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愈加受到重视。本文就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點,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模式,营造宽松、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通常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是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数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创新思维能力是能够使学生独立发现、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思维能力,以数学观点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知识点与理论的理解也会更加容易。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时,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与相应的思维,才能使学习效率得到保证。而创新思维能力正是适应数学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创造轻松的数学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完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创造轻松愉悦的数学教学氛围十分重要,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力量,也促使其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首先,数学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课堂互动,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为提高其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其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保持微笑,可缓解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最后,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为学生讲解数学问题,可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总之,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兴趣以及自信心
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兴趣是其动力,自信心则是其支柱。这三点的培养不仅仅针对数学教学,在其他课程中同样重要。老师可利用外界的新鲜事物与课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产生创新意识,进一步对相关课程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学会鼓励学生,使其对学习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建立在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知识讲述过程中,要注重时间的安排,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其对教师刚讲述内容进行揣摩与思考,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针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或有质疑的地方,学生可以大胆地向教师提出来,这样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锻炼了其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减少了传统数学课堂中“随大流”等情况的发生频率。
(四)数形结合,强化思维深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教师应该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时候运用数学思维。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抽象的概念进行良好的联想,并使学生能够进行良好的思考,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图形进行,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让学生对公式进行死记硬背,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性,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将长方形进行展示,并在黑板上画下长方形,并将长方形的周长等于四个边之和进行实际演示,在演示之前让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五)增加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已有教具让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并且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多动脑、动手。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研究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讲解习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动手操作,最后由教师指出易错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并认识到问题的实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数学的奥妙以及做题的喜悦感。
(六)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七)学生在养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种思维能力,通过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有更加主动的学习意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锻炼。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知识点与数学理论的讲解时,可以多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以数学理论与自己的思维和方法进行解题,这一方式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运用,使创新思维能力更加具备实用性。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创造轻松点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强化思维深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以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王春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86.
[2]何书飞.对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创意思考[J].才智,2019(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