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塔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2019-09-10 07:22曾莲秀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

曾莲秀

【摘要】汉诺塔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本课以汉诺塔器具为载体,以“探究-发现”为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探究操作最优策略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倒推思维能力,以及有条理地阐述自己想法的能力,并初步体会递归思想。实现让学生在实物操作中、在趣味游戏中开发思维潜能,提升思维水平的教学愿景。

【关键词】汉诺塔 倒推 递归 思维训练

益智器具:汉诺塔

教学目标:

(1)通过素材的搜集让学生了解汉诺塔的起源、构造、游戏规则,并在游戏操作中正确、熟练移动4环以内的汉诺塔。

(2)通过操作汉诺塔并引导探究操作最优策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倒推思维能力,初步体会递归思想,以及有条理地阐述自己想法的能力。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努力达到目的的意志力,并增强步步为营、深谋远虑的意识。

教学过程:

师:科学家认为,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进行强化。通过思维训练,能使我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科学家还认为,益智游戏是培养儿童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你们喜欢玩益智游戏吗?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踏上智慧之旅吧。上课!

一、了解起源,明确规则

1.学生介绍游戏起源、构造

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去了解汉诺塔,说说看,关于汉诺塔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汉诺塔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传说大梵天主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按照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环。大梵天主命令婆罗门将圆环不改变大小顺序移到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规定,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环,大的圆环不能压在小圆环上。法国数学家爱德华·卢卡斯根据这个传说发明了现在的汉诺塔玩具。

生2:我知道汉诺塔由三部分组成:一个底座、三根柱子、一些圆环。

师:为了便于表述,咱们给这三根柱子取个名字,圆环所在的柱子叫起始柱,圆环要去的目的地柱子叫目标柱,另外一根起着过渡中转的作用,我们称它为过渡柱。

生:圆环按从上往下的顺序,称为第一环,第二环……

2.学生明确汉诺塔的游戏规则

教师演示错误的汉诺塔操作方法:一次性拿三个圆环,大的压小的,让学生辨析。

课件出示汉诺塔的游戏规则: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环,大的不能压在小的上面。

师:汉诺塔问题在数学界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今天我们也当一回小小数学家,一起来研究漢诺塔中的数学问题。

二、实战探索,引导探究

1.移动2个圆环

师:现在你们手中的汉诺塔有八层,试着移一移。(师巡视)

师:老师看到大家面有难色,我来采访一下,你们都遇到什么困难?

生1:我在移动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大的压小的情况,就又撤回来了。

生2:移到后来,不知道怎么走了。

生3:移动这些圆环,感觉需要很多步数,感觉很难完成。

师:现在我们手中的汉诺塔有这么多层,如果没有摸出一点门道就乱移一通,要不就走进死胡同,无法移动,要不来来回回走了很多冤枉路。鉴于这种情况,数学家的方法是,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找到规律之后,再根据规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好,咱们现在从两个圆环起开始研究。

教师指名学生贴教具演示移动两个圆环的过程,引发全班交流讨论。

师:都是移动2个圆环,怎么这两个同学移动的步数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第一环移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总步数就不一样。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移动两个圆环,有两种移法:把第一环移到过渡柱,共需3步;把第一环移到目标柱,可能需要6步。3步与6步相比,显然3步移法是最佳方案。看来,第一环的位置很重要啊,它能使我们的移动过程少走弯路。

教师组织学生填写汉诺塔移动情况记录单。

师:刚才我们经过尝试、调整、优化,知道了移动两个圆环最少需要3步。若不操作,你能推理说出用这3步的理由吗?

生:下面的大圆环应该先到达目标柱,再把小圆环移到目标柱,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压在小的身上的情况。大圆环要先去目标柱,上面的小圆环就不能移到目标柱,所以第一环只能放在过渡柱上,等大圆环顺利到达目标柱,再请小圆环回到大圆环上面,所以需要3步。

师:掌声送给他,说得真好!这个同学先考虑底下的大圆环,再推想上面的圆环该去哪里合适,这种思考过程,在数学上称为“倒推”。(板书:倒推)

2.移动3个圆环

师:你能用这种“倒推”的想法,推想出3个圆环该怎么移动吗?

说明要求:汉诺塔的起始柱放3个圆环,同桌先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推想的,再操作验证,然后完成3个圆环操作记录表。

指名学生贴教具演示移动三个圆环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师:观察以上操作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1:第一环放在目标柱上,步数最少,只需要7步。第一环放在过渡柱,步数更多,可能需要11步、14步。

生2:我发现,上面小圆盘和中圆盘从起始柱移到过渡柱上,至少要移3次,与刚才移动两个圆环需要的步数是同样的,要把它们从过渡柱移到目标柱的大圆环上面,也要3次,只是换柱子了。

生3:我发现移动3个圆环需要7步是这样得来的:上面两个圆环移到过渡柱,需要3步,再将一个圆环移到目标柱,需要1步,最后用同样多的步数将两个圆环移到目标柱,3+1+3=7步。

……

师:你们的思路如此清晰,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电脑博士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用这三段动画展示这三部分过程。

师:经过操作,同学们已经知道怎么移动3个圆环了,如果不操作,你能倒推说出这样移动的理由吗?

生:首先,要将最大环解放出来,移到目标柱,那么上面的两个圆环就要移到过渡柱,上面兩个圆环要到过渡柱,那么第一个圆环就不能去过渡柱,所以第一个圆环应移到目标柱。

教师组织学生继续填写汉诺塔移动情况记录单,并适时板书:最大■目标柱。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探究、交流,发现了3个圆环的最佳移动策略,还知道这么移的理由,真了不起!接下来是移3个圆环的练习时间,两分钟后,我们进行一次小竞赛,速度快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品。

3.移动4个圆环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记录单,共1个圆环,第一环放目标柱,共2个圆环,第一环放过渡柱,共3个圆环,第一环放目标柱,共4个圆环,第一环放哪里,步数才会最少呢?请你猜猜,再动手试试。

学生根据记录单寻找移动规律,尝试操作,汇报步数。

师:移动4个圆环最少需要多少步?谁能到黑板上用教具分几段落讲解?

生:移4个圆环最少用15步,整个移动过程可分三部分:将上面的三个圆环移到过渡柱用7步,再把最大的圆环移出来,移到目标柱用1步,最后又将3个圆环移到目标柱用7步。

师:分析得太到位了!前面探究获得的结果以及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后面的问题,大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类推能力真强啊!

三、交流反馈,归纳规律

1.交流反馈,探究规律

师:刚才我们分别研究了1~4个圆环的移动方法和最少步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

师:移动圆环最少步数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由移动步数组成的数列:1,3,7,15……猜想和探究其中隐藏的规律。同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请算一算,移5个圆环,最少需要多少步?

生……

师:5个圆环,最大环上面有几个圆环?(4个)要想办法将最大环之上的其他圆环移动到过渡柱上,于是就要“看5想4,看4想3,看3想2”。

教师适时板书树状递归分析图。

师:像这样,将复杂的问题不断转化成与之相似的较小问题,这种思想,在数学上称为递归思想。(板书:递归)

2.运用思想,迁移延伸

师:请同学们应用递归思想计算出移动6个、7个、8个环最少需要的步数,并填写完汉诺塔移动情况记录单(如下表)。

四、评价激励,升华提高

师:同学们,课后再去练习5层、6层、7层、8层环的移动。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快来说说吧。

生1:这节课,我认识了汉诺塔这款益智玩具,我会玩汉诺塔游戏了。

生2:我玩4层“汉诺塔”游戏遇到重重困难,终于挑战成功,很开心。

生3:我知道动手操作时,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不能盲目操作。

生4:我知道汉诺塔层数是单数时,第一环要移到目标柱,汉诺塔层数是双数时,第一环要移到过渡柱上,这样就不会走回头路、走弯路,移动的步数就会是最少的。

生5:我知道每增加一个圆环,最少步数是上一次的2倍还要多1。

生6:我知道汉诺塔游戏中要用到倒推、递归的思想方法。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啊!一个小小的益智玩具里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看来,只要大家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就能在周边的事物中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下课!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
让“中间地带”不再被遗忘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铸造思维品质 提升阅读能力
静等花开: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例谈
深入挖掘,妙笔生花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重视思维训练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预习笔记在阅读教学中的定位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