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企业以及教师本人的多方面支持与配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设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更要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及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一、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師实践教学能力的必要性
(一)以产教融合为依托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培养科学技术理论的应用型人才,不仅具有相对深厚的学术理论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将基础理论向应用转化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抓住产教融合的契机,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实现生产、教、研的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融合,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注重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相适应,在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科研中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强化实践教学,利用实验、实习、实训、模拟等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其对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以产教融合为平台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实现教师自我发展
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有广博先进的知识、综合的实用能力以及职业导向的非智力因素。人才培养规格决定教师素质要求,由此决定应用型本科教师要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充分了解和整体把握所教授专业的知识体系;具有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指导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用科学研究反哺教学;具有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的能力,并能将目前行业中的最先进的应用性技术传授给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理论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或演示给学生。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多数是毕业后,从学校到学校,直接从事教育工作,大多是在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的大学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实践技能与经验的匮乏必将严重影响教师素质的提升,很难胜任实践教学,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必须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有利时机,弥补自身实践能力不足的短板,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增强自身的职业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以产教融合为契机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凸显办学特色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增强竞争力。要增强高校的竞争力,突出办学特色是一条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研究型高校、也不同于教学型高校,必须有其自身的特色。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独特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定位、独特的学科专业、独特的管理制度和模式等方面,更体现在独特的师资队伍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独特办学特色的实施者,所以,教师是一所高校最核心的要素,教师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彰显应用型本科院校独特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点。
二、产教融合机制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经调查显示,超过60%的教师未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仅将实践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中对理论内容的考核所占比例仍然较高,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得不到很好地体现,而且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为考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对学生忽视实践对手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的引进渠道单一
在我国,企业技术人员向高校教师转型会受到知识结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限制,因此高校引进教师的渠道较为单一,大部分教师来源于学术研究型大学,一般为硕士、博士毕业生。这些老师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较高,但多半缺乏专业及相关专业岗位的实践技能,不能讲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与实践教学,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专业实践的实践、机会少
高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或挂职锻炼的时间比较短,从未去过的占比较高,时间超过一年的仅占10%。同时,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培养学习的机会不多,缺少引进企业专业技术的渠道。教师的实践视野得不到有效拓宽。
(四)考核制度不健全
在大部分高校中,对教师业绩考核的内容主要为教学工作量及科研成果,很少或不考核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缺乏制度约束。考核制度不健全在物质方面,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认可与肯定,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产教融合机制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应对措施
(一)提升实践教学意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面对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主动提升实践教学意识,实现从理论化教学向综合实践型教学的根本转变,全面提升教学能力。
(二)坚持应用型科研导向
应用型本科教师要改变过去过多的理论研究的现象,将科学研究的重点转到服务地方经济上来,重视应用型科技开发,承担横向课题,成为名符其实的应用技术型大学。通过开展横向题研究 ,深入企业一线 ,在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形成科研成果过程中需要进行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寻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突破点,其间积累的实践经验对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非常有益。
(三)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能力本位为根本特质,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激发教师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内在动力,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考但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普遍公認的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各自的考核评价指标,总体来看,对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科学,手段过于单一,未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这种导向显然不利于调动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教师企业顶岗挂职锻炼制度
企业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和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基地,是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平台,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利用产教融合的契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教师搭建校企合作开放平台,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教师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能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有效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应用能力;通过了解企业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以及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等,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保障教师入企实践的顺利实施。
(五)完善激励制度
要引导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上来,就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在政策、制度方面支持、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保障教师能力发展的各种权利和义务,激发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内驱力,提高教师增强实践教学能力的自觉性、积极性。例如,对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考证等给予一定补贴;对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或社会服务活动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将教师一定时间社会实践的经历和实践应用能力作为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之一,并适当提高所占比重;将教师的新课程开发、企业实习成果等纳入年度考核、评优的条件;设置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校外调研的专项经费;对能体现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由学生发表的优秀毕业论文、社会调研报告、科研成果以及学生获得的各级学科竞赛获奖成果的指导教师予以奖励等。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更好地履行实践教学的职责。
(六)企业积极参与
企业是培养师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以及各类教育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或者与学校开展实践课题研究,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承担着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帮助师生提高实践能力的责任。同时,可成立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会议,校企双方结合区域和行业需求,共同研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实习与就业、实训基地建设等,形成过程共管、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
参考文献:
[1]袁鲲.财经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
[2]李玉珍,肖怀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西化工,2017(01).
[3]王志伟.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3(5).
[4]谢传会,郑谦,程业炳.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01).
[5]邢赛鹏,陈琴弦.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二元结构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视角[J].教师教育论坛,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