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池英
摘要:现代教育中学生智力的开发、道德的培养、思维的引导很关键,高中语文教师发挥重要作用,加强美育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鼓励他们突破自我,努力奋斗后即可成为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知识经济时代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缺一不可,高中语文通过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步骤的简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充分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对于“以美育德”思想的全面渗透来说也很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高中语文;美育德育;教学渗透;分析;探索
引言:美育旨在利用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诱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理解,最终形成高尚的审美追求。德育应在合适的时机内,通过事物的启发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等。美育德育互相渗透,语文教学特色尽显,高中生敢于尝试一切有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就能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下面笔者特意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课堂美育、德育的内涵做了具体分析,又结合着学生们的实际需要,总结了一些有效渗透的办法。
一、美育和德育的内涵分析
首先,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要运用形象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知、情、意的实践能力。美育目标很明确,就是学生的全面塑造,具体实施过程中鼓励他们自我完善,尝试融入个人情感,学生主动学习了文化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审美习惯,将来才有能力创造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其次,德育作为道德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的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按照规定计划丰富学生信念感,增强社会责任感。道德规范主动接受,德育知识不断内化,高中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魅力的人,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很大贡献。
二、美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研究
(一)营造氛围,有效渗透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他们的实际学情。首先,教师要发挥作用,营造美的教学氛围,告知学生:希望你做一个善于倾听、乐于表达、敢于实践的人,学习语文知识快乐很重要,集中情感因素走进人物内心,你将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例如,学习《雨巷》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选择用语言营造凄冷氛围:同学们,你们去过江南吗?在那悠长的、寂寥的小巷中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缓缓走过,你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吗?作者孤独、忧伤、惆怅、失落、哀怨,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完这首诗?…简单的几句话,就点燃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他们略带悲伤的理解,尝试具体解读意象,“美”的课堂对其核心素养的形成来说大有助益。其次,选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后锻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情感发生了变化,审美体验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不同,这远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效果好得多。例如,讲授《故都的秋》相关内容时,我用多媒体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为学生说明“由景入情”的重要性。确保他们的注意力足够集中,又播放了一段视频实现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想象空间的扩大。详细的教学设计充满吸引力,美的氛围、美的情境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这样的教学实践为美育教育理念的渗透奠定下了良好基础。
(二)引导学生,有效渗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学生展示了多彩的世界,教材本身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审美系统,明确了美育目标后,不断加强德育教育,需要教师主动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社会中平凡事物的感知,促使学生发现更多道德之美。例如,讲授《雷雨》一课时,教学重心不妨放在学生角色理解、情感体验的培养上,带领他们走进戏剧世界,“角色扮演”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文字感知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德育目标可以设定为:欣赏视频,质疑讨论,使高中生更好的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族的腐朽。对比我们的现实生活,学生必有好多的话要说,他们看见家庭的平等、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再回忆剧中人物的复杂个性,在两种情感的强烈冲击下,更容易懂得一个道理:时代在进步,生活在改变,作为当代高中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努力奋斗后成为有追求有理想的人,自觉遵守道德准则,用心维护社会和谐。美育工作以及德育工作为我们带来了全面发展的机会,高中阶段做好选择,人生价值越来越高,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祖國的富强和繁华始终需要我们这方力量的支持。
(三)组织活动,有效渗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策略和德育策略,针对教材中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的理解虽然关键,却也不能忽视了学生思维拓展,创造潜能的挖掘。经典阅读是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最好途径之一,基于此,语文教师应该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能从课外获取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最终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通过自己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高中生语文思维十分活跃,教师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观察他们的课堂表现,总结过后便可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3]。例如,教学完《拿来主义》后,班上同学基本都认清了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他们还从中外文化交流现象的具体分析中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杂文的幽默性特点。为了使学生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尊重课堂教学成果的同时又组织了主题讨论活动。要求:(1)学生回答拿来主义,并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相似案例展开深入的理解。(2)一边理清全文思路,一边树立自己的观点,想一想现在的自己能够为文化遗产的继承做些什么?(3)小组搜集相关材料,共同追求真善美,走出了固定范围的拓展学习,高中生思想状态改变以后,政治素质正好实现了全面发展,一举多得。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论是美育还是德育的渗透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过程中还面临着较大阻力。新形势下,让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来说意义不同。美育德育伴随学生终身发展,他们主体创造力很强,审美道德水平在提升,不用老师的督促也将踏入全新的领域,丰富知识体系,积累实践经验,成为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史晓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与美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8(20)178-179.
[2]刘荣.涵品养慧育新人——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学周刊,2018(09)80-81.
[3]姜文峰.激活潜在美育元素还原语文教化功能--浅谈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渗透[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8(15)49-49.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19年度课题《美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课题批准号:XJKX19B42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