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北京,CBD商务区。
随着528米的“中国尊”全面封顶,中国最壮观的城市天际线横空出世。
这是北京市最高的地标建筑,地上108層、地下7层,可容纳1.2万人办公。
从2012年9月打入第一根地下桩开始,“中国尊”突破的每一米新高度都全城瞩目。从世界上第一个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建造的500米以上超高层大楼,到世界首创的服务高度超过500米的跃层电梯,“中国尊”的每一个“世界之最”都成为劳动改变世界的最好诠释。
“中国尊”的建设过程中,全国政协委员、全总经费审查委员会原主任李守镇不止一次登上过这处超高建设工地。为劳动者创造奇迹倍感骄傲的同时,他的内心也有深深的遗憾。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尊重劳动,加强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要课题。如果青少年的成人仪式放在‘中国尊’工地举行,或者把产业工人的入职仪式放在这里,这样的‘仪式感’是不是更有助于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风尚?”
2019年全国两会上,李守镇说的这一番话,引起在场的全国政协委员的积极响应。
“鸟巢模式”需要广泛复制
11年前,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李久林的一段讲述,曾经让很多普通的技术工人热泪盈眶。
总用钢量11万吨的鸟巢工地,焊接成为关键的控制环节。薄板焊接变形大,厚板焊接熔敷量大,加上高空焊接和冬雨季焊接的防风雨防低温难题,需要最优秀的焊接技术工人。
当时,全国1000多名优秀焊工接受培训,优中选优,闯过淘汰环节的人才能进驻工地。
鸟巢构件巨大,只能靠焊工调整姿势,在狭窄空间内进行操作。夏天,钢板要加热到150摄氏度以上,焊工穿着厚实的工作服,最长的焊接工序达到17个小时,技术、体力和责任心都面对挑战。
鸟巢建成了,这些焊工的名字被镌刻在钢柱上,四人一列,留下了自己的微痕。也许不会有多少游客注意到这个细节,但它日久天长地就在那里,仿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铁军,依旧守护着这幢世界级地标建筑。
在李守镇看来,这样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劳动教育。这样庄重的仪式感向社会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全社会都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李守镇说:“近年来,港珠澳大桥、丹昆特大桥、舟山港、‘复兴号’高铁等一大批超级工程震惊世界,神舟、天宫、蛟龙、天眼、北斗等一大批大国重器竞相问世。所有这些重大工程,无不体现着一线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遗憾的是,一些重大工程在成功验收后,大多数参与建设的劳动者与这些壮丽工程就不会再有交集。”
让李守镇记忆犹新的是,不仅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刻有焊工名字的鸟巢钢柱,还有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欢迎火炬的建筑工人。
当时的电视转播画面上,作为英国的骄傲,五届赛艇奥运冠军雷德格雷夫举着火炬,在万众欢呼声中跑进主会场。这一刻,通道两侧迎接火炬的500名“黄色安全帽”同样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他们正是参与伦敦奥运场馆建设的工人代表。
场馆建成以后,建筑工人早已撤离工地。然而,人们没有忘记这些无名之辈,在开幕时刻把他们请了回来,迎着全场艳羡的目光护送圣火进场。
李守镇说:“无论是鸟巢的刻柱留名,还是伦敦的护送圣火,都是对劳动最好的尊重。我们设立国家公祭日和烈士纪念日,在这样的日子举行纪念仪式,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倡导全社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也同样需要更多的仪式感,‘鸟巢模式’需要广泛复制。”
让劳动教育的仪式感多起来
2018年12月31日晚7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
习近平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他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向还在辛勤工作的“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道一声“辛苦”。
习近平的深情话语,让全国劳动者感到无比温暖。“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他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中的谆谆嘱托,更是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方向和目标。
在出席今年全国政协会议时,李守镇提出《切实增强劳动教育的仪式感》的提案,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和共鸣。
家住北京冬奥会主场馆旁的李正荣教授就深有同感。冬奥会场馆施工的过程,这位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每天亲眼目睹着。他也曾为工人们需要精准对接钢材构建的技术惊叹过,也曾因为施工的噪音而心烦过。直到有一天,场馆围挡拆除,过去繁忙嘈杂的工地安静下来,他才突然意识到,“工人们撤走了,再也不会回来。”
李正荣教授告诉《中国工人》记者,“正因为目睹见证过工人们夏日骄阳、冬日雾霾里从不间断的辛勤劳作,才从内心对劳动伟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可是,社会上很多人并没有崇尚劳动的意识,还是对劳动没有基本的认识和尊重。”
在接受《中国工人》记者采访时,李守镇坦陈这个提案的由来是生活中的感受。
两会前夕,李守镇委员到首都新机场建设工地,再次被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所震撼。“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去过很多气势磅礴的世界级建设项目。工人们像养活一棵树苗一样,把那么恢弘的建筑盖起来,竣工的日子,就是他们离开的日子,一点点劳动者的痕迹都没有留下来,更别说有一个什么样的纪念馆或纪念牌了。”
李守镇介绍说,国外很多工地虽然也有围挡,但都会留下一处通透的观察口,社会大众感兴趣的话,可以随时透过窗口观察劳动建设的情景,其实也是一种寓于平常的劳动教育。相比之下,我们的工地围挡往往是严严实实,路过的人们根本看不到工地里辛苦劳作的场面。
从工地的围挡延展开来,李守镇认为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切实增强劳动教育的仪式感。比如,在开学第一课、入团仪式、成人仪式、毕业典礼、校庆典礼等常规性仪式中,应当增加和突出劳动元素,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人物参加,引领青少年学生感悟劳动的魅力和意义,用劳动教育“立德树人”。
与此同时,劳动建设领域同样需要增加仪式感。李守镇建议,应当鼓励在新员工入职时增加爱岗敬业的宣誓仪式环节,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起点就增强职业认同,坚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在重大工程竣工等仪式中,应当留出专门环节聚焦参与工程建设的普通劳动者,并在相应位置设立纪念墙、纪念柱等,铭刻参建劳动者的信息,甚至可以为重大场馆参建者发放纪念铭牌,作为优先进入或减免票费的凭证。
尊重劳动不是纸面上的字眼。科学研究早已证实,生活中的仪式感容易让人刻骨铭心,特别是对于缺少劳动教育的青少年和青年工人而言,充满仪式感的场景更能触动他们心底的柔软,从而对劳动和劳动者产生最大的感激与敬意。
或许,即将在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也会像伦敦奥运会一样,在开幕式上增设劳动者亮相环节,更可以邀请场馆建设者免费观看赛事。这个时刻,就是劳动和劳动者最有仪式感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