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颖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的,所以,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包括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也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及所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走入的误区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师生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活剧,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单纯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师生互动、相互砥砺与启迪,共同研究与成长。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
然而,在实践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出现了不少误区
(一)重视课堂生成,忽视课前预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意识,对它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在教学中尝试了不少好的做法,这是令人欣慰的。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即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课堂动态生成,忽视了课前预先设定,似乎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材的研究少了。这显然是毫无道理的,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
(二)重视学生生成,忽视教师生成
【案例1】同分母分数加法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3/9+2/9是怎么计算的?
生:等于5/9
師:对,你真聪明。
在案例一中学生说对了就没有继续深入下去了。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忽视了教师在动态生成中的作用,认为学生是动态生成的唯一对象。
(三)重视生成的丰富性,忽视复杂性
【案例2】角的认识
教师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头、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
教师见学生说不到点上去就自己引出了数学中的角,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面对突发情况只是忠实地传递知识,重视生成的丰富性,却忽视了复杂性。
(四)重视利用生成资源,忽视整体目标
【案例3】圆的周长
师:同学们直径和周长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用什么方法呢?
生:老师‘用圆片在尺子上滚,用线量出圆的周长,想办法算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生:老师,圆周率是祖冲之发现的。
师:对,圆周率是祖冲之发现的,祖冲之用内切多边形求圆周率
教师就讲起了祖冲之用内切多边形求圆周率的方法,一人唱独角戏,化去了10多分钟,学生听得糊里糊涂。显然,教师的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以及广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得不偿失。
课堂生成资源是否一定会成为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呢?当然不是。教师要善于应变,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原始信息,迅速进行判断、分析,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将问题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价值标准”就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如果生成资源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研究,可以加快目标达成的步伐,那么,教师要当机立断,加以利用,甚至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相反,如果没有价值,或者与“目标”无关,则不能加以利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如何面对和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
(一)学生资源的捕捉要求及时准确。
1.追问,让学生成为生成资源的教学者。
【案例1】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改变原定思路,追问:为什么不是等于5/18呢?你有什么理由说服老师?面对老师生成的新问题,学生通过折纸、画图、实物举例等多种方法,说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学生的学习参与十分投入、有效。
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对象应该是学生和教师。这与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主体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环境、学生等的影响,会产生灵感,形成即兴的教学思路,从而对原来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必要的补充。
2.纠错,让学生成为生成资源的思想者。
【案例2】中的情况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到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暴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步步为营,逐步完善。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轻松自由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思考,会暴露许多真实的场面和东西。所以动态生成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3.传球,让学生成为生成资源的解决者
【案例3】中的情况教师可以把球传回给学生说确实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但是圆周率是怎么来的呢?你能发现吗?你发现了就和祖冲之一样厉害了,这时候学生又会继续去寻找圆周率了。
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首先要重视动态生成的有效性,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其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水平,组织有效的教学。而不能围着一个或几个学生转,忽略了大多数。否则,会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