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摘 要:《翠鸟》是一篇经典课文,对翠鸟的外形特点和行动特点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为孩子们学习写作小动物提供了范本。对此文的教学要讲求策略,精益求精。
关键词:情趣;思维;感悟;模仿;情感
人们常说,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在如今新课改的要求下,个性化教学成了阅读教学的主流。而《翠鸟》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保留课文,作者抓住翠鸟一动一静两方面的特点,既写出了翠鸟的外表美,也写出了它的动作快捷、捕鱼本领高。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教学《翠鸟》一文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强调素质培养
《翠鸟》这篇课文有着其特殊性,结构很清楚,每个段落的层次也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时,我就抓住了对于翠鸟外形描写和行动敏捷这两部分来确定了教学的目标。将课文进行深入的研读后,认识到首先自己要确定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应该如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落实。同时结合语文工具性学科的特点,将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同时落实到其中,这样使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双管齐下,同时关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渗透。
二、选择恰当方法,突破学习重点
(一)动手画图,情趣横生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为了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段外形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为了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为了按顺序、有感情而又生动地描述翠鸟的外形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在班班通的多媒体上用画笔给翠鸟上色和课上让学生自主上台介绍翠鸟外形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仅兴趣很浓,而且加深了对翠鸟的印象。
(二)启发提问,发散思维
刚开始上课,我就问学生:“刚才听老师讲课时,我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翠鸟,你最喜欢它什么呀?”当学生说道羽毛鲜艳时,我又问:“谁还喜欢它羽毛的颜色?你还能换个词形容形容吗?”学生有的说“好看”,有的说“漂亮”,有的说“五颜六色”,有的说“色彩斑斓”,有的说“五光十色”,有的说“光彩夺目”……我又说:“你们的词汇真丰富。那书中用的是哪个词?(板书:羽毛鲜艳)这么多词,作者为什么要用鲜艳呢?”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使学生知道哪些词,可以形容翠鸟羽毛颜色的漂亮,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积累了词语,而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发散中,注重比较,寻求最佳。
(三)引导朗读,读中感悟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在教学翠鸟等鱼、捕鱼的部分,我多次提示:“谁有勇气也来读读这两段”,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以“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同学们自己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应如何读出变化。”“我们进行男女生比赛读。”“我听你读不像老渔翁,像二三十岁的打鱼的人。”“下面听别人读读,猜猜这个老渔翁有多大岁数。”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点出学生读书的不足,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四)学中模仿,提高能力
本课在对翠鸟外形描写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读写训练最佳结合点,是练习写作的好材料。全段围绕“鲜艳”一词,分别从头燕子、背部、腹部具体描写。在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片段后,我要求他们尝试模仿这段话介绍鸟的外形。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还是不错的。
三、把握整体,渗透情感
课文的学习最后要回归到整体上,毕竟这是一篇完整的课文,不能割裂开来独立的理解,这样学生的学习是断节的。所以,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的学习后,围绕“写翠鸟的外形和它的行动敏捷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学生将课文这两个自然段联系起来想,使得课文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但渗透课文在构段上的特点,也在有意识地使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最后的说话训练也是在对课文整体把握和高度的概括。学生用“喜欢……喜欢……还喜欢……”的句式,进而再次对课文表达的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概括,来唤起学生的爱心。爱心是人天生应该具备的,学生心中更是充满了爱。本组的主题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在课文结束时,我故意问学生:“这么可爱的翠鳥你想不想拥有?”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想。”“怎么,不喜欢?”“不是,是因为太爱,不能让它失去自由。”还有同学倡议大家关爱小动物,为无处觅食的小鸟送去一把米的活动。多好的孩子,关爱小动物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了。
总之,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育教学个性化、情趣化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们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多动脑子,敢于创新,敢于超越自己,用自己智慧的“火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才能有助于学生乐学、善学。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主编陆志平李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主编郭根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