选自《驯鹿之国》)

笔记和小说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试从内容、情感、写法等多个角度谈谈你的发现。小组讨论后,学生认为至少有以下五点是不同的:

①笔记的描述比较冷静、客观;但小说一般都很夸张,作家往往借助各种艺术手段来渲染气氛、描写环境及塑造角色。②笔记独立成篇,各篇之间关系不大,但小说有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各章节间环环相扣,扣人心弦。③笔记内容广泛,无所不包;小说虽然涉及各种事物,但一般都是为情节发展或塑造角色而服务的。④作家的情感在笔记中一般都很克制,但在小说中则往往借助塑造的角色来表达强烈的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⑤笔记写作一般都是从作家角度来观察世界,但小说往往拥有多个写作视角。通过讨论,学生明确笔记和小说各有长处,也各有局限性,这是由文体本身决定的,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分。

探究黑鹤写作《我的原始森林笔记》这本书的真正目的 黑鹤为什么要写作这样一本书?请从书中找出关键句并加以说明。学生重读自序找出下列句子:

①这也正提醒我们作为全球驯鹿分布的最南端,中国保留古老驯鹿文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使鹿鄂温克人数百年来带着自己的驯鹿群在森林中迁徙,与万物和谐共生,我们必须尝试让这种文化在森林中代代传承。

②有一天,当我们试图重建北方森林的辉煌时,至少森林中的驯鹿文化,还能让我们有一个比对的标本。

③我希望在北方无边的丛林中,使鹿鄂温克人敲打缀有驼鹿蹄甲兽皮盐袋召唤驯鹿的声音永远不会消逝。

学生讨论后明确: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唤醒人们对森林及生态的认知,从而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好驯鹿的生态环境,让驯鹿和鄂温克人有一个不被打扰的森林中的家园。

四读:让写作带动深度思考

探究单篇自然笔记的写作方法,进行笔记写作训练 选择“斜然就(帐篷)、阿拉吉、列巴、桦皮盒、兽皮包”等章节让学生重点研读,这些章节涉及鄂温克人居住的帐篷、吃的食物或生活用品,如何用自然笔记的形式将这些物品说清楚,值得进行深入探究。

“阿拉吉”这种食物的写作思路如下:基地物资都是山外采购;森林中有山外人尝不到的美食;芭拉杰依制作阿拉吉的方法;食用阿拉吉的方法;吃阿拉吉是“我”上山时享受的特权。

通过研究写作思路,学生发现笔记体散文选用的基本都是短句,一般不用修辞,就是客观叙述与说明。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黑鹤的写法进行笔记写作训练。

写后交流,互评互改,共同提升 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笔记写作,学生较有信心。他们大多选择写了自己熟悉的食物,如炒河粉、蚝仔烙、热干面、刀削面、香蕉薄饼等,也有选择介绍建筑形式或玩具的,整体视野比较开阔。学生的习作显示写作思路清晰,语言也比较克制,大多数习作都能达到自然笔记的写作要求。学生在组内自由交流,指出他人习作中的不足,同时欣赏他人习作,获得更多收益。

试举钟嘉祺同学的《艾粄》为例说明,钟嘉祺借鉴了黑鹤的笔记写法,介绍广东省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艾粄。全文如下:

艾粄是广东人的传统美食,是广东人每年必吃的一种食物。

“粄”字是广东客家人的话,“粄”“板”同音,客家人喜欢把用米粉做成的食物糕点都称作“粄”,因此便有了红桃粄、萝卜粄、红粄、甜粄、糯米粄等。各种粄成分各异,但主要成分是米粉,再加入时令蔬果制成。粄分节令登场,一般春节吃的是萝卜粄,清明时节吃的是艾粄,也有为添新丁制作的新丁粄。

艾粄是以艾为重要食材,需要采摘大量新鲜的艾叶,春节后清明节前采摘的艾为上乘,此时的艾最为鲜嫩、清香,最适合做艾粄。过了清明节,艾叶变老,味涩,梗多,不再适宜制作艾粄,但老的艾是很好的中药材,可散寒止痛、安神、增加抵抗力。乡下年长者还用艾来驱邪。

做艾粄,首先要将艾叶放入锅里开水中煮透,捞出,用器具打成绒,再加糯米粉、适量的油,同时加入适量煮艾的水一同揉搓,直至完全糅合在一起,形成暗绿色的艾叶面团。从艾叶面团上扯下一个小小面团,在面团中间摁出凹面,拇指与食指配合将面皮捏薄,放入芝麻、花生、椰丝、白糖等馅料。馅料也需提前制作,即将炒熟的芝麻及花生米去衣碾碎,加上椰丝和白糖,即为馅料。有些人喜欢咸馅的,可加入前腿肉和五香粉加以调合。待面皮完全包住馅料即可搓团,加一些生粉压入模板,然后轻轻敲击模板,艾粄脱离模板,一个艾粄就制作好了。将制作好的艾粄放入裁好洗净的芭蕉叶上,然后上屉蒸熟便可以食用了。

蒸熟后的艾粄软糯适中,散发出艾叶独有的香气。咬开尝尝,馅料里的花生、芝麻、椰丝和糖早已融合在一起,分不出彼此了。趁热吃,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丰富。

食用艾粄的时候,甚至什么都可以不用搭配,让艾叶的清香与馅料的香气回荡于唇齿间,是食用艾粄最好的方式。越简单,越能品尝出食物本来的味道。

像钟嘉祺这样写出优秀习作的同学还有很多。由此可知,写作带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研究与思考,而仿写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例研究的反思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读与思的关系 现代阅读教学理论强调阅读过程是伴随着思考的过程,没有思考的阅读,无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及思考力。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一些阅读策略,使阅读者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并且能够深入研读文本。

在《我的原始森林笔记》一书的共读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运用到“联结、确定重点、分析与综合、监控理解”等阅读策略,将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如确定一读的重点为“发现之旅”,实际上运用的是“联结”与“确定重点”的策略,引导学生将阅读聚焦于“发现的过程”;之后列表分类整理及讨论,都将阅读与思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完成了第一次共读的任务,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及思考力。

二读聚焦探讨“黑鹤的自然笔记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一问题,重点研读1至5章,通过独立研究及小组讨论后总结出黑鹤笔记的突出特点,再借助资料了解一般笔记的三个特点。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與综合的能力,加深对笔记散文这种文体的感知。

三读聚焦“比较小说与笔记体散文有什么异同”,问题开放且具有一定难度,但是给予探究的角度,让学生的思考有方向性,有利于聚焦思考,同时将讨论引向深入。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写作是阅读的自然成果,也是真正思考的开始。要教会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必然地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借助《我的原始森林笔记》这本书对学生进行“笔记体”写作训练,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森林笔记提供笔记写作的样板,仿写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力;二是笔记体是很实用的写作方式,它冷静、客观的叙述语言有助于克服学生腔,更自然地表达所思所感。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师与生的关系 现代教育强调课堂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即师生间的合作学习,就是搭建一个对话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学习、获得成长。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任务具有挑战性,往往需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比较小说与笔记体散文的异同”这个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导,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通过学情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因为平时合作不够,团队意识不强,组员间差异太大,或过度依赖他人等,都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度。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机遇,让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让每个组员充分体验合作学习对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反思教学,笔者深切地认识到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要特别关注组际间的均衡,同时还要关注那些徘徊在边缘的学生,要创造机会让他们乐于展示,同时要努力改进他们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才能形成健全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结束语

一书四读,读出了层次,读出了成效,也读出了师生的成长与进步。学生的阅读力在共同的研读中得以提升,思考力及写作力也在写作训练中得到了锻炼。当然,整本书共读依然在路上,我们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作更多的探寻。“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整本书阅读教学依然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走向纵深。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侨香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鄂温克原始森林驯鹿
神秘的原始森林:湖北神农架
一只小驯鹿的生死时速
喂驯鹿
淡水海豹
找一只驯鹿过圣诞
鄂温克姑娘
Dinosaurs’ Home
丛林大冒险
鄂温克人的时间与季节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