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策略

2019-09-10 19:34:53陈美茹张亚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陈美茹 张亚平

摘 要:新课导入是数学教学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方案,让小学生深深被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数学课堂所吸引,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从中大有所获。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从创设问题矛盾、加强新旧知识关联、引入趣味故事、开展数学实验和运用信息技术等多元方法为切入点,发挥新课导入的价值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教学策略

笔者在多年教育实践中发现,决定小学数学教学优劣的主要元素就是新课导入的效果;科学导入方案,能调动小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进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绪。那么究竟如何设计新课导语,如何丰富新课活动,如何调动学生兴趣与思维?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借助问题矛盾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矛盾是揭示事物本质的关键点,所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要精心设计方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其作为导入新课的切入点。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为例,上课之前先写出几个数字,带领学生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再写出三个数字:309、2556、159,让学生尝试判断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此时学生会不自觉地参照能被2、5整除的判断方法,单凭最后一位数来判断,计算后果然获得了整数结果。但此时稍作变动,将2556改成556,尾数不变,计算结果却出乎意料,此时也就产生了矛盾:为什么尾数“6”能被3整除,但是556却不能被3整除?有了矛盾,也就有了解题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探究新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借助新旧知识导入新课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所以教师要把握数学知识的关联性特征,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引入新知识做好充分铺垫。以“分数乘法”教学设计为例,我先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分数加法知识提出问题: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小时滴水1/10桶,3个小时滴了多少水?根据学过的分数加法列式,即1/10+1/10+1/10=3/10;而在此基础上探寻简便运算方法,列式1/10×3=3/10,学生开始了解和运用分数乘法,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过渡。事实上,现行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均是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分布,新知识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所以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出新知识,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且能让学生加深印象,逐步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为今后更深入地探究与解决数学问题做好准备。

三、借助趣味故事导入新课

小学生天性爱玩,所以他们对数学故事非常感兴趣,借助趣味故事导入新课成为课堂教学常用的形式。以“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为例,我没有急于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点,而是先给学生讲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数学思维:动物森林里的小老虎要过生日了,妈妈让他自己去买一个大蛋糕;到了蛋糕店,小老虎选了一个周长30厘米的圆形蛋糕,并让老板将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单独包装;但是在回家的路上,小老虎忍不住吃掉了半个蛋糕,他只好告诉妈妈自己买了一个周长15厘米的蛋糕。但是妈妈很快就发现了破绽,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开动脑筋猜想各种可能,对“圆形的特点”也形成了探究兴趣。

四、借助数学实验导入新课

数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调动逻辑思维的最好方式,将它用于导入新课同样有效。以“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为例,上课之前我在讲台上放了一个玻璃瓶并装上半瓶水,然后启发学生:大家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么谁来说一说,乌鸦怎样才能喝到玻璃瓶里的水呢?”很快就有学生回答:“把石头丢到玻璃瓶里,让水上升”,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又顺势在玻璃瓶里加入石头,水面也缓慢上升,直到溢出瓶口。当大家感到非常有趣时,我继续说道:“大家真聪明,这样水面就上升了,实际上是因为石头占据了玻璃瓶里的空间,而这个空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体积’”。在趣味性的数学实验中,学生被实验现象深深吸引,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引出了新知识。

五、借助信息技术导入新课

多媒体辅助手段在数学课堂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字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所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以“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为例,我在课前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在上合组织的和平反恐演习中,炮兵指挥官指挥军事演习,但是连续射击两次都没有打败目标,于是指挥官重新调整角度,终于第三次命中标靶。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大家对军事演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就趁机提问:“前两次没有命中标靶之后,炮兵叔叔怎样调整角度,最终射击成功呢?”学生感到非常疑惑,虽然都知道炮兵调整了大炮的角度,但是如何做到精准无误却很难说清楚。此时再让学生打开课本,了解“角的度量”则顺理成章。

总之,有效的新课导入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在一節课的开端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探究欲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立足学情,精心打造精彩的导课方法,打造一个学生乐学、会学、有效学的平台,挖掘思维潜力,让他们获得学习体验的同时,感受数学的奥秘。

参考文献

[1] 陈淑彬.基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设计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1):868.

[2] 张新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2):153.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3:49:44
初中语文新课多媒体导入方法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