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精神文明建设的社群传播特征

2019-09-10 03:25熊振昌
青年生活 2019年33期
关键词:传播特征精神文明社群

熊振昌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从物质层面追求转向精神层面追求,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視程度越来越强。此外,国家层面也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和发展,起到基础支撑作用。通过全民上下齐心谋发展的思想实践,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原本的物质基础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神文明的实际落实也更有未来性和可实现性。本文基于社群传播特征,就如何获得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以下分析。

关键词:精神文明;社群;传播特征

引言:

精神文明方面的提升,离不开国家的宣传影响以及占据主体地位的本国居民自身思想的扭转。中国经历了长久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思想僵化已经成为广泛现象,那么对于思想文明反面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居民普遍重视物质方面的突出体验和感受,并不会对于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投入太大的重视。也正因如此,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程度才突显的淋漓尽致,通过对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有力的促进中国社会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而且相较于之前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的改革和完善才能更好的突显人性之间的真善美。

一、传播内容的多重性以及统一性

在进行相关的教育和传播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关于传播主体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关乎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也就是对于传播主体或者说传播内容的确定,这样一个传播主体所包含的内容,可以细分为传播者和受众这两个方面。浅显的讲,也就是把活动或者是想要传播给其他居民的信息内容通过传播者的作用,并且借助传播的媒介,似的受众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或者是内容[1]。这样的一个过程才算是完整的传播内容。而且对于传播者和受众两个方面来说,这两者本身也是一个互相支持并且互相配合完成工作的一个关系。倘若没有传播者的工作,那么受众也就没办法通过传播媒体接受传播者原本需要传播的内容;而倘若不存在受众这样一个群体,传播者进行传播的内容也就显得毫无意义可言。而且针对于文明建设这样的特殊方面而言,这种合作的关系更显的尤为突出。由于传播内容的特殊性,导致没有办法通过测试途径对传播内容受众是否接受并且采纳进行确定,也正是因此,传播者的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初期,对受众进行传播的方式还是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达,也就是两人之间或者是一人对多人之间进行传授,借以构建起受众内心的精神文明世界,帮助受众创立精神方面的成就[2]。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不便之处,首先就是只能进行单线之间的传播,没有办法做到共同受益和互相交流,每个人的内心想法不容易被其他人洞察。因此,在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这种行为逐步被演化和完善,并且传播精神文明建设的人群数量也是越来越大。那么在这样的大局势下,接受群体的数目也呈现了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使得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呈现出了多层化的特点。并且就单单这样一个复杂的群体内,就包含从工人到管理者,从基层群体到顶层人士众多阶级和大范围人群。在这样庞大的基数群体中,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终极目标也被不断推崇着前进。除此之外,由于受到了各种群体范围的广泛推崇,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业发展的颇为迅速。尤其是对于众多的传播者而言,自身的精神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多亏于这些群体的帮助,使得“顽固性”的封建思想群体自主思想得以扭转,成功实现全国上下一条心,共同实现思想方面的高度统一,也就做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性。

二、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对于传播的媒介而言,本身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伴随着社会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对于精神文明方面的社群传播也是影响更为深远。而且传播的媒介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是在信息科技实力发展尤为迅速的今天,可以通过声音、图画、文字等等多种表现形式对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进行巩固和完善。当然除了这样的抽象传播方面而言,还有行为动作方面的传播途径[3]。就比如现如今大妈们都非常喜欢的广场舞,这种广场舞本身也是一种表现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形式,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居民们可以伴随着音乐的此起彼伏舞动自己的身体,在优美的音乐中释放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虽然近段时间经常可以见到有关于广场舞大妈和其他群体发生冲突的事件,可是对于这种形式本身而言是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的。

当然,在现在的科技时代背景下,传播的类型也可以被大体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关系密切并且相互依托。第一个部分就是个体之间的传播。这样的传播是指通过个体自身为传播的媒介,进而形成生动化的一对一传播形式,好处就是可以言传身教,使对方更加直观明确的知晓自己所传达的精神,而且这种形式也是促进双方关系的最佳形式。所以这种形式被广泛运用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初期,并且对于目前的状态而言,也有着不小的帮助作用[4]。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大众传播。这样的传播形式就要借助于目前的科技力量水平的发展了,目前这一传播形式被广泛的使用在例如广播或者网络等社交工具上,可以起到一对多的效果,使得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获得一个全方位的提升和改进。并且针对与社区群体方面而言,这样的一个大众传播形式被运营使用的方式和场景更多。

三、结束语

综合来讲,关于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到目前也是仍旧需要改革完善的一个方面,仍旧存在于一些问题,无论是从技术手段还是传播的优良点更甚至是居民群众的自身精神文明接纳程度而言,都是不小的工作量。也正是因此,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层面而言,只有凝聚和聚集更多的传播途径,扩张传播方式,增大关于传播方面的改革和提升幅度,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为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而努力奋斗。同时,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崛起也少不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大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黄俊杰.现代大学的发展轨迹、方向及其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v.34;No.158(04):49-61.

[2]易林.伦理自我与公民意义:一个阅读社群的文化实践[J].社会科学,2017(12):69-79.

[3]冯瑞.网络社群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林区教学,2017:7.

[4]王红艳[1].创新模式社群共治探索“平安社区”建设新途径[J].农场经济管理,2017(3):50-51.

猜你喜欢
传播特征精神文明社群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浅谈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家谱作为组织传播媒介的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