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燕
摘要:文章针对小学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教学现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不断优化提问的内容和形式,让课堂提问更有启发性,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教学策略
综观目前小学阅读教学课堂,课堂提问存在一些误区,如问题太琐碎、太困难、太容易等,这些无效提问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何优化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一、大道至简,以少总多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多且零碎,主要原因是把文本的原生价值当成了教学价值,对文本的解读不够精准,对学生的学情把握不到位。教师要树立“大道至简”“以少总多”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师要处理好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感知与品味细节的关系。根据文本的文体特征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围绕文本的重、难点,优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个主问题或一组问题链,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时,笔者紧扣题眼“发愤”一词,以此为突破口,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走进司马迁崇高的精神世界。笔者启发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初读文本: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如何发愤?结果如何?整体感知文本主要内容。在精读文本时,笔者引导学生聚焦司马迁“发愤”的细节描写,透过“一定要”“尽力克制”等关键词语,潜心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坚韧不拔和志存高远的品质。上述教学环节,笔者设计的问题是简约的,走出了烦琐分析的泥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突破教学难点自然水到渠成。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紧扣文本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词、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主问题,为学生整体感悟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难易适中,巧妙引导
问题难易程度的标准以全班大多数学生能回答为宜。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简单,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学情,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就能准确回答。这样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思考与表达中体验学习和求知的快乐。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学情,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呢?(1)准确解读文本,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思维水平,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权衡问题的难度系数;(2)巧妙引导。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在图文结合体会情境环节中,如果让学生回答:这家人分别在干什么?这样的问题简单而表面化,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变换提问的角度:从哪里能够看出这家人的安宁和幸福?问题角度的变化提高了问题的思维含量。学生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要认真观察图片,结合词意,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和体验,这样才能走进词所蕴涵的境界。
教师除了要预设难易适中的问题,还要根据课堂学情,灵活调整问题,既可以把主问题细化为一个问题链,又可以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三、变换角度,启发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从不同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根据课堂学情灵活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努力使提问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教师可以适当变换提问的角度,旁敲侧击,迂回提问,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笔者仍以《清平樂·村居》这首词为例,在引导学生理解“无赖”一词的含义时,笔者没有直接提问,而是变换思考角度,让学生讨论:小儿子无赖,大家为什么喜欢他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新鲜,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动力。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不仅理解了“无赖”一词的古义,还发挥想象,把小儿子可爱的动作和神态描绘出来了。这种迂回提问变换了角度,曲径通幽,一箭双雕。
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提问,通过巧妙、灵活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以生为本,鼓励质疑
在阅读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其实,教师可以解放思想,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题目或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尊重、鼓励与指导。对于精彩问题要及时肯定,做好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与梳理,不断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
例如,孙双金老师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对于“小”的问题,执教教师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对于“大”的问题,执教教师让小组代表把问题写在黑板上。经过交流,一共总结了如“老人为什么说扫山不累?”等六个问题。执教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板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接下来,执教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这些问题,从中找出最主要的问题,开展阅读探究,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自主质疑和教师提问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不断优化提问内容的形式,让问题更有启发性,就能够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徐丽霞,对小学阅读教学“三无”问题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