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

2019-09-10 20:22杨霓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音乐分析奏鸣曲贝多芬

摘 要: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即贝多芬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第三乐章。是贝多芬早期较为著名的奏鸣曲之一。在此时期,贝多芬的思想、创作手法也逐渐成熟。通过对“悲怆”奏鸣曲的音乐分析,使我认识到“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音乐分析

一、作曲家背景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及演奏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人称为“乐圣”。他1770年12月17日在德国波恩出生。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贝多芬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

贝多芬出身于音乐家庭,从小就对音乐产生出浓厚的兴趣,作为宫廷音乐家的父亲出于決心把他培养成类似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他十二岁时开始和聂费学琴,贝多芬的音乐之路才真正意义的走上了正轨。聂费是当时著名的管风琴家,他教授了贝多芬许多演奏及作曲的基本知识,使贝多芬建立起了结构清晰的艺术框架,提升了艺术方面的修养,吸取了德国古典艺术的内涵。在恩师的引导下,1792年秋,贝多芬来到维也纳,并先后于莫扎特、海顿、阿尔勃列希兹贝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不久,便在维也纳“站住了脚”,并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演奏家。相对于事业的一帆风顺,贝多芬的生活之路却不那么顺利。他26岁(1796年)时听觉已已经日渐衰弱,直到1801年,他才将听力问题告诉友人,因为他到这时才觉得自己的听力无可治愈。即便如此,他对艺术及生活的热爱还是打败了因为失踪而带来的苦痛和绝望,这份特殊的遭遇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正是在这样一种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下,贝多芬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为世人所熟知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向外界传达着他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与世长辞。至死,他都是孤身一人,甚至没有一个亲人陪在身边。但在29日下葬时,却有无数人没有忘记他: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二、创作背景

“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第13号作品,题献给利赫诺夫斯基王子,于1799年完成。这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顶峰之作,因其优美的旋律为世人所熟悉。而在创作的时候,年轻的贝多芬已经出现了耳聋的现象。但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悲怆”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所特有的特色,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所共有的特质。在贝多芬诸多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作品的名字——"悲怆",仿佛预示着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但我觉得“悲怆”一词,充分表达了作曲家,在那个社会急剧变革下,充满愤怒但又将热情的情绪。

三、曲式分析

本乐章采用奏鸣回旋曲式,回旋曲的形式较为简单。由在曲式中占有首要意义的至少3个主部加至少两个各有特色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

本乐章由四部分组成:呈示部、中间插部、再现部、尾声。按A-B-A-C-A-B-A组合。

(1)呈示部:

呈示部为1-54小节。呈示部有着乐句扩充了的形式,这一乐句以完满的完全终止结束在主要(c小调)上,在一个不大的链接段落后又在平行的大调(降E大调)上进来了副部。它具有明亮的性质,在节奏上又多样化,出现了八分音符的三连音,8 小节用四分音符的和弦陈述出来的乐段(补充),接着又回到了三连音的进行一一向再现部过渡。呈示部主题以弱起出现,保持在c小调上,右手主旋律用弱控制,富有歌唱性,轻巧的装饰音又加以润色。主调属音上的停顿(延长号)结束了副部主题,接着重复了主部。在反复之后直接开始了中间段落。它具有或多或少的对位性质,是以二分音符平稳的开始,然后出现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进行,最后(停在主调的属音上)是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三连音的进行。18-24小节,是连接部,由c小调转入降E大调,在节奏表现出强中带弱弱中蕴藏着强,给人感觉一股爆发力被压抑在这两个和弦中等待着适当的时机喷涌而出。第25-36小节为副部主题,整体保持在降E大调,节奏逐渐明朗起来。不管上行还是下行的旋律线条都是连贯、流畅、轻盈的。从37-54小节开始,是由连续三个小的结束主题组成的结束部,依旧保持在降E大调,整体节奏成快-慢-快的速度。富有动态,一进入主题弱就表现了出来,出其不意但不猛烈。紧接着55-61小节同样是连接部,回归忧郁的c小调。最后一个急速的下行音阶,把那种愤怒的情绪表现了出来。最后到62-78小节,主题再次出现由c小调转入降A大调,情绪更加低沉。

(2)中间插部:

乐章的中间插部为79-120小节,其中,第79-94小节,是一个幽静而柔和的主题,出现了一小段近似民间舞曲的音调。它表达作者没有被困难所吓倒的乐观情绪,最后出现坚定的曲调,表现出斗争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音乐仿佛在钢琴上跳着一支忧伤的舞蹈,这种忧伤通过弱来表现,柔而弱,从再现部感染而来。前面第二乐章的主题,如同是悲怆性的凝固体,到了这第三乐章,我们又仿佛接触到明朗、天真的童心,外表爽朗回旋曲的性格,具有少女腼腆的、羞怯的感觉。

95-98小节是一个短小的模仿式结构。

(3)尾声:

尾声部分为182-210小节,本部充满力量和斗争的戏剧性,再次全力地歌唱地,集中强调出“悲怆”的性质。最后一串仿佛千军万马般往下奔驰的最强奏音阶,好像刻意把所有的一切粉碎那样,这种轰轰烈烈地结束手法实在是天才式的构想,体现了贝多芬大胆的作风。

结语

贝多芬有着独特的个性,实际上,“悲怆”奏鸣曲富有逻辑性的发展,表现出的是一股顽强蓬勃的精神,同时也弥漫着一种对理想、对幸福自由的渴望。他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肉体上和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恐惧、忍让、敬畏并且感悟到了生命最高的境界。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纯美丽的花朵,献给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类的英雄,人类的普罗米修斯。

参考文献

[1]徐晓洁.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的情感分析与演奏[J].石家庄:大舞台,2012,(01).

[2]王森林.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的分析与演奏[J].太原:黄河之声,2010,(22).

作者简介:

杨霓,女,汉族,1994--,山东青岛,聊城大学,2017级音乐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

猜你喜欢
音乐分析奏鸣曲贝多芬
手机上的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贝多芬只有一个
“没良心”的贝多芬
饥饿奏鸣曲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呼噜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