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现今,不少老师甚至是学生对语言描写的重要性都有很清楚的认识,但是真要描写一段人物对话,学生的习作往往令人失望。一是对话形式比较单调,多是“我说”“他说”“妈妈说道”等;二是从人物对话的内容看不出人物的心情,更体现不出人物的身份、年龄和个性;三是从这些对话描写中,读者感受不到当时交谈的氛围。
如何让语言描写的知识“精准落地”,让教师教得清晰,学生学得明白、轻松?
一、语言——照出人物身份的镜子
好的语言描写犹如一面镜子,它能清晰地映照出人物的形象,揭示人物的身份。因此,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便成为习作中老师常提出的一个要求。
如何就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以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的课文《负荆请罪》为例,笔者进行了一次尝试。这是一篇多幕剧,教学时,我把它作为学写剧本的蓝本,安排了一个仿写训练。选择的是《小学语文阅读空间》上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要求将文章的第四至第七自然段,秦王和蔺相如在大殿上交锋这部分内容改写为剧本。指导时,我明确地提出了人物对话要符合身份这一要求,但在批阅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发现这仍是最大的问题。苦思之后,讲评课时,我从以下几个步骤对学生进行点拔:
(一)回忆影视剧和课外阅读内容,解决人物专用语言的问题
先出示学生习作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回忆看过的电视、电影、历史书籍,想想有什么专用语言符合这些人物的身份。很快,诸如寡人、蔺大夫、爱卿、美人等专用语被一一列举出来,学生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对比之下也明白了自己写作中的失误。
(二)教材引路,读懂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
第一步,让学生分读课文的两幕戏剧,分别理清人物在每一幕剧中的身份。虽然蔺相如在两幕剧中都是赵国上卿,但在每幕剧中,他的身份还是有些微的区别的。第一幕他是和自己的门客韩勃对戏,主人对客卿,语言耐心。第二幕他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僚廉颇,身份平等,所以说话宽容谦让。第二步,让学生学习韩勃和廉颇的语言。韩勃身为门客,一心为主,所以主人被辱后说话愤愤不平。廉颇为一员武将,说话直来直往,爽直磊落。因为是古人,所以说话时带着文绉绉的感觉,语言比较书面化,连武将也不例外。
(三)探讨剧本中人物的身份特点
秦王,战国霸主,威武霸气,强取豪夺。蔺相如,赵国使臣,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侍卫,言语有礼,恭敬十分。
(四)习作对比,向同伴学习,取长补短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若转换成人物的语言,该怎么说,还可以怎么说,能说得更贴合人物的身份。学生在探讨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得提高。
学生掌握了这些较为精准的策略性知识后,心里有了底气,写作有了支持,他们循阶攀升,修改的习作面貌焕然一新。
二、语言——映出人物心境的倒影
场合不同,人物的心境、心情便会不同,语言的表达也会不同,因为“言为心声”。严肃的场合,话语一般应庄重;个别人之间开玩笑,则可以幽默风趣些;兴高采烈时,人说起话来快言快语;懊丧时,人的语调又会缓慢低沉。当然,与之相反,用得好也会产生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如何引导学生在语言描写时表现心境,提高语言表现能力?利用《爱之链》课后练笔(以“乔依醒来……”为开头续写一段话),我进行了一次专题训练,并着重进行了作前指导。
首先,明确要求:只写乔依醒来后,夫妻问的对话。
其次,强调以乔依妻子在文章结尾所说的三个字“好起来”为两人的主要心境,着力进行描写,营造出温馨、幸福的氛围。
再次,针对学生习作中最困难的一点“两人谈哪方面的内容能体现好起来的心理氛围”进行探讨交流。学生们集思广益,有的说可能会谈到孩子,这是一个代表希望的新生命;有的说可能会谈到那位好心的留下钱的老妇人,让人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有的说还可以是早晨甜蜜的问候,家常却暖人心;还可以是妻子的鼓励,会给乔依动力……
“他们面对面坐在餐桌旁,乔依喝着妻子准备的热牛奶,精神好多了。妻子关心地问:‘乔依,感觉怎么样?’‘嗯,睡了一觉,舒服多了。”’
“乔依凝视着正温柔地看着他的妻子:‘孩子昨天有什么动静,调皮不调皮?你挺着大肚子还要经营餐馆,累不累?’妻子摸了摸肚子笑着说道:‘哪个做妈妈的不累?都是这样过来的。这孩子呀,准是个男孩,特调皮,你听听他又在踢我的肚子了。’乔依走到妻子跟前蹲下身,侧着脑袋,幸福地靠着妻子的肚子听了又听。”
透过这些精彩的语言,文中人物身影变得立体,心境毕现,情意动人,温暖人心。
总之,成功的语言描写,应该给读者带来的感受是:难忘的不是语言,而是人物。
(作者单位:无锡市洛社镇雅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