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元
摘要:本文摘取了近两、三年发生的几起与大学生有关的真实的网络事例,从网络道德教育的角度逐一进行分析,并据此归纳了四个方面有关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以期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警醒和重视。
关键词:高校;网络;道德
根據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8.29亿,其中20-29岁年龄组的网民比例最高 ,达到26.8%。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是这个年龄段里最活跃和最重要的群体。他们对新知识和新技术充满热情,善于思考。他们对互联网的接受和依赖以及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都超过以往几代人。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的网络问题行为也随之而来,如网络暴力、网络成瘾、甚至网络欺诈等在高校校园里时有发生。如果这些大学生的网络问题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发生扭曲,这是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整体发展的。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与大学生相关的一些典型网络案例,旨在促进高校教育者们深入思考,从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网络道德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消费观。
※魏泽西事件。 2016年5月1日,一则微信在朋友圈中得到快速转发。文中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大学生魏泽西两年前检查出晚期滑膜肉瘤,他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了北京武警总队第二医院,并在该医院花费近20万元医疗费后仍不治身亡。魏泽西事件中最突出的教育问题应该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缺失。面对庞大、混乱和无序的网络信息,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具备怀疑能力和辨别能力,并且必须学会区分和判断。在这起事件中,魏则西本人对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盲从是一个主要因素,但他所在高校的网络素养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这一悲剧的间接因素。
※“洁洁良”事件。 2018年4月23日,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对田佳良同学处理情况的通报》。通报说厦门大学研究生田家良在新浪微博上以“@洁洁良”为名发表的“辱华”言论,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同年9月1日,厦门大学宣布田佳良被开除党籍并退学。田佳良是厦门大学2015年毕业生党支部书记。她拥有高学历和良好的政治面貌。然而,她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言行表明她的价值观已严重扭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此“优秀”的她,为什么在虚拟世界如此“无所顾忌”?这一事件事实上暴露出高校对高学历在校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长期以来,高学历在校学生这一类人群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容易忽视的一类道德教育工作,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学校和学院两级党委、导师等仅仅只是看到了她现实生活中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努力的一面,而对其在虚拟世界中失德的言行不得而知,但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言行须谨慎,这起事件的后果很严重,教训极为深刻。
※山东高校的网络暴力事件。2018年5月,山东某大学的一名高年级男生与本校一名低年级女生谈恋爱,未果,该男生心生报复,在学校公开场合披露了一系列关于他前女友的个人信息,如个人姓名、班级、照片、网易云音乐账号和微博账号等。该女生的网易云音乐、微博账户在两小时内增加了近100名粉丝。有人关注后竟发来私信不怀好意地说“哥们,你火了”、“这么心机婊,怎么不去死”。在网络和现实的双重压力下,女生的情绪一度失控,甚至给辅导员发来“我活不下去了,我要去找***,他毁了我的一切,我要杀了他”等过激言语。
这是一起典型的高校网络暴力事件,起缘于高校学生间的一场极为普通的没有成功的恋爱,但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名誉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大学时代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网络的从众性、非理性和极端性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三观”是一种冲击甚至是毁灭,使他们变得是非界限不清并在情感上变得冷漠和缺乏同情心。
※大学生争当业余“网红”。近年来,为了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各种在线直播媒体已经开始盯准大学生这个群体。一些在线直播公司在暑假前直接去学校招收大学生。他们承诺,大学生每天只需要在镜头前表演两个小时就可以赚取数千元,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在暑假中参与。这些公司要求学生首先发送照片和视频。一些公司甚至说,如果他们身材“超级棒”,每月赚1万元并不是难事。然而,一些学生在与公司分享佣金后发现他们的月收入仅为200至300元。
梦想当“网红”并“一播成红”事实上是少部分在校大学生现实版拜金主义思想在网络上的延伸和翻版。其光鲜亮丽而又美其名曰的“高收入”吸引了不少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参与其中。她们梦想依靠颜值就能挣大钱,不再想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勤奋努力的工作来获得稳定的收入,急功近利的结果是个人经济的损失和学业的荒废。
※被抖音“绑架”的大学生。有学生自诉说自从下载了“抖音”,同学们从一起泡图书馆、逛操场,变成了一起躺着刷抖音,对着手机屏幕傻笑,宿舍群变成了互相分享“抖音”的平台。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事变成了刷“抖音”,睡前最后一件事也是刷“抖音”。他们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哈哈笑过后,留下的却只是无尽的空虚。
据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5.76亿和4.84亿,使用率分别为73.9%、69.5%和58.4%。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随着短视频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最爱,短视频网络沉迷成为大学生继网络游戏沉迷后的另一类新型网络沉迷。这一类沉迷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更多,也更具有隐蔽性,如果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加以重视和引导,这类沉迷会严重消耗他们的体力,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最后导致大学生们学业的失败和精神世界的荒芜。
上述真实案例发生在高校和当代大学生中,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热议。同时,它们也应引发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正如著名媒体大师麦克卢汉所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无疑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对人们说来还是陌生的人类生活新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人们原有的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大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社会知识精英,他们在大学期间所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对他们今后的漫漫人生旅途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必修课中增加网络道德认知的内容。网络道德认知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使他们批判性地思考网络社会道德问题,正确对待网络交往,培养他们对于网络道德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的能力。高校网络德育应适应当代网络媒体的发展在思想政治必修课或形势与政策课中增加网络德育内容,由德育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进而完善和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丰富德育授课内容。例如,可以从大学生网络道德不端的典型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思考,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水平。
二、加强开展大学生网络法律知识教育。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道德建设需要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也要同时进行。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 》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很多在校大学生由于专业受限或忙于学业并不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高校可以通过授课和讲座两种形式开展教育。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开设有关网络法律知识的通识课进行系统讲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进行正面的引导,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与所在社区的公安机关联系,邀请他们的工作人员进校讲座,通过一些网络行为失范或违法犯罪案例,以不遵守网络规范会产生的不良恶果,给大学生以影响和警示,預防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违法犯罪,同时也能有效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很重视个人道德的修养,其中古代君子特别强调独处时的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居处的时候,能谨言慎行,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事实上,互联网世界是一个考验人类独处时道德水平的最佳点。一些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能够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友善,但在网络交往中往往流露出自私、贪婪的一面甚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因此,在网络媒体平台上交流时,首先大学生要约束自己的欲念和行为,遵循网络道德规范,自我修炼,自觉地做到“慎独”。
四、利用自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媒介素质,引导大学生健康参与校园甚至社会中的活动,形成良好的行为。因此,高校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并根据本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通过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反映社会正能量的信息,树立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的榜样,避免大学生陷入网络中的迷茫。
总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贴近大学生主体,内容要新颖、丰富并不断补充和更新,方式要灵活,要学会运用自媒体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这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在网络社会中所要面临的新的重大的课题,值得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兴宏.网络伦理学概要[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06):40
[2]胡燕.“慎独”的概念清理及其德育涵义[J].大学时代,2006(08):26-28.
[3]良心怎能“外包”[N].渭南日报,2016-5-13
[4] CNNIC: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2-28).http://www.199it.com/archives/839540.html
[5] 搜狐网.被抖音攻陷的大学生[EB/OL].(2018-07-30). http://c.360webcache.com/c?m=bd1a64aa2d6fa3f875083325c4bc7e71&q=%E8%A2%AB%E6%8A%96%E9%9F%B3%E6%94%BB%E9%99%B7%E7%9A%84%E5%A4%A7%E5%AD%A6%E7%94%9F.&u=http%3A%2F%2Fwww.sohu.com%2Fa%2F244239274_634274
[6] 观察者网.网络主播公司盯上大学生:暗示要身材火爆 承诺月入万元[EB/OL].(2018-07-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283888180444211&wfr=spider&for=pc
[7] 凤凰网:厦门大学通报田佳良事件处置情况:开除党籍、退学 [EB/OL].(2018-09-02).http://news.ifeng.com/a/20180902/60006848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