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和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整合

2019-09-10 07:22郭安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3期
关键词:本土资源整合

郭安琪

摘  要:分析如何让本土资源和幼儿园户外游戏有效整合,旨在全面提升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实践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游戏;本土资源;整合

游戏是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主要途径,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项基本活动。户外游戏活动更是深受幼儿喜爱,也更能很好地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然而很多时候由于受环境、地理、资源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当前所开展的户外游戏实践活动根本无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对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挖掘地理位置与自由环境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和材料,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从而促进他们动作协调发展、身心健康成长、获得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整合本土资源,拓展户外活动场所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结合环境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此才能在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同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大意义。对此,为响应国家号召,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结合幼儿兴趣与幼儿园的空间特点,对幼儿园室内、室外环境进行重新规划,从而将室内活动延伸至室外,让幼儿园内操场、走廊、草坪、沙地等各区域均能成为孩子们日常活动以及娱乐的场所。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大自然的教育价值,让孩子尽可能融入大自然的怀抱,然后因势利导,让大自然也成为幼儿户外活动的绝佳场所,从而摆脱器械的束缚,使孩子能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由成长。此外,让孩子融入大自然,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从而让任何自然景物与事物都成为孩子爱不释手的“玩具”,如随处可见的小石子,孩子只需稍微发挥自身想象力,便能成为极好的娱乐工具,如比比谁投掷得更远、将石子夹在两腿中竞速跳。当然,将室内活动延伸至室外,还应包括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对园内各角落也应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如将园内各角落分设为不同区域,然后将区域划分为各大活动区,如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等。在攀爬区,可利用废弃床垫、气垫等物品,让区域可供孩子玩乐的同时保证孩子安全;而在投掷区,为避免孩子被投掷物砸伤,可设置相应的障碍栏;平衡区则可设置独木桥、梅花桩等道具。这些区域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形成了多样化的活动区域,在丰富幼儿户外活动内容的同时增强幼儿参与户外活动锻炼的积极性。

二、合理整合本土资源,开展户外游戏活动

要合理选用自然资源来丰富游戏材料,让本土气息浓厚的自然材料成为孩子们进行各种游戏的活动器材。例如,枯死的木桩用来开展走平衡游戏;树枝拼摆成障碍物,供幼儿练习双脚连续跳和跨跳;竹子制成的手榴弹用来练习投掷等。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户外场地玩,那里是孩子们放松自主游戏的“秘密基地”。运动区投放的材料要具有低结构、开放多元的特点,木梯、竹梯、轮胎、垫子、油桶等便于幼儿自由组合。教师并不对玩法进行过多的设计,而是把重点放在观察幼儿自创的玩法和必要的安全保护上。以竹梯为例,幼儿自创的玩法就多达十余种。我们可以在幼儿自由探索地投放一些竹竿和木块,让他们可以用竹竿搭桥用木块创设迷宫,材料的层次性由幼儿自己把握。涂鸦区里,废旧的抽屉、木箱、木桩、竹板、竹片,以及特有的奇石材料,供孩子们自由涂鸦,发挥想象,大胆创作,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兴趣盎然,在与本土自制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各种动作技能得到了发展,而且培养了规则意识,学会了自主决定、合作做事,增强了自信。

三、合理整合本土资源,挖掘“活”的户外游戏内容

户外区域游戏互动不仅是幼儿自主学习、展现自我的主要舞台,更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重要窗口,能有效地拓宽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空间。对此,作为幼儿教师,更应充分整合本土环境资源,并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让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收获快乐。

(一)挖掘同一材料的多功能性

大自然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材料,这些材料经过合理开发均能成为极好的教学资源。当然,不同材料也有着不同的特性。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使用大自然材料时,要根据材料特性,结合幼儿现有的经验与思路,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开发,使之具备更多更好的利用价值。如针对沙包抛接小游戏,教师便可在原本游戏方式上进行创新,如以带沙包跳格子、练拳击、踢沙包等方式深挖材料的多功能性,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教育价值。

(二)实现同一材料向多领域拓展

结合材料特性制作相应的活动工具,不仅能极大程度地丰富幼儿户外活动内容,还实现了同一材料向不同领域方向的拓展,如面对不同规格的废弃瓶罐和孩子们日常搜集到的废弃瓶罐制成哑铃、拉力器、举重杠铃等户外游戏教具,以锻炼幼儿体能,或将其设计为各类玩偶,让孩子自主发挥想象力针对罐偶进行故事创作,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同一材料的多层次拓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设置不一样的教育目标,不同的材料也应投放到不同年龄的班级,开展不同层次的区域活动。如在我们城区附近,泥巴随处可见,将其投放至小班,可组织幼儿以搓、揉、团、压等方式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而针对中班则可组织幼儿将不同物品插接至泥土中;而大班幼儿,有了此前的娱乐体验,便可发挥自身想象力,对泥土进行加工创造,将其制成不同的手工艺品,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结束语:

本土資源和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整合,拓展了幼儿园教育内容,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更加关心社会,了解家乡,形成对家乡的良好情感,同时也能折射出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福地弥勒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田间万物是幼儿快乐的源泉,只有努力整合周围环境中的本土教育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户外游戏,把户外游戏活动延伸到自然、社会、家庭中,才能让每个孩子在游戏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华玲.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户外区域活动开展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研究,2016(4):12-13.

[2]官绮凡,郑瑞春.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J].新课程(上旬),2016(4).

猜你喜欢
本土资源整合
依托本土资源 提升科学素养
“利用本土资源 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初探
有效借力本土资源 创设幼儿游戏环境
浅谈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走廊环境
立足农村本土资源,打造特色教育活动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