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
摘要: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德树人”培养复合型人才,且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不断推进“校企融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办学质量,建设特色高等职业学校,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展开研究并给予可实施建议。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现如今是一个“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显其才”的伟大时代,以此为时代背景,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道路十分重要,从而了解和不断明确学生最终的职业目标【1】。高职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影响着中国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深化“校企融合”,强化“工匠精神”引领,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概述“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雕刻和提炼产品的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卓越的品质、卓越的服务。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便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命脉是质量,企业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下站稳“脚跟”。用户不单单是产品的最终用户和评价者,并且也是产品的口碑推动者。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将公司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是企业始终不渝的追求,所以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才能培养复合型人才【2】。
二、高职教育教学中应用“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一)改变课堂主导地位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掌握课堂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而以“工匠精神”为引导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导者,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为教学理念,基于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通过寻找知识、整合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等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深入的了解世界,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逻辑体系和价值意义体系,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从而达到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都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最终改变课堂的主导地位【3】。
(二)加强以德树人的培养宗旨
在现今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需要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引导学生勤学苦练,坚定心中的信念,并且需要以敬业、专注、卓越、创新的精神,认真对待工作,相互关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匠精神还包括不断突破的创新内涵以及创新。
(三)校企融合的需要
高职教育应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深入探索校企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进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既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校企融合的体现。通过这类实训,学生可以真情实感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掌握对口专业岗位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稳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一)坚持推进校企双轨制班级合作工程的原则
校企合作有上千项工作,其中一项是推动落实。校企双方要坚持一贯的原则,扎实推进校企双轨制班级合作项目,探索建立“双轨制教师制度”、“双轨制导师制度”和“双轨制招生渠道”,即:设立企业班主任和企业导师共同管理和指导学生;共同推进课程改革,植入企业技术课程、企业文化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拓展“校企双轨制班”招生渠道,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4】。
(二)加强沟通,搭建校企多维度沟通平台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企业和学生是实施合作的主体,多方共识是合作的首要条件。派专人开展企业文化宣传、合作内容解读、合作班级管理和指导,发挥好沟通平台的作用,连接学院、企业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有学生。
(三)文化融合,共建校企文化交流渠道
文化对人的作用最持久、最深刻。在推进校企双轨制班级合作项目中,要畅通校企文化交流和相互融合的渠道,充分发挥校企文化的双重影响。希望更多的企业 “文化元素”能够在学院里呈现出来,比如参加科技技能节、创新创业大赛和讲座、文化体育活动等,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和接触企业文化。同时,组织合作班学生参与公司相关活动,体验公司文化。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单元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体验为基础,以专业核心素养及其高级发展为目标,在细化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课程内容所承载的学生素养的发展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并整合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一定主题的结构化学习。总之,单元设计是最小的课程单元的课程设计。单元内容设计要围绕核心概念、关键流程和核心问题,致力于理解,构建零散孤立的知识内容,形成系统理解、传递和应用的学习方案【5】。单元整体学习以专业核心素养为基础。通过结构化设计,以单元为学习单元,以学习目标的实现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注重专业知识概念的形成,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特征,真正实现真正的学习和高层次的认知,从而真正提高专业核心要素的培养。
四、结束语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做好技能人才认证工作,不仅为进一步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创造了大势所趋,也为企业培养了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希望高职学生坚定“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精神理念,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只要学生坚持心中的梦想,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努力就会得到回报。
参考文献:
[1]金承哲,刘树民.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体育课体验式拓展教育教学模式探析[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9):126+114[2019-11-09].
[2]李薇.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J].化工管理,2019(29):25-26.
[3]赵智军,任庆国,刘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四進”工程培育体系研究与实践——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2019,18(10):46-48+53.
[4]应力强.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41):14+17.
[5]王来兵.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