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谭尚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扬州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专项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摘 要:《茶花女》是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该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巴黎,描写了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而《舞姬》是森鸥外以自己在德国留学的经历为素材所写的小说。《舞姬》发表于1890年,是森鸥外自身感情生活缩影的描写。两篇小说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并且其表现的主题、文章的情节、人物形象都有相似。笔者通过两篇小说的比较,以期加深对小说人物形象及其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茶花女;艾丽丝;对比;悲剧
作者简介:谭尚(1994-),男,江苏省淮安人,扬州大学日语语言文学2017级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0--01
一、《舞姬》与《茶花女》文学形象的比较
《舞姬》描写的是一个日本青年官吏在德期间,受到西方思想冲击,逐渐产生自我意识,并与一个舞女萌发了自由爱情,最后却舍弃爱情,回归官场,选择功名的故事。《茶花女》讲述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如白茶花那般美丽纯洁的少女被摧残至死的悲剧故事。
舞姬与茶花女是世人熟知的女性形象。两者有许多相似:二人身世悲惨,甘心为了爱情舍弃一切,但她们却善良、隐忍。她们相似的性格与美丽的外貌也为她们相似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小说中对上等人的品格的描述常常是自私丑恶的,而社会底层的下等人却是善良高尚的。笔者通过女主人公的外貌与性格,社会地位及对爱情的态度等方面对舞姬与茶花女的文学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艾丽丝有过人的美貌,虽然家庭贫穷,但为人本分,洁身自好。其次,艾丽丝社会地位虽不高,但她对爱情忠诚,对丰太郎有深刻爱恋及依赖。艾丽丝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舞女,她是与传统形象中贫困潦倒从事舞女工作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茶花女》的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一个外貌倾国倾城、性格放荡不羁、混杂在上流社会中的“名妓”。比起对玛格丽特绝世外貌的描写,小说更注重玛格丽特性格及其品质的描写。茶花女虽出身卑微,但能决绝地拒绝诸多男人的纠缠,显示了其高尚的自尊。但是,玛格丽特是一位身世悲惨的最底层女性。在当时的男权社会里,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存在,妓女只是供腐朽阶级人物玩弄的商品,她们的命运注定悲惨。
玛格丽特对于爱情十分坚定。她受够了金钱、美色交易,为了奥尔马愿意彻底告别过去,她对于纯洁爱情的向往令人感动。在她看来,财富远不能和奥尔马的爱情相提并论。但为了保护奥尔马家族的名誉,玛格丽特放弃了她来之不易的爱情。她期望以这种方式来洗涤自己的灵魂。
二、作品悲劇原因比较与分析
艾丽丝和茶花女两个悲剧的导火线都是金钱。金钱是她们命运的转折点。艾丽丝在父亲死后,因为没钱埋葬父亲,无依无靠中遇到了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丰太郎。艾丽丝的母亲从开始到最后也都是因为金钱才接受了丰太郎。
而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因为穷困潦倒的生活堕落为妓女。奥尔马为追求茶花女,卖掉了母亲留下的房产,偿还茶花女的债务,因此奥尔马的父亲找上门来。玛格丽特因为不想破坏奥尔马的前途和他家庭的幸福,就默默地离开了奥尔马。而奥尔马认为是由于金钱和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使玛格丽特背叛了他们的爱情。
实际上,上述都不足以构成他们的悲剧。处于社会底层的舞姬和玛格丽特她们所爱的丰太郎和奥尔马都是有产阶级的子弟。金钱、门第、名誉,是有产阶级对所谓道德的婚姻提出的准则。他们所允许的婚姻的第一准则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双方家庭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门当户对,与一般平民百姓家庭联姻尚不能被允许,更何况在社会底层的艾丽丝和玛格丽特呢?
舞姬的爱情悲剧具有必然性。当时正值明治维新初期,西方文明剧烈冲击着闭关锁国的日本,日本政府也开始效仿和学习欧美。去德国留学的鸥外熏陶在西方文化中,渐渐地产生了自我意识。但当时的日本不支持个人自由。艾丽丝和丰太郎之间巨大的地位差别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也难有圆满结局的。
虽然舞姬与茶花女的悲剧内容不同,但造成她们悲剧的社会根源却相同。统治阶级的思想都约束着社会的思想,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们,则被整个社会看成是罪逆深重的人。虽然她们有形式上的自由,可是实质上她们仍处于社会底层。就当时的时代来说,妓女爱上有产阶级子弟,本身就是悲剧的开始。
三、结语
两篇小说都以悲剧结尾,都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爱情悲剧的背后文明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当时的社会制度。虽然自由民主力量正在崛起,但是封建保守的社会依然有绝对力量。两部作品的过人之处在于发掘了女主人公们的美好精神世界和高尚的人格。舞姬是对逝去的爱情的一首挽歌。森鸥外通过舍弃爱情来追求功名,反映了日本明治时代的根本矛盾。小仲马在作品开始以及结尾都指出写这样的作品和风月无关,为的是要让世人看到,人们以为肮脏的灵魂中,也有无比纯净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森鸥外.森鸥外全集第一卷[M].筑摩书房.1962.
[2]小仲马 著,王振孙 译.茶花女[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王晓康.茶花女悲剧的原因分析[J].大众文艺.2014.
[4]宋改新.污泥种开放的圣洁话——杜十娘、辛瑶琴和茶花女比较[J].阴山学刊.1994.
[5]杨元元.《舞姬》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借鉴与突破[J].古典文学. 2015.
[6]赵文珍.森鸥外《舞姬》中的功名与爱情[J].文学评论.2011.
[7]李丹蕊.爱丽丝与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