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才
一直以来,由于各种人为的因素,历史这学科往往被冠以“副科”“杂科”的名号,学生对于学习历史,往往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觉得历史课枯燥无味,学历史不如学数理化有用。受此影响,学生上课时心情好点就认真听下,或者授课老师讲的精彩生动点也就认真听过三五分钟,这也成为历史学科成绩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以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要想让学生认真上好、听完一节完整的历史课,教师的课前导入相当重要,只有在导入上下足功夫,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魅力,学生才会对历史课越来越感兴趣。那么在历史的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运用导入法,才能让历史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设疑问,精心导入
现在的中学生心智已愈发成熟,渴望获得知识的心理已愈来愈强烈,对于有疑问的事物,往往抱有很大的好奇心,急欲探个究竟,哪怕是打破砂锅,也要一问到底。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开始就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有一定深度、难度的问题,给学生予悬念,给学生想象的空间,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把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调动起来,就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备课时根据班级学生情况不同而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就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他们有了源源不断的思考动力,最终自觉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如在教学《人类的起源》课时,我抛出如下一些问题:你听说过有哪些人类起源的传说?东方传说和西方传说有何不同?我们人类共同的祖先是什么?现在的大猩猩还能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这些问题的提出,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一改以往沉闷课堂形式,立刻活跃起来。
二、故事导入,以情感人
现在的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想象思维能力,对历史故事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有时候老师一进入课室,还没开始讲课,就叫嚷着要听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利用相关的故事,充分利用故事中的关键情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对于麦哲伦,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航海家,他开辟的新航线对沟通世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菲律宾政府在麦哲伦当年遇难的地方建造了一个独特的纪念碑,碑的正反面,刻着评价截然相反的两段碑文。碑的正面,是把麦哲伦作为一个伟大的航海家给予肯定;碑的反面,则是把麦哲伦作为一个失败的可耻的侵略者给予记载。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对麦哲伦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呢?想知道为什么吗?
这种看似矛盾又有新意的对麦哲伦的解读,一下就把学生的视野给拓宽了,学生一定会“究其所以然”。试想,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热情,教师还愁课上不好?还用担心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当然,这种多元化对历史事件的解读,须与教师的历史观联系在一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不仅仅是看一时一事,更要看一生一世,纵观全局。这种独特的视角,多元的解读,是和教师平时的专业素养和很大关系的,也是帮助教师散发个人魅力的不可多得的途径。
三、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大意是说通过复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在进行新课讲授时采用此方法,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二来又有利于知识的衔接,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去获取新知识,如,在讲授《日本明治维新》时,结合前面学过的大化改新内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大化改新时,日本向谁学习?学习哪些内容?(2)大化改新后,日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者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使学生的学习欲望时刻处于求知状态,在复习完大化改新内容后,教师适时小结,并顺其自然指出:在日本发展史上,对日本发展影响深远的,一是大化改新。二是明治维新,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维新变法,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险,并且成为当时亚洲唯一主权独立的国家。那么明治维新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复习设问,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大化改新的所学知识,又为明治维新的教学引入做了铺垫。
四、影像资料的导入,先声夺人
在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的今天,影视音像资料因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可以再现历史及还原现场而备受重视。影视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的社会正由阅读纸质书转变到读电子书的时代。中学生到了这个年龄,情感丰富,单纯的说教对他们也起不了多大的触动作用,一些影视资料的内容,比起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容易和他们产生共鸣,更容易激起思想碰撞的火花。如,在教学《经济全球化》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经济全球化的图片及其它图文信息,在加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相关资料,然后提出设问:有人说中国加入世贸是“羊入狼群”,大家怎么看待这一观点?中国应不应该加入世贸?这样由远及近的切入中国,且用“羊入狼群”来比喻中国入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样的导入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在选择视频音像资料辅助教学时,要注意不要过滥,要做到资料为我所用,课件为上课服务,而不是围绕课件上课,不能被课件缚住了手脚。
总之,历史教学如何导入新课,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同的教师必有不同的教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学情、生情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