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
Q: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程祖彬是从一线产业工人成长起来的基层企业工会主席,他深入生产一线,用讲述自己真实故事的方式,引领产业工人牢记使命,爱岗敬业,听党话,跟党走,发挥了很大作用。由此可见,佛山在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时,一直在狠抓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A:是的,以程祖彬为主导的职工宣讲团已开展宣讲150多场,受惠职工达2万多人。他们深入园区、企业和一线职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产业工人中影响大、反响好。
在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工人文化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产业工人文化发展的“定盘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职业操守等方面,深度解读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广大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的情怀。这是“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具体体现,也是工会“强三性、去四化”的具体践行,更是实现职工文化权益的原点。
Q:当下,佛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工人文化服务供给创新之路,这样的服务创新是如何做到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A:推进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一要有阵地,二要有队伍。对此,2012年开始,佛山市、区总工会就对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了支持和投入,市总工会每年给予职工服务中心的运营费用近300万元。同时,积极协调市联合图书馆在各服务中心设立分馆或高标准兴建智能文化家项目,让辖区产业工人拥有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队伍保障上,建立健全“工会(干部)+社工+义工”的“三工”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工会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市总每年出资聘请46名专业化工会专干派驻各职工服务中心,专门从事职工服务工作。区镇工会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24家社工机构、200多名社工进驻职工服务中心和各类园区文化机构,为职工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依托佛山建设志愿者之城的契机,我们联合市团委、妇联等部门大力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70多万名。“三工”人才联动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工会、社工和义工组织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大大提升职工文化服务效能。
Q:文化服务是一件繁琐细碎的大工程,涉及职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只靠工会的资源和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一问题,佛山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A:工会的资源是有限的,职工的需求是无限的。针对过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散、活动分散、内容同质化等突出问题,我们通过对相关文化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合力,来助推产业工人文化发展,提升服务效能。比如,我们通过引入人社、安监等部门资源,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技能提升、安全生产等活动,切实提升产业工人的技术能力和技能水平;通过引入文化、体育、团委、妇联等部门资源,积极开展产业工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和发展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建立“文群共建”机制,促进工人文化宫与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宫等9个文化单位成立佛山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在机制、场馆、信息、品牌、人才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Q:“送文化”下基层是工会文化服务的方式之一,佛山将传统的“送文化”变为了“种文化”“育文化”,由传统的“被动接受服务”向“主动申办开展服务”转变,充分激发了基层职工的活力,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A:可以说,适应发展新时代和职工新需求的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启动、深化,为佛山产业工人文化服务和工会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这些年,我们通过深化工会改革,全面开展文化創投,市总工会每年投入200多万元推动、引领职工文体活动、劳动竞赛、创设职工社团等发展,通过投入有限的工会资金来撬动基层企业、社会组织和职工社团等共同为产业工人文化发展服务。目前,“文化创投”已经成为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职工文化服务的有效抓手和力量“倍增器”。大力促进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丰富发展了基层开展产业工人文化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扶持培育了一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队伍,进一步厚植增强基层产业工人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Q:我们知道,佛山有300万的产业工人,而这一群体中,外来务工人员占了一半以上。针对这一“佛山特色”,工会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佛山经验”可以分享?
A:我们每年都积极开展外来工文化关爱活动,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充分感受到佛山这座城市的温暖,增强对佛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年春节前夕,市、区同步举行外来务工人员迎新春团年晚宴活动,2018年参加团年晚宴活动的外来务工人员达2600多名。每年暑(寒)假,以共享佛山特色文化为核心举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夏(冬)令营活动,去年服务超过5万多名的外来工子女。目前,市直“感受佛山·快乐成长”职工子女夏令营、禅城区“感受佛山·快乐成长”夏令营、南海区“关注安全·预防为主”外来职工子女暑期安全教育夏令营、顺德区“顺德一家人”异地务工人员牵手子女夏令营、高明区“暑期快乐”夏令营以及三水区“小燕乐园”游学活动均已形成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切实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假期看管难、教育难的问题。
我们着力打造职工文化“六大品牌项目”,形成产业工人文化服务“全面开花”的新局面。目前,打造了“职工婚恋交友品牌”“职工文体竞技品牌”“外来工关爱品牌”“三进五送品牌”“最美劳动者品牌”“职工技能竞赛品牌”六大职工服务品牌。
Q:在佛山拓宽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您有什么体会?
A:我认为要坚持四个必须。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产业工人文化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努力确保产业工人文化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必须始终推进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80、90甚至00后新生代成为产业工人队伍主体力量,我们的产业工人文化服务供给只有相应进行变革,才能厚植增强产业工人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满足职工群众的现实需要。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优化整合资源。在充分调动工会自身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助推产业工人文化持续发展的合力。四是必须始终坚持“眼睛向下”“紧盯基层”。多年来,我们坚持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将产业工人文化服务的主战场放到园区、放到基层、放到职工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产业工人文化才有了文化根基,基层产业工人才能真正享受到优质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