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CSCL研究现状:知识基础与热点主题

2019-09-10 07:22江毅王炜
数字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

江毅 王炜

摘 要: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在教育技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揭示国际CSCL领域的研究信息动态,对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借助CiteSpaceⅤ可视化分析工具,采用引文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法,分析文献的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信息。研究发现:国际CSCL领域的关键文献主要来源于Stahl、Dillenbourg、Weinberger、Kreijns等人;涉及小组认知理论、支持协作的脚本工具、促进社会互动的策略、分析知识建构的框架等内容,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工具;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体现在技术支持协作研究、协作交互过程研究、协作知识建构研究三个方面。未来,CSCL应关注协作学习的本质,关注高质量的社会互动以及高水平的知识建构。

关键词:CSCL;协作脚本;调节学习;知识建构;社会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3-0032-06

一、引言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正被广泛应用于各层级的教育中,其主要原因在于CSCL环境为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服务,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批判性的交流与论证,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经过20多年的发展,CSCL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人们认识学习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以及支持这些过程的新兴技术工具。CSCL领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多学科的研究者正涉足相关的研究,为CSCL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关注国际研究领域的动态与趋势,有利于探索CSCL可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借助CiteSpaceⅤ,对WoS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呈现CSCL研究的知识图谱,揭示国际CSCL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和热点主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

二、 研究设计

本文以WoS核心合集为数据检索来源,以“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or“CSCL”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跨度為2008—2018年,经过删除不相关文献及无效文献,最终保留955条文献记录作为数据分析样本,选择引文的全部记录与参考文献格式进行保存,数据保存日期为2018年9月1日。

采用陈超美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CiteSpaceⅤ作为可视化分析工具,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通过对被引文献进行共现分析,得出国际CSCL研究演进历程中的关键性文献,以及重要思想和理论;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分析,形成国际CSCL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知识图谱,揭示CSCL研究领域热点主题。

三 、CSCL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

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可发现某研究领域高被引、高中心性文献,这些文献为研究领域提供了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形成了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在研究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利用CiteSpaceⅤ工具,网络节点(Node Types)类型选择为引用文献(Cited Reference),数据抽取对象top50,设置时间分割(Time Slicing)值为1年,时间为2008—2018年。运行软件,得到CSCL研究的文献共引信息,导出被引频次大于30的文献信息,按作者出现顺序进行排序和统计,得到高被引文献信息表,再筛选被引频次较高的几位作者,相关信息如下。

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来自格里·斯塔尔(Gerry Stahl)教授,作为CSCL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创办了《国际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杂志,致力于协作知识建构和小组认知的研究与实践。格里·斯塔尔等人于2006年发表文章《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历史展望》,主要梳理了CSCL的发展历程,介绍了CSCL的主要研究问题、研究现状以及方法等,其中包括在线学习、小组学习和个体学习等方面与CSCL的关系,CSCL研究中学习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及其未来的研究发展等[1]。格里.斯塔尔教授在其著作《小组认知:计算机支持的协作知识建构》中提出了著名的小组认知理论,认为CSCL中知识的建构来源于小组成员间的协作互动,而非个人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因此,CSCL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小组整体的认知过程[2]。而小组的认知过程和个体的思维以及共同体的知识处理过程不同,需要采用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分析小组协作的知识建构[3]。

皮埃尔·狄隆伯格(Pierre Dillenbourg)的多项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主编了“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系列丛书,在CSCL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CSCL的研究进展》一文总结了20多年来CSCL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结论包含以下三点:第一,CSCL环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同伴间的协作;第二,情绪和动机会影响协作学习,而这恰恰被CSCL的研究者所忽略;第三,指出了CSCL研究的新趋势或挑战,即教师应该整合CSCL活动与教学设计[4]。文献《基于脚本的CSCL:协作学习与教学设计混合存在的风险》,指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合理的脚本能够激发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行为,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协作脚本能够融合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共场学习、计算机辅助学习等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管理学习时间,从而增强协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但另一方面,协作脚本过于细节化的设计,容易干扰真实的互动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协作交互可能成为程序化的固定操作,而不是真实的社会交互,还可能带来认知负荷和无目的交互等问题[5]。针对脚本合理设置的问题,文献《CSCL宏脚本的灵活性》进一步指出过于模式化的脚本会限制社会互动的发展,而简化的脚本又不足以激发学习者之间的社会互动,由此,提出了“灵活性的脚本”的概念,并从教学法的内在要求、技术或情境因素的限制方面,详细分析了教师和学生在设计和应用脚本时的注意事项[6]。

阿尔明.温伯格(Armin Weinberger)同样关注协作脚本的问题,《CSCL中的认知和社会脚本》一文指出概念化的认知脚本可以指定学习者的学习任务,社会脚本能够使学习者之间的社会互动结构化,两种脚本都能够促进协作学习,但不同的是,社会化脚本能使学习者从知识获取中充分受益,而认知脚本却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7]。另一篇文献涉及的是协作知识建构的问题,文章《CSCL中争论性知识建构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知识建构过程的多维分析框架,包括参与、认知、争论和社会模式四个维度,以期完善过程导向的教学服务,从而促进CSCL中的协作知识建构[8]。

弗兰克.费希尔(Frank Fischer)的文章《指导CSCL的脚本理论》认为脚本能够通过指定、排序和分配活动,以及设定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指导讨论和对话,帮助学习者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与他人的争论中形成新的观点,从而促进协作知识建构[9]。拉斯.科布(Lars Kobbe)则对脚本进行了系统的界定,认为协作脚本中包含的要素有参与者、活动、角色、资源和小组,脚本的设计应明确小组的任务分布、小组的成员构成,以及协作开展的步骤或流程[10]。

丹尼尔.萨瑟(Daniel D. Suthers)的文章《技术支持的主体间意义建构:一项CSCL的研究》也是CSCL研究领域的关键文献,对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CSCL经过前10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向不明确的问题。未来CSCL的关注点应融合个人意义建构和集体意义建构,即技术支持下的主体间性意义建构的研究。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应结合深描和设计的研究范式,以此呈现主体间性意义建构的动态演变过程[11]。

韦弗(B. De Wever)认为分析工具对CSCL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在线异步论坛编码工具研究》一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CSCL研究中所采用分析工具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选取了15种异步论坛分析工具作为分析样本,对其编码分类、理论基础、应用流程、信效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12]。

詹森.杰洛恩等人(Janssen Jeroen)的文章《参与过程可视化能否提高CSCL情境的学习效果?》从参与过程可视化的角度入手,旨在提高CSCL情境下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会影响协作学习的效果,通过把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进行可视化地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13]。

萨纳.贾维拉等人(Sanna Jarvela)认为在CSCL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发展和完善一系列的调节技能和策略,《CSCL的新趋势:调节学习》把调节学习理论引入CSCL研究[14]。CSCL中的调节学习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小组成员的self-regulation(自我調节学习,调控自己的行为、认知、情绪和动机等),co-regulation(组员之间的协助调节学习,帮助他人实现自我调节),social shared regulation(小组的社会共享调节,监控小组协作共享产生的新知识)[15]。研究表明,深刻的情感投入、良好的协助调节策略对小组的最终表现具有积极的影响[16]。

卡雷尔.克雷金(Karel Kreijns)等人发表的《识别CSCL环境中社会互动的误区:回顾研究》指出CSCL的关键在于有效的社会互动,但不少人对当前社会互动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如认为社会互动会自动地发生,把社会互动的目的限制在认知方面,忽略了小组成员间亲密社会关系的建立和良好印象的形成等,而这些认识的误区可能会给社会互动带来消极的影响。文章进一步提出了避免这些误区的建议,如采用协作学习的方法、构建网络互动环境、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提高社会存在感等[17]。

四、 CSCL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借助CiteSpaceⅤ软件,网络节点类型选择为Keyword(关键词),其余设置不变,运行软件得到高频关键词信息,从运行结果中导出频次大于30的关键词。在关键词共现分析中,共现频次越高,在研究中的关注度越高,以此体现其在整个研究领域网络中的重要地位。结合高频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可将CSCL领域的热点研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技术支持协作研究、协作交互过程研究、协作知识建构研究。

技术支持协作研究。主要包括“Collaborative learning(协作学习)”“Technology(技术中介)”“Tool(工具)”“Script(脚本)”等。CSCL利用技术工具,如计算机、移动设备、网络学习平台、知识论坛等,来促进社会互动、可视化交流过程、评价学习效果等。伴随着技术中介的发展,诞生了许多的新技术、新工具,并不断地应用于CSCL的研究与实践,如AR、VR等,可以更好地促进CSCL的发展。马查(Matcha)等人探索了AR技术在CSCL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自然交互呈现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包括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小组成员之间既有现实的互动,也有虚拟的互动,但更多地依赖于现实的对象而非虚拟的对象,结果表明AR技术能够有效地支持小组协作学习[18]。在提供教学支持方面,协作脚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脚本既可以是教学设计方案中粗略的活动步骤,也可以是存在于活动分层中的具体流程,这两种类型的脚本分别称为宏脚本(macro script)和微脚本(micro script)。纳路茨(Noroozi)等人的研究表明交互讨论脚本能够促使学习者解释、批判、有意义地提问、建构论点、系统论证,从而促进辩论性知识的建构[19]。虽然技术或脚本的目的在于促进协作中的社会互动,对协作学习的效果可以有较好的改观,但是,工具不应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核心问题在于学习者如何在协作中进行交互和学习。技术或是脚本的设计和应用需依据情境而做出灵活的调整,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协作交互过程研究。主要包括“Student(学生)”“Participation(参与)”“Performance(表现)”“Achievement(成就)”“Motivation(动机)” “Discourse(会话)”等。在CSCL中,协作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习者中心的学习过程,知识的获取是通过小组的互动学习,而不是个别化的学习,强调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协商对话,从而完成协作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不同特征的学习者的参与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讨论的过程中,女生的话语量比男生多,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习者话语量也较多[20]。研究还表明,小组成员的数量与学习者的参与度相关,小组成员数量少能带来更高的参与率,并对学习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21]。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是协作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促进小组的社会互动,提高学习者之间的会话质量。王淑玲等人研究发现,互动行为的质量与协作学习的效果具有正相关关系,互动行为的数量而非质量决定着小组的学习效率,投入于复杂的协作过程、分享更多的认知观点可以获得更好的表现[22]。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讨论与对话,相关研究将同步在线会话模型分为九类,这些模型显示了不同的学习者如何开展协作互动,以及学习者如何在持续的互动中经历成功或者失败[23]。

协作知识建构研究。主要包括“Knowledge(知识)”“Knowledge Construction(知识建构)”“Argumentation(争论)”“Community(共同体)”等。知识分布于个体之间,受社会互动的影响,在争论和协商的迭代过程中生成,因此,知识建构指的是知识在对话的境脉中被充分利用、分享和累积的过程[24]。知识建构的过程十分强调共同体的作用,要求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要分享观点,并不断地改进观点,为达成集体知识建构的目标做出有价值的贡献。研究表明,学习共同体能促进学习者实现深度学习[25],还能确保学习者之间的及时交流,提高小组成员之间协作互动的频率,从而保证学习者以及整个学习共同体具有高水平的学习投入[26]。但研究也表明,CSCL环境中协作知识建构虽然发生了,却难以完成高水平的知识建构[27]。通过对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行为和策略进行分析发现,高水平知识建构的小组在分享观点的过程中表现出更能够相互妥协的特点。小组成员之间的争论性对话与问题解决导向的任务能够帮助产生持续性的高水平协作知识建构[28]。另外,教师在强化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在协作活动中提供及时的教学指导,能够帮助学习者形成假设、提供文本、做出解释、描述观察,从而完成高水平的知识建构[29]。

五 、结论与反思

本文梳理了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CSCL研究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Ⅴ可视化工具,从被引文献信息、关键词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Stahl、Dillenbourg、Weinberger、Kreijns等学者早期研究的相关文献作为关键性文献,为CSCL的研究奠定了知识基础。他们的理论与思想对CSCL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包括支持协作的脚本、激发社会互动的策略、分析知识建构的框架、小组认知理论、调节学习理论等,扩展和深化了CSCL的研究范畴。这些经典的文献和著作在后续的研究发展中仍被时常引用,成为CSCL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重要观点。研究的热点主题则主要体现在技术支持协作研究、协作交互过程研究、协作知识建构研究三个方面。

首先,技术的使用能够促进协作学习,尤其高精尖的技术能带给学习者更好的学习体验以及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地给学习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在CSCL的研究与实践中,技术并不是核心,技术只是镶嵌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螺丝或润滑剂,不同的学习活动需要不同的技术服务。因此,关键在于做好协作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合理采用技术支持学习活动或解决教学设计的问题。

其次,CSCL强调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介工具能引导互动的开展,无论是直接导向的脚本工具,还是非直接导向的群体意识工具,其目的在于保证小组成员能够进行对话和交流。只有在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社会互动才可能发生。但是,人的行为由思想和意志决定,发生在社会互动中的对话和交流并不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学习者必须经过思考、反省,虛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进行正确的表述,才能达到社会互动的效果。因此,社会互动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并运用各类学习管理策略,尤其是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只有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做到自我调节学习,才能帮助他人进行学习调节,进而实现社会共享调节。

最后,CSCL环境下,学习者通过各种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协作知识建构。它要求共同体中的个人积极地分享观点,与他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并使共同体思想和观点达成一致,生成新的知识,实现协作知识建构。但真实的协作过程中,不同的学习者从中受益程度不同,甚至于知识建构水平难以达到较高的层次,不利于持续地开展知识建构。因此,高水平的知识建构还需要加强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1]STAHL G,KOSCHMANN T,SUTHERS D.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SAWYER R K.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855-862.

[2]STAHL G.Group Cognition:Computer Support for Building Collaborative Knowledge[M].Cambridge:MIT Press,2006.

[3]柴少明,赵建华,朱广艳.学习科学进行时:从个体认知到小组认知[J].中国电化教育,2010,(5):1-5.

[4]DILLENBOURG P,JARVELA S,FISCHER F.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o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M]// BALACHEFF N.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Dordrecht:Springer, 2009:3-19.

[5]DILLENBOURG P.Over-scripting CSCL:The Risks of Blend-  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ith Instructional Design[M]// KIRSCHNER P A. Three Worlds of CSCL:Can We Support CSCL?Heerlen:Open Universiteit Nederland,2002:61-91.

[6]DILLENBOURG P,TCHOUNIKINE P.Flexibility in Macro-scripts for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S0266-4909),2007, 23(1):1-13.

[7]WEINBERGER A,ERTL B,FISCHER F,et al.Epistemic and Social Scripts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Instructional Science(S0020-4277),2005,33(1):1-30.

[8]WEINBERGER A,FISCHER F.A Framework to Analyse Argument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Computers and Education(S0360-1315),2006,46(1):71-95.

[9]FISCHER F,KOLLAR I,STEGMANN K,et al.Toward a Script Theory of Guidance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0046-1520),2013, 48(1):56-66.

[10]KOBBE L,WEINBERGER A,DILLENBOURG P,et al. Specifying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on Scrip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S1556-1607),2007,2(2-3):211-224.

[11]SUTHERS D D.Technology Affordances for Intersubjective Meaning Making:A Research Agenda for CSC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S1556-1607),2006,1(3):315-337.

[12]WEVER B D,SCHELLENS T,VALCKE M,et al.Content Analysis Schemes to Analyze Transcripts of Online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Groups:A Review[J].Computers & Education(S0360-1315),2006,46(1):6-28.

[13]JEROEN J,ERKENS G,KANSELAAR G,et al.Visualization of Participation:Does it Contribute to Successful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Computers & Education(S0360-1315),2007,49(4):1037-1065.

[14]JARVELA S,HADWIN A F.New Frontiers:Regulating Learn-  ing in CSCL[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0046-1520),2013,  48(1):25-39.

[15]JARVELA S,HADWIN A.Promoting and Researching Ada-  ptive Regulation:New Frontiers for CSCL Research[J].Com-  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0747-5632),2015,(52):559-561.

[16]ZHENG L,HUANG R.The Effects of Sentiments and Co-regulation on Group Performance in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Internet & Higher Education(S1097-7516),2016,(28):59-67.

[17]KREIJINS K,KIRSCHNER P A,JOCHEMS W.Identifying the Pitfall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A Review of the Research[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0747-5632), 2003,19(3):335-353.

[18]MATCHA W,RAMBLI D R.Exploratory Study on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Augmented Reality in Science Learning[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1877-0509),2013,(25):144-153.

[19]NOROOZI O,WEINBERGER A,BIEMANS H J,et al.Facilitating Argument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hrough a Transactive Discussion Script in CSCL[J].Computers & Edu-cation(S0360-1315),2013,61(5):59-76.

[20]PRINSEN F,VOLMAN M L L,TERWEL J.The Influence of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on Degree and Type of Participation in a CSCL Environment[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 chnology(S0007-1013),2007,38(6):1037-1055.

[21]SHAW R S.The Relationships among Group Size, Participation,and Performance of Programming Language Learning Supported with Online Forums[J].Computers & Edu- cation(S0360-1315),2013,62(3):196-207.

[22]WANG S L,HSU H Y,LIN S S J,et al.The Role of Group Interaction in Collective Efficacy and CSC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S1176-3647), 2014,17(4):242-254.

[23]FU E L F,AALST J V,CHAN C K K.Toward a Classification of Discourse Patterns in Asynchronous Online Discuss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S1556-1607),2016,11(4):441-478.

[24]MURAT O.Cultural Ways of Constructing Knowledge: The Role of Identities in Online Group Discuss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S1556-1607),2016,11(2):157-186.

[25]CHAI C S,TAN S C.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for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A Knowledge-building Approach[J].Teachers College Record(S0161-4681),2009,111(5):1296-1327.

[26]SANCHEZ R A,CORTIJO V,JAVED U.Students’Percep- tions of Facebook for Academic Purposes[J].Computers & Edu- cation(S0360-1315),2014,70(70):138-149.

[27]SCHELLENS T,VALCKE M.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Groups:What about the Impact on Cognitive Processing?[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0747-5632),2005,21(6):957-975.

[28]SHUKOR N A,TASIR Z,MEIJDEN H V,et al.Exploring Students’Knowledg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Discussions Using Sequential Analysi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S1176-3647),2014,17(4):216-228.

[29]RAIJA H,KIMMO O.Collaborative 3D Learning Games for Future Learning:Teachers’Instructional Practices to Enhance Share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mong Students[J].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S1475-939X),2014,23(1):81-101.

(責任编辑 孙志莉)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
增强感知 领悟数学
学生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过程”“情感”的巧妙融合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关注活动体验助力知识建构研究
高三英语阅读课体裁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分析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研究
知识建构型翻转课堂典型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