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谦
摘 要: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重要责任,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当中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变。怎样将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好的做改进,以期实现一支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班主任队伍是各大初中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当中现存的一些问题作出简要概述,以及对如何应对提出几点笔者的拙见。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在初中教育阶段,班主任是学生重要的引路人,不仅要负责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还要进行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但是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中心力量,而且也是维护班级秩序、学生纪律的管理者。由此不难看出,初中班主任的角色对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也要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初中班主任的存在对学生的意义
(一)学生的领航者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的思考事情的思维也有巨大的改进,开始往成熟方向的思维模式发展,并且,学生开始更加追求自己的个性发展,更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以期实现自身的成长。在这一重要的黄金阶段,班主任担任着引领、照料、教育、交流的重要责任,是学生探索自我的道路上重要的领航者,因此,班主任在抓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维动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1]。
(二)学生之间的联络员
班主任不但是学生的领航者,还是任课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络员,承担着三者之间的联系枢纽。在教学过程当中,班主任要充分协调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跟踪了解学生在各个科目当中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外,班主任还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与学生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一些课堂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动向,并且可以通过家长得知学生在家的作业情况。双方实现有效沟通可以更好的制定学生的教育方向。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班主任担任着多种角色,管理工作艰巨,压力也来自多方面,比如学校的压力、如何更高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给家长一个更好的交代等等。部分老师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压的状态下,久而久之, 习惯了压力所形成的工作模式,但是老师自身并不知道长久的高压环境不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因此,老师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状态,来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2]。
(二)教学模式问题
在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当中,班主任一直都是以严格、威厉的形象存在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素质教育模式下,班主任的形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班主任更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了,对学生的方式也更加平和、宽容了,对学生也有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但是,还是有部分初中班主任还是秉承着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打骂、体罚等惩罚。片面地认为“严师出高徒”。这些不当的教学模式应该立即改正,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该采取更合理的处理方式,并且在教学工作中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如何改进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一)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班主任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加大学习力度,尽可能的多掌握一些有利于管理班级的专业知识,比如青春期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等。由于,初中的学生处在叛逆的青春期,因此管理相對于高中和小学来说,难度会大很多,如果具备专业的知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才能作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另外,班主任要向素质教育迈进。对于在当中违反校规、课堂上违纪的学生要用适当的方法处理,不能出现体罚、辱骂等激烈的言语来处罚学生。最后,班主任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成绩好同学加以督导,及时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能出现特殊对待,区别对待等现象[4]。
(二)帮助学生脱离思想误区
首先班主任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和学生保持有效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并且密切关注“问题学生”,对这部分学生做针对性的沟通和疏导,帮助他们及时改正错误,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其次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加强宣导,培养他们学习此类文化知识的意识,鼓励学生巩固课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丰富课外知识。
(三)帮助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初中时期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初步萌芽的时期,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领航者和培养者的角色,以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班主任要定期开展思想道德培训课程,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国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学生养成俭朴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好的做未来社会的接班人[3]。
(四)用爱和尊重感化问题学生
初中生的个体意识已经非常强,这时候班主任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倾注感情促进情感教育的实施,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助力。就例如有位同学在课上总是睡觉,教师提问他也不回答并且有时候还会顶撞老师,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单独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要急于批评他,先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和身体情况,学生在和老师吐露自己内心的委屈与困难,老师适当的给予最大程度上的安慰以及帮助,然后等他情绪缓和再探讨上课时错误的表现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其课堂听讲状态,不断改善缺点完善自身。
结束语
初中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之路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萌芽时期,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领头羊,不但要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也要注重学生的教育模式创新。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师,2019(S1):172.
[2]于光远.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21):173.
[3]何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29.
[4]齐菊.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2019(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