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校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浅说

2019-09-10 22:25:50王淑琴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7期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英语

王淑琴

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书”, 缺少 “育人”的辅助, 学生的内在精神品质培养将出现漏洞。因此,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是新课标的要求。英语作为中学主课之一,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 德育渗透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书”, 缺少 “育人”的辅助, 学生的内在精神品质培养将出现漏洞。因此,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是新课标的要求。英语作为中学主课之一,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 德育渗透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是在课程中有机渗透德育, 强调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寓德育教育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谈机电做法。

经验告知我们,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 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最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效果最显著的教育方式。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是直接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 后为师”。大到高尚的人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教学态度;小到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容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不知不觉中陶冶情趣, 塑造人格, 使他们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 富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在教学时, 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 善于利用文章的情节去打动学生, 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笔者执教初一Unit8 Pets单元时, 让学生欣赏了由Michael Jackson演绎的“Heal the World”, 学生们在观看该歌曲的MTV时, 对其中气候突变、地球干旱、植物枯萎、动物灭绝、人类面临末日等极具震撼力的画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向学生灌输爱护动物, 关心环保的知识和理念自然就达成了。

通过参与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活动, 学生能够在愉快体验中潜移默化, 促进道德养成。在教八年级Unit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时, 教师可利用情景创设, 让学生参与其中, 在体验中进行了关爱他人, 热心公益, 慈善捐助的教育。又如, 在教sweep the floor、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windows等词组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读, 一边动手做,这样学生不仅快速学会了短语, 也受到了劳动教育。

引申法是在教师引导下, 帮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 引申领悟思想内涵。在学习九年级Unit2 Colour这个单元后, 可适时组织学生收集不同国家的国旗, 然后要求他们用英语说出这些国旗中含有的颜色, 看看哪个国家的国旗含有的颜色最多, 为什么中国的国旗是由red和yellow两种颜色组成的, 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加深爱国热情。实践表明引申法打破了英语教学局限于语言文字训练的做法, 把外语教学与适当的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引申法应是合理的引申, 并不是乱联系, 生般硬套, 所以有着很强的操作艺术。

蘇霍姆林斯基主张 “竭力把学生的集体活动组织得使他们不把道德行为看作是教师为了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 一种有意安排的活动”。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富于思想性、娱乐性、竞赛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每天见到学生, 教师可以运用口语和学生交流,耳濡目染, 学生渐渐养成习惯, 校内外, 都能用英语主动、热情地互相打招呼。这种鼓励的结果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又沟通了与教师的感情, 还懂得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当学生看到不文明的行为时, 他们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制止。如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会说:“Don’t spit on the floor, please.Keep it clean.” (请别随地吐谈, 保持地面干净。) 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时, 学生们会委婉地说出:“Please don’t litter.Put it into the dustbin.” (请不要乱扔垃圾, 请把它放在垃圾箱内。) 学生在制止别人不文明行为的过程中, 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明程度。

在重要节日或有同学过生日, 教师可引导学生动手做英文贺卡, 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美好情操。笔者还帮助学生成立英语信息交流小组, 每两周组织小组交流自己信息, 信息可以是观看英语VCD或书籍后的心得、体会, 也可以是通过小组合作创造出来的英语作品 (顺口溜、儿歌、小品、笑话、故事等) , 还可以是小组成员共同收集的课外信息 (如可以启迪心灵的名言警句、中央电视台各节目的缩写、常见英文标语等) 。条件允许时,还可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等, 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培养细心认真、爱学习、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提高自己的组织性、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 必须讲究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紧密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适时性原则。《德育大纲》强调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德育大纲》的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英语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并不象道德与法制、语文等教材内容那样明显,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作为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不断探讨渗透艺术,提高渗透教育效果,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必然的、和谐的联系,努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春风化雨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英语教学英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