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岳 郭敏 徐英培
摘要:本文以双机器人为执行终端、以PLC为控制系统、以独立回转盘为传送机构、加上HMI人机界面、视觉识别系统等,将多设备以总线型通信手段联为一体,并以此作为FMS的典型形态,完成复杂工艺的规划与实施。
关键词:FMS;工业机器人;总线通信
研究背景与调研
我国目前距离制造业强国,仍有相当程度的差距。相当多的产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在一些结构单一的自动线上,完成流水作业、分拣、检测工作的主要劳动力,仍然是大批量的产业工人。笔者于2016年5月到山东潍坊调研,深入了当地电动车厂,当时该企业的电车生产线,仍然依靠人工操作叉车摆放底盘,两人配合手工把车门钢板摆放在冲压机内,孤零零的机器人在所谓“生产线”上的作用,就是进行几道焊接工艺,而工艺本身的定位校准,也是由人工完成的,据粗略估算,其电车当时的自动化率,不超过15%。这和我们想象的,现代智能制造车间中,寥寥无几的监测工人,井井有条的多工艺多工序的生产线大相径庭。时隔两年多,在2018年6月笔者再次造访的时候,当初和该企业技术部门沟通提出的三点建议(最大化提升自动化率、利用通信总线实现多设备协调工作、以PLC和传感器作为机器人感知系统以降低人工介入)均已全部实现,自动化率超过60%,并且正在继续深化工艺技术。
自动化率的提高,基于总线通信的系统改造,是我们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要想尽快迈入制造业强国的行列,就要把握时代,深入研究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利用机器人系统相对人工的天然优势,以科技密集型为转换目标,以工业互联网体系为最终实现形态。
简单系统与简单工艺
机器人简单系统又称机器人最小系统,以焊接系统(或铸造件)为例,制造业企业或者工厂,还有相当部分属于这种工作模型:人工按照摆放台要求将焊件(铸造坯料)摆放好,机器人负责按照定点轨迹焊接。在全过程中,机器人系统没有“眼睛”,无法知道是否有工件,无法知道加工工艺是否偏斜或有误,系统的启动和停止都需要人工来控制。这种简单系统,主要工序的核心工艺由机器人来完成,可以保障质量稳定,成品率较高,但几乎所有辅助环节都由人工来判断处理,所以整体自动化率并不高,对于人工的需求仍然很大,生产效率提升有限。这种机器人简单系统,对于整个产业来说,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无数据产出,无法对生产系统整体做有效的判断。
总线型通信网络与各子系统融合
较高自动化率的制造业系统,是结合了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机电控制技术的系统,并具备核心控制部件来完成逻辑判断、布尔运算以及对环境感知系统输入信号的决策(一般来讲核心控制部件由可编程控制器来完成功能)。这一整套系统当中,核心控制系统负责复杂工艺的存储分析和控制输出,由子系统来实现具体工艺步骤。
以PLC为控制核心的系统结构
具体结构模型的实现
一套实训系统,就是一个完整的通信交互型系统,多个子系统在PLC控制下实现具体工艺步骤,其中包含了视觉识别作为环境感知的典型设备,包含了人机界面(HMI)作为终端控制器,相比于简单机器人系统,这套系统科技密集度要高很多。
通信交互型系统的优势
相比于没有眼睛、没有大脑的简单机器人系统,通信交互型系统具备包括传感器、视觉识别在内的各类环境感知系统作为“眼睛”;具备拥有决策能力的核心大脑,一般由可编程控制器(PLC)系统来担任。环境感知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将信息传递给PLC,机器人的整体控制以及机器人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交互也由PLC来完成,而工艺级别的操作则由机器人系统本身或其他子系统完成。具备独立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复杂度的,可移植的控制、编程、装配和调试,最终完成生产任务,这正是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典型模型。柔性制造系统正是简单机器人系统的“高级形式”,具备完善的,智能化的,高效的生产能力,是制造业企业基于工位级别的生产系统的产业升级的“终极形态”。
柔性制造系统的拓展与实现
现代高可靠性、高效率、高带宽、低延迟的工业级别通信系统,是柔性制造系统内各个子系统能够实现通信,进而完成系统智能化的基础保障。简单工艺,配合劳动密集型生产,势必将会被高复杂度、高智能化,高自动化率的科技密集型生产所替代,通过技术堆叠、有效地针对指定生产系统完成系统集成化工作,以无人的工位级别的柔性制造系統作为基础生产单元,进一步拓展,将整体实现各个工序的柔性制造单元进一步联网,共享数据,统一控制,这就上升到了智能工厂的技术模型。业内,这是领军企业努力实现的技术方向。以联想合肥智能制造基地为例,其主板的生产过程,被科学地拆解成有效工序,进而被一整套柔性制造单元分别实现。面对智能制造技术拒之门外、固步自封的企业,势必将会面临生产力提高的瓶颈;而积极响应智能制造,以科技密集型生产替代人工,积极完成产业升级的那些企业,将会以极高的生产效率,相对更稳定的产品质量,更低的产品成本,在行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结语
在2019年5月8日召开的中国机器人峰会(浙江余姚)上,笔者有幸到场并看到,我国行业内继续在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而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稳步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产业升级问题,简单机器人系统升级到柔性制造系统,将柔性制造系统作为工位单元,继续建设更大规模的智能制造网络体系,这就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再配合现代高可靠性、高效率、高带宽、低延迟的工业级别的通信系统、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从生产端到用户端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云端控制技术(云计算)、基于柔性制造系统自身的数据生成、处理及优化分析(边缘计算)……以诸多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加持,我国的产业智能制造的发展,必将越走越快,最终实现工业互联网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