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创设问题情境应该遵守的原则,以及高中物理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具体路径,以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达到理想的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情境;物理;效率;兴趣;创新能力
引言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学科相比于其它学科,知识更加的抽象,难懂。然而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师依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思维,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具体路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遵守的原则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高中物理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究的欲望。因此,物理教师在创设相关问题情境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并且也要根据大纲内容,从而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前提,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为前提进行创设,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并且问题情境能够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物理知识更加具体化,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物理知识的能力。
二、高中物理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具体路径
(一)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內容涉及到大量的定理等,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再加之,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物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忽视了将理论教学融入生活实践,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学生不容易理解定理等抽象的内容,慢慢便会失去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创设物理情境时,要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物理知识学习中,能够自主分析问题、自主思考问题,从而自主解决问题,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观念,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期有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授“物体惯性”这一节时,教师要充分结合生活情况,创设如图一所示的问题情境:汽车刹车为何人会前倾等等。充分联系生活情况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欲望,更加愿意学习物体惯性相关知识点。教师在课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准备篮球、弹簧秤等,独立对物体惯性知识点进行探索,从而更加直观的了解物体惯性相关知识。教师通过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独立学生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不断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二)创设与实验相关的问题情境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实验进行教学是一种必要的方式。因此,教师在要结合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实际创设关于实验的问题情境时,先以简单物理知识开展,从而学生能够更加直接的了解物理现象,并且能够获得理想的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进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和动量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辅助教具,如,气球、鸡蛋等,事先在气球中放入鸡蛋,并往气球中打气,与此同时不断把气球往上移动直到达到一米高度,这时候教师果断放手,学生便后看到摔碎了的鸡蛋。看似简单的实验,学生会产生好奇心理,眼球被深深吸引,随后,教师再次开展实验活动,同样的方法,不同的是多了一个海绵,把海绵放在鸡蛋下面,结果鸡蛋完好。这种实验创造问题情境方式,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欲望,学生们结合生活常识,仔细进行分析、想象、探讨造成不同结果的最终原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此同时,将本节课内容“动量”相关知识引出,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欲望,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动量相关知识[ ]。
(三)创设与前沿科技相关的问题情境
高中物理知识面很广,具有一定的前沿性。高中物理教材中会有一些轻核、重核等科技层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要结合前沿科技,使课堂变得趣味性。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讲解我国先进的科研项目,使学生意识到学好物理知识的意义。例如:核泄漏大家都有一定的认知,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有何种防范策略等。除此之外,航天技术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先进的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爱国理念,有一定的自豪感,而且学生更加愿意主动的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其中包括了很多与物理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由此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动能、势能、向心力、离心力等,从而使学生组建自己的物理知识结构,不断探究物理知识,不断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总结
总体来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在创新问题情境时,要以学习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兴趣为原则,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创设与实验相关的问题情境、创设与前沿科技相关的问题情境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柯燃.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171.
[2] 徐枫.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180-181.
[3] 尚剑英.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四[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4] 楚向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