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芳
摘 要: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在实际阅读课的教学上,我们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学习,促使其语文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善于观察和总结,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更好的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素养;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3-0077-01
1.阅读教学的内容的设置
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前期阅读内容的合理安排和设置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做好对阅读内容的有效安排和优化,那么学生们就能够更好的在参与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自身阅读能力的发展。而在现阶段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实际小学语文的阅读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针对这方面情况,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积极做好总结,结合相应的阅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做好优化和调整控制。
2.阅读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一些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阅读当中,学生应该可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将目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同之前学习到的旧知识加强联系,以此使学生思维能够向着创造、深刻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自己阅读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培养。通过增加一系列的引导性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本身能够通过主动学习来进行感知、质疑、讨论,进而自如的完成整个知识的学习和迁移的过程。而对于当前阅读教学来说,让学生得到一定的积累,并且能够学会如何进行积累,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例如,在对《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其中很多词句都是描写景物的,这些描写十分精美,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可以使用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进行点出,并让学生尝试进行摘抄和记录。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们自身就能够随堂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并且得到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积累意识和习惯,并且也可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好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真正的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来展开教学,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全方位优化。
3.阅读教学中重视课堂交流
语文学科教学中,课堂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内容,同时也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所必须要重点考量的一个关键点。在具体教学中,以往教学上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也没有重视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就造成了课堂交流互动的效果相对有限,难以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针对这方面情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进行重点的解决和应对。例如,在《珍珠鸟》一课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先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分析和思考,想一想 “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主题的意思。在教学结尾,教师可以展示这样一个题目:“信赖……;信赖……。”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交流。让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能够对“信赖”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让你自己学生进行肯定,并鼓励学生进一步对自己的见解进行完善,提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内容。另外,我们也应该重视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阅读后的延伸。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本身也能够受到其他同伴方面的影响,继而对于自身的行为方式进行一定的调节。教师本身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对于他们进行一定的指导,并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延伸,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自己遇到的这样的情绪该怎样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进行体验,并且不断转变自身的行为方式,并提升情绪理解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上,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围绕自身所积累的内容,和他人进行互助,在交流中更好的完善自身的积累,提升素材积累效果。通过充分的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更好的燃烧,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身阅读体验的提升,提升整体知识学习效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深入的观察,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好相应的总结,科学有效的开展后期阅读教学方面的调整,更好的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叶来来.小学语文评价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内蒙古教育,2018(02)
[2]苟春梅.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6(08)
[3]魏全慧.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4]赵桂荣.新时期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