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李莉
摘 要:新课改政策逐步深入,致使化学教师的教学要求随之提升,尤其重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因而,教师教授化学内容期间,应当由其关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化,借此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教师通过“活动元”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体验化学知识探究的过程。教师需要以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根本,使其具备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要求学生大胆探究,培养其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
关键词:活动元;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应用
教师开展“活动元”教学活动,意在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在进行相应活动的知识探索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知识探究。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领路人,应当不断鼓励学生针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借助相应的问题研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有效解决化学问题,使得化学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充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习惯,结合“活动元”的化学教学模式,切实提升自己的化学教学有效性,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活动元教学概念的认识
“活动元”是指为教师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有效实施与之相对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教学中,应确保学生对化学基础概念的熟知,并应重点关注“教学目标”的明确过程。当教师能够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时,才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元”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而教师结合需要教授学生的化学知识内容,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化学教师需要格外注意,自己指导学生学习开展化学“活动元”教学时,需要明确相应的活动方向,而后才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因为,“活动元”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某一阶段学习任务,或是若干个学习任务的集合,而必须进行的独立性学习探究活动。假如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认知不够明确,对应的教学活动流程就不够明确,便会导致接下来的教学探究没有响应的理论依据。失去了原本化学知识探究的目标,必然会致使学习探究效果的下降。如此一来便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阶段,就充分回归教材内容,深度剖析和解读教材的重点知识,结合教辅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设置,最终帮助学生有效明确教学目标。
二、活动元教学特点的应用
1.创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并在结合“活动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故而,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时,需要起到烘托化学课堂氛围的目的,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师教授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内容时,便能够按照目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创设与之对应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在课程导学阶段,教师为学生进行问题化的教学情境创编,通过为学生们展示位于意大利“死狗洞”神秘事件调查视频,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对应的未解之谜能够迅速提升学生对于事件本身的关注度,结合学生的疑问和猎奇心理,教师能够通过视频走向和及时的问题引导,有效牵引学生的知识探究方向。学生对于教师创设的问题化情境特别感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认知水平。教師使用这些视频资料为学生介绍相应的化学问题,可以指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思考,切实增强学生对于该部分知识的理解水平。
2.有效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上,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为学生指明学习化学知识的方向。在教师看来,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做到合理、适当,因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同时还需理解学生学习中做出的努力。
例如,教师教授学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时,能够结合相应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对于该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力。因为该部分知识内容和整个制取过程相对复杂,所以教师教授该部分知识内容时,需要为其讲解众多知识点。故而,教师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要点的讲解和巩固,为学生申明制取氧气的实验器材搭建过程和注意要点。经过完整的实验教学后,由学生牢记“查、装、定、点、收、离、熄”的实验关键点,最终复刻教师的实验过程。教师在旁边进行观察,对学生进行适时积极的评价,从而起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创设活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组织“活动元”教学活动时,其基本形式需要根据从教师到学生再到教学内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之后,制定有效的课堂活动方案,用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在组织相应的探究性活动时,教师应当根据目前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和知识内容的结合点,并按照学生学习的习惯进行知识的深层教学。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时,就能够按照学生日常知识学习的状况,为其布置相应的知识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燃烧现象进行探究。学生们从“燃烧的必要条件有哪些”到“燃烧能够使物质变少吗?”遭到“如何解释燃烧现象?”等。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和活动研讨,使他们逐渐理清燃烧的必要条件:氧气、可燃物、燃烧点。而后,教师适时提问“镁条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是否能燃烧?”,进一步指导学生展开实验,并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所有问题的质疑精神,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活动元”的教学方法,重点关注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施行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谢纯.利用探究实验促进初中学生知识系统化——以化学活动探究课“生活中的二氧化碳”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9(02):61-62.
[2] 山西省河津市教育科技局 杨毅红.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高阶思维能力的设计培养初探[N]. 发展导报,2019-06-1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