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 01:01徐能俊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培养策略

徐能俊

摘  要:理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思维能力,这种理性思维能力是以严格的逻辑性和证据性为基础的。理性思维能力通常有目的明确,充分的证据和严格的推理。而且理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必须具有的能力之一,尤其是理性思维能力对理科生是及其重要的。本文从强化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建模能力和批判质疑能力四方面入手,探讨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92-01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大多数情况依然处于一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而生物实验和相关的知识点既繁琐又枯燥,再加上平时不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就更难以有效地吸收课堂知识,影响学习效率。如果想要让学生们获得理性思维的能力,作为教师就应该在他们的课堂上做出一些改变,比如,设计筹划一个学习情境,把课内外有用的知识内容加工后以另外的多样化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达到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因为理性思维能力通常表现在个人的归纳与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建模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应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加强培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强化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归纳与概括能力是一种把个别规律转化为一般性规律的能力。生物学中经常会需要运用这种能力,把生物学现象和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最后得出结论。所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就要强化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以生物学核心知识为基础,通过事实依据去总结掌握生物学规律和原理。例如,在高中生物中,有着“转录”和“翻译”两个相互独立又相关的核心概念。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两个概念的依据不是能否复述出来概念内容,而是能否在归纳概括本质后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生物课堂,学生掌握了转录和翻译等相关基本知识,而线粒体位于细胞质基质中,已知溴化乙啶能抑制mRNA的合成,经溴化乙啶处理,检测到线粒体中参与mRNA合成中的RNA聚合酶的量和活性都没降低,由此可推测RNA聚合酶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的。那么线粒体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的理由也可以进一步归纳出线粒体自身具有一套遗传表达系统,但其转录、翻译等过程必须依赖于核基因。通过这样的讲课,老师不仅让学生突破难点,也强化了学生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

演绎推理能力是一种通过现有的线索去演示推测未知现象和规律的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老师如果能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就能让学生通过演绎推理以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推理新的难度高的知识点,能让学生迅速消化。比如,在“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中,为方便学生理解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老师讲课时可以用手机运行去演绎激素调节,手机通过拨打一个手机号发射信号,另一部特有的手机进行接收反馈,完美演绎出激素调节的过程,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特定的激素,激素进入身体各处由特定的靶细胞接收识别特定的信号。通过这样的演绎推理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老师应该多用这种方法去强化学生演绎推理能力。

3.强化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模型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最直观的认识,高中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也经常会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发挥建模能力,构建一个科学的模型,帮助自己直观的感受到知识,深化理解。所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老师要在讲课过程中讲述一些建模思维,也要鼓励学生运用建模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中,老师可以把硬纸片剪出不同形状,用五边形纸片代表脱氧核糖,圆形纸片代表磷酸,涂上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纸片代表四种不同的碱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细铁丝将这些“零件”连接组装成若干个含有不同碱基的脫氧核苷酸模型,进而继续制作成碱基互补配对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模型。再用订书钉连接碱基对,通过旋转最后得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在这样构建DNA模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动手和观看结果,就能深刻地理解DNA结构。

4.强化培养学生批判质疑能力

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也是如此。在高中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老师或者课本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在这个时候学生应该要勇于去批判和质疑这些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所以老师应该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时候不能只记结论,还要知道获得结论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去批判质疑发现的问题。例如,在进行“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前,老师提供唾液淀粉酶、猪肝研磨液等相关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批判质疑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能否利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来探究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由于碘液不能判断蔗糖能否被水解,学生得出本实验应选用斐林试剂的原因。

总之,理性思维能力对一个学生而言是及其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对于所有面对事情的分析辨别能力。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从各个方面去强化培养学生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国家输送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吉文.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17年(05)

[2]柯顺德.浅谈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理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生物教学,2018(14)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